小学品德论文:浅谈开展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开展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开展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开展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论文体验,情感内化的一股源泉 -浅谈开展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教育只有通过学生对来自自身实际的教育活动的体验、省悟、内化才能达到目的,实现效果。体验学习是品德持续发展的源泉。在品德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和体验能力,促使情感的内化,将有利于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关键词】 品德,课堂,教学,体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验是连接儿童生活、情感与品德的桥梁。品德教育只有通过学生对来自自身实际的教育活动的体验、省悟、内化才能达到目的,实现效果。换而言之:学生真正品德的养成不是表面的一种教学敷衍,而是学生情感的内化。内化的情感改变的是学生的内心,制约的是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教育本身的一种需求。体验学习是学生品德发展中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品德持续发展的源泉。那么在品德课程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和体验能力,促使情感的内化,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真正养成呢?一、唤起情感,触发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犹如一块磁铁不断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情感是儿童的王子,儿童的情感极为丰富的,充满着最纯真的情和爱。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在我就是我的教学的导入环节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师:昨天,老师收到了一封信,是啄木鸟电视台的唐老鸦叔叔写给我的,信上提到了你们,想知道吗?(信的主要内容:推荐几名最棒的小朋友当电视台的小记者)师:在你的心目中,我们班最棒是哪些小朋友呢?(此刻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推荐起自己心中的人选)师:想知道到底谁是班级中最棒的人呢?人选就在老师的盒子里?生:想!(学生此时是兴趣昂然)(指名上台看照片,看看谁是班级中最棒的人。)师:你们刚才看到了谁的照片?(交流)师:(拉开盒子)呀!你来看看,大家都来看看。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班每位小朋友在老师心目中都是最棒的。(拿镜子照照其他人)以上教学环节,用读信、推荐“小能人”、看“能人的照片”等形式创设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而且非常感兴趣的情境,实现师生间地平等对话,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二、直面生活,激活体验品德课程的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品德教学根植于的是生活,而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地从教材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面,设计出开放性的话题和活动,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心地参与,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友生活,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命的价值,使儿童从中获得对道德价值的体验和感悟。如我爱秋天、秋天的保健等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拥抱生活的时空,我们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服务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在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到校园中进行采风活动,一同寻找秋天的足迹,在一片片黄叶中,在一阵阵桂花飘香中,在一朵朵鲜艳的菊花盛开中,学生闻到了秋天、听到了秋天、看到了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欢笑亲吻着大地、用歌声迎接着秋天、用画笔描绘着秋天在生活气息浓郁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率真无忌地展露着情感、充盈着心灵、飞扬着个性这就是生活化的课堂。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以往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根据教材提供给我们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设计下,请君入瓮,步步为营。所谓的创新的思维被掐灭了,所谓的道德的体验也被扼杀了。这种取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跳一跳,生活更美好”的教学方式,真正拉近了现实与课堂的距离,缩短了说教和生活的空间。对学生来说就是最直接的,最纯粹的“生活”。三、媒体再现,直观体验现代媒体技术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化、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以及媒体呈现形、色、意相统一的特点辅助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是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已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品德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动画、声音、文字的切入融为一体的多媒体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创设特定的情景,能构建一种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品德中的一些教材内容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某些生活中完全逼真的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因此恰当时机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品德教学,将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国庆节一课中的“开国盛典”、“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各族人民欢庆十一节”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借助直观、形象、动态、多维的声像信息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激发少年儿童对我们祖国母亲的热爱自豪之情。在接下来“夸一夸,唱一唱”环节中的教学中,学生更是饱满地精神状态投入进来。通过媒体再现,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四、情境辨析,深入体验品德课程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提供社会现实生活的背景材料,这将成为学生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丰富学生的认识,加深他们的体验,使他们从中有所收获。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进课堂,创设学生辨析的情境,发动学生开展讨论,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在辨析中明理,作出正确的道德取向。在我就是我的教学中,师:我就是我,我喜欢我自己。可有一位小朋友却不是这样,想听听她的故事吗?(课件播放:一个盲目模仿他人的小女孩的故事)师: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生1:我觉得这样做不对,她这样是盲目模仿别人,我不喜欢。生2:这样做是不对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生3: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就是不喜欢她自己。师:那么,应该怎样做?(学生激烈地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但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不能和别人一模一样,因为(齐读)我就是我!(补充完整板书:我就是我)以上教学环节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辨析,知道不能盲目模仿他人。通过辨析加深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深刻认识到只有更好地认识自己,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不断的发展自我、超越自己,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五、角色调节,换位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孩子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参与体验。角色换位体验就是通过学生模仿或者扮演一些角色,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者角色的人格、情感。在品德教学中,有机地让学生进入各种角色,通过角色换位体验,理解角色的处境,引起情感的共鸣,形成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行为。在如果我是他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走过心灵桥”这一教学环节,教学案例如下: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过心灵桥认识新朋友:丁丁、冬冬、红红。师:你们发现新朋友的不足的地方了吗?你对新朋友喜欢吗?为什么呀?师:是啊,一个人犯了错误,或者有了缺点,总是不被人喜欢的。你们看(播放录像迟到:下课了,迟到的小朋友去找同学玩,同学们不理她,说她被老师批评了,不愿意跟她玩。)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思考体验。师:小朋友,走进小女孩的心灵,你能感受到她现在的心情吗?如果蹲在墙角的是你,此时,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师小结:谁都想得到关爱和温暖.回头看新朋友,他们也需要得到理解.尊重.关心。大家也应该喜欢这样的朋友。师:其实换个位置想一想,心情就会不一样。以上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则有效地使学生能用心参与去感受受挫时的心理体验,明白与人交往要体谅别人的心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六、实践操作,提升体验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品德课程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亲自体验课堂中所学的道理,从而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并从自己做起,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这群绿色小卫士可以怎样行动?学生们畅所欲言:平时不乱倒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捡垃圾;给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发现严重的破坏环境事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写文章,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创编“环保提示语”,广泛宣传最后我在课堂小结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争当绿色小卫士,开展环保大行动!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他们写一份环保倡议书读给父母听,读给周边的大人们听,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将课堂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实践体验课堂所学会的道理,从自己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总之,在品德课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