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论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论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论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论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探究及对策研究 20101317赵玉玲指导老师:张红兵摘要:社会上大多数新入园的幼儿未经历过集体生活,在与家人分离时产生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如不安、燥怒、悲伤、哭闹等。这种情绪障碍被称之为分离焦虑,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家长的生活。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环境气氛的改变导致幼儿缺乏安全感,家长因素和幼儿自身的因素等。因而在了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基础上探究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的对策,对于幼儿及幼儿教师来说都有积极的影响。关键词:新入园幼儿 分离焦虑 对策一、问题提出 分离焦虑指的是幼儿在与家里及其依恋对象(父母或者其他养护者)分离的时候,出现的极度的焦虑反应。多数表现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就是幼儿产生对陌生环境(幼儿园)和陌生人(教师、同伴)的不安、紧张情绪,许多幼儿甚至常常无根据的担忧或害怕亲人可能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者意外,或遭受到伤害,担心自己会被拐骗等,因此不愿意离开亲人。具体表现为当幼儿预料即将与亲人分离时,马上出现过度的哭泣、吵闹,或出现淡漠、退缩,如果勉强或者强迫送去幼儿园,就常常哭闹、挣扎、不安,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喝(一般是超过两周以上),部分幼儿还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如果严重的话,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在刚入园的第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会产生压抑、恐慌、焦躁、不安、悲伤等心理不适,这种与新环境不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问题,在心理学上称为“幼儿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入园是幼儿走上人生道路迈出的第一步,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应该引起重视。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和原因探究(一)分离焦虑的表现及举例 幼儿园门口,婷婷天天紧钩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放下,哭着闹着不然妈妈离开。妈妈一走,婷婷就哭着满院子找妈妈,而且从入园到离园的一整天,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找妈妈,我要妈妈。”婷婷是办事哭得最厉害的孩子之一,从早上入园与家长分开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哭。为了安抚她,教师拿了一个布偶娃娃给她玩,但是她却把娃娃一把推开,嘴巴里一边大哭一边喊着“我要妈妈”。到了中午用餐的时候,婷婷还是没有停止哭泣,一边吃饭一边哭,有时甚至不吃饭,哭着喊着要妈妈。到了午睡的时候,婷婷在床上扯着小被子哭泣着,在教师靠近时会小声的喊着“我要妈妈”,一直不午睡。等到了下午离园时,婷婷看到爸爸妈妈来接她时,嘴角就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小伟入园半年了,但是出勤率很低,经常请病假,不是感冒发烧就是拉肚子,到幼儿园来的时间很少。 佳佳上幼儿已经2个多月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妈妈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去幼儿园行不行?”经常晚上不睡觉,怕天亮了就要去幼儿园或者早上不起床怕起床后就去幼儿园。 红红在入园的一个月内几乎天天都哭,时时刻刻都抱着自己毛绒熊,午睡时经常尿床。 以上的几个案例都是幼儿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有差异的,有哭闹的、有寻找替代物的、有生病的,甚至都有严重到形成焦虑障碍的。可见幼儿的分离焦虑不可忽视,需尽快找寻焦虑原因和解决方法,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二)分离焦虑的原因 1.环境氛围的改变 习性学的理论认为,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是分离焦虑是相对复杂的情感反应,部分是因为对不熟悉的事物的一般性恐惧焦虑。因此,环境氛围的改变导致幼儿缺乏安全感。 在到幼儿园前,幼儿一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他们都是与家人在一起生活,活动较随 意,因此幼儿的生活也过得无拘无束。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陈设、周围陌生的面孔以及旁人陌生的语言,让新入园的幼儿感到既神秘又害怕。对于突然要长时间与家人分离的幼儿,这自然而然的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安感,使他们极力的回避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此外,由于幼儿新入园与班级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基本的信任感,身边又没有家人的陪伴,还要学习各 种集体活动的规则和自我服务的技能。幼儿自身的能力有限性与内心想达到外界要求的愿望冲突往往使很多幼儿产生挫折感。因此,幼儿处在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中,往往本能的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依恋感,容易出现哭闹、悲伤等焦虑情绪,从而产生分离焦虑。 2.生活方式的改变 幼儿在家时,有家人专门照顾其衣食住行,而且在他基本的生理需要时都可以得到家人的及时而充分的满足。但是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里面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幼儿必须遵守幼儿园各种繁琐的生活纪律和活动秩序。幼儿园作息规律与幼儿在家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重要原因。 3.家长因素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多数,首先,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其次,家长的过度呵护,不然幼儿与其他幼儿多交往、接触,使幼儿失去了社会活动的机会,导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失衡,入园后与人相处、融入集体产生障碍。最后幼儿入园后感到不适应的不仅仅是幼儿还包括家长。家长对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源于幼儿第一次离开家长在幼儿园独立生活家长对幼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担忧和对幼儿与教师、同伴能否愉快相处的担忧。基于种种担忧,家长往往在送幼儿进园后迟迟不肯离开,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也给幼儿造成了分离焦虑的负面影响。 4.幼儿自身因素性格内向的幼儿不太愿意亲近教师和同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样一来其依恋的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幼儿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幼儿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三、分离焦虑的应对对策(一)教师方面 1.做好入园前的调查访问工作 提前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家访,并及时制作幼儿情况调查表,详细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家庭环境等。同时,通过家访与家长、幼儿多接触,初步建立信任感。 2.为家长提供带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的机会 例如:举办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等,让幼儿与教师交流、游戏,消除陌生感,建立信任,让幼儿提前体验到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快乐,为幼儿正式入园做好准备。 3.教师以“和蔼可亲、接纳、包容”的形象和态度迎接幼儿 教师的和蔼可亲言行举止对新入园的幼儿恐慌的情绪具有安抚作用,对不同的幼儿都张开爱的怀抱,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幼儿可以组成一个小集体。 4.多开展幼儿喜欢的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教幼儿一些喜欢且容易接受的儿歌、故事或舞蹈,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念父母的情绪,让幼儿慢慢在玩耍中放松下来,在愉快的游戏氛围里体验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二)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可以安排两周时间作为幼儿及家长的梯度入园适应准备。第一周可以安排家长与幼儿一起入园,上午一起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幼儿、家长之间彼此接触了解,慢慢消除幼儿对教师、同伴以及幼儿园的陌生感,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第二周继续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入园,上午游戏之后请家长观看幼儿在园的午餐情况,这样既完成幼儿入园时间的递增,又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在家长的关注下在幼儿园独立进餐的,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度。 幼儿园创设出温馨舒适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入园后感到安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游园,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减少陌生感,缓解幼儿焦虑情绪。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准备新颖可爱的玩具吸引幼儿的兴趣,转移焦虑情绪,增加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三)家长方面 1.家长自身心理准备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正确认识幼儿的入园。家长要知道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专业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积极促进作用的,幼儿与许多同龄的小朋友之间的相处交往可以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还有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会幼儿表达 幼儿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从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有时候不用说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父母就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当幼儿来到幼儿园之后,有些表情眼神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者同伴理解,幼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他们感到委屈、或愤怒,从而影响幼儿来幼儿园的情绪。因而,家长要培养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让他们来到幼儿园之后可以与教师、同伴进行沟通。 3.幼儿生活技能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强的自信心就强,适应新生活的能力也强。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够满足他们在生理上的需要,例如吃、喝、睡、玩等。所以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应给予生活技能上的培养,让幼儿拥有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制度。当幼儿拥有这些生活技能,就不会产生自卑感或者焦虑的心理,这样就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坚持上幼儿园 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幼儿上幼儿园,不能因为幼儿哭闹、哀求等就隔三差五的请假不来上幼儿园。幼儿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其长短和幼儿的性格、生活环境、成人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在这方面需要有毅力坚持送幼儿上幼儿园。 5.主动沟通开心分享 家长把幼儿接回家后可以与之主动沟通,让幼儿分享在幼儿园里面开心的事情,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亲近,让幼儿喜欢上教师、同伴,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总 结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深入认识、理解必然会对幼儿园日常教育带来改变,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充分准备下开展幼儿的入园工作,让幼儿尽快适应园内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张鹏.从依恋理论看幼儿分离焦虑及其消除策略J.读与写杂志,2008,5(3):62-63.2、祁海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