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doc_第1页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doc_第2页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doc_第3页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研究(编号:DBA030082) 【作者简介】胡韬(1976-),男,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成【摘要】 目的 了解农民工子女小学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PSMH测验对两所学校的263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城市本地学生低;性别和年级不同的农民工子女,在有的因素上得分存在差异。结论 教育者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关键词】 精神卫生;小学生;断面调查Investigating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migrant workers primary students/ HU Tao, Guo Ch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40071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rimary students. Methods PSMH was used to survey 263 primary students from two primary schools. Results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s lower than the native students in the city;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of different sex and grade have differences on some factors. Conclusion Educators must take some measures to assure sound growth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Key Words】 Mental health; Primary students;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1.引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流动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颁布了几个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文件1,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受教育的措施,从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人发现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教育对策提供依据,进行了本调查。2.对象与方法2.1 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重庆市某指定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小学和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由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现有量表较少,调查起来较为困难,且低年级的农民工子女相对较少,所以在两所学校均选取四、五、六年级学生各一个班,共计263人进行测查,收回有效问卷257份。有效被试具体构成为:四年级两个班共83人,五年级两个班共90人,六年级两个班共84人;男生135人,女生122人;民工子女156人(83男,73女);城市本地学生101人(52男,49女)。2.2方法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PSMH测验)。此量表是由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依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中小学生。量表采用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常模,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其折半信度系数为0.89,重测的相关系数为0.65-0.82,效标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也较高。该量表为症状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3.结果3.1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为了解农民工子女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的PSMH得分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得分高于城市本地学生,且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孤独、自责、恐惧以及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如表所示。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PSMH得分比较因素城市本地学生(n=101)农民工子女(n=156)t学习焦虑7.083.548.642.81-3.74*身体症状3.982.914.712.59-2.103*交往障碍3.512.023.692.06-0.717孤独1.501.552.241.90-3.431*自责4.782.555.532.55-2.279*过敏4.942.085.381.92-1.753恐惧3.112.403.892.41-2.552*冲动2.482.062.602.07-0.484总分31.3713.7636.6911.72-3.205*注:*P0.05,*P0.01,*P0.001,下同。根据PSMH测验标准分转化表,将PSMH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按总分在65分以上者为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城市学生为8.9。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检出率比城市本地学生高(2=5.07 p0.05)3.2农民工子女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为了解农民工子女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对他们的PSMH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恐惧因子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因子及总分上差异不显著,如表2所示。表农民工子女男女学生PSMH得分比较因素男生(n=83)女生(n=73)t学习焦虑8.69 2.898.59 2.73.216身体症状4.57 2.554.88 2.65-.745交往障碍3.922.193.441.891.447孤独2.422.072.031.671.298自责5.582.605.472.51.274过敏5.481.975.271.87.674恐惧3.312.294.552.37-3.299*冲动2.781.992.402.151.164各因素总分36.7512.3936.6210.99.0693.3 三个年级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为了解不同年级(年龄)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对三个年级的农民工子女的PSMH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在孤独、自责两因子上低年级得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因子及总分上差异不显著,如表3所示。表三个年级的农民工子女PSMH各因子得分的方差分析因素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F值学习焦虑9.002.998.132.898.712.461.32身体症状4.602.584.772.734.792.52.090交往障碍3.752.213.251.964.061.921.923孤独2.822.101.871.601.881.764.766*自责6.582.505.462.484.272.1012.625*过敏5.532.175.061.845.521.64.977恐惧3.972.283.582.344.102.64.607冲动2.102.102.942.02.902.002.955各因素总分38.3512.8635.0612.0136.239.731.103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在孤独因子上,四年级与五、六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责因子上,四年级与六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如表4所示。 表三个年级PSMH得分的多重比较因素年级(I)年级(J)Mean Difference (I-J)SESig.孤独4.005.00.94167.35888.010 4.00 6.00.94167.35888.010 5.00 6.00.00000.378291.000自责4.005.001.12500.46071.016 4.00 6.002.31250.46071.000 5.006.001.18750.48563.0163.4 不同家庭气氛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为了解处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在问卷的基本资料中加入了家庭气氛一题,其有三个选项:和睦安宁、偶尔争吵、经常吵架。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和睦安宁”、“偶尔争吵”、“经常吵架”三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PSMH总分和各因子上,家庭气氛“和睦安宁”组的得分最低,“经常吵架”组的得分最高,且在PSMH总分和身体症状、孤独、过敏、冲动、交往障碍五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焦虑、自责、恐惧三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如表5所示。表5 三种家庭气氛的农民工子女PSMH各因子得分的方差分析因素和睦安宁偶尔争吵经常吵架F值学习焦虑7.772.568.802.9210.203.632.651身体症状3.672.334.962.555.602.884.076*交往障碍2.691.793.841.986.602.3010.964*孤独1.851.552.271.964.202.863.534*自责5.212.695.312.536.802.28.870过敏4.461.945.481.816.401.345.302*恐惧3.722.113.942.485.001.58.667冲动1.641.712.732.024.402.306.841*各因素总分31.0011.0037.3211.0649.2016.517.944*4.讨论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的PSMH得分较高,推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本地学生。这与以往的教育实践发现3和调查结果4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农民工子女可能受到歧视、拒绝和不平等对待,一些农民工子女初入城市不熟悉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Berry和Sam等也认为移民儿童遭遇很多不幸和所到社会的拒绝可能引起心理压力,从而对心理适应造成负面影响。5这提示我们在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均等的同时,还应重视他们受教育过程中的平等;要采取措施优化社会、学校教育环境,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以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男女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当,但是在恐惧因子上,女生健康水平明显劣于男生。与此类似,H.Sowa研究发现,移民女童比男童出现焦虑、抑郁问题的危险高1.6倍。6 Beth Kurtz-Coste等认为,迁移儿童的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父母对男女儿童的期望、教育观念等不同造成的7。这提示我们在教育中应该与家长建立联系,帮助农民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四年级的农民工子女较五、六年级的,在孤独、自责因子上表现得更不健康。这一结论与国外移民研究的结论矛盾。国外移民研究认为,与年长儿童相比,年龄较小的儿童因迁移引起的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少。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但与年龄相关,而且与流入城市的时间长短有关,流入城市时间较长的已经变得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心理表现得更为健康;流入城市时间较短的,由于还没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心理表现得更不健康。一般而言,四年级的农民工子女转入城市学习的时间较五、六年级的短,他们初到城市生活,比高年级学生更不熟悉城市环境,感觉上更孤独;遭遇失败时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产生自责。这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刚进入城市学习的低年级农民工子女的环境适应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气氛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越不和睦,越易出现身体症状、交往障碍、孤独、过敏、冲动等心理和行为问题。这可能是农民工子女到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而家庭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的重要社会支持,如果家庭不和睦便会引起许多心理健康问题。John D.Coie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爱,适当的管束、监控,家庭凝聚力等都将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9这也提示教育者要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密切合作,只有农民工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搞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参考文献1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文本的演变.中国教师,2005,(5):24-2723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24 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65 Gonneke W.J.M.Stevens, Trees Pels, Leyla Bengi-Arslan, etal. Parent,teacher and self-reported problem behavior in The Netherlands:Comparing Moroccan immigrant with Dutch and with Turkish immigran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3,38(10):576-5786 H.Sowa, A.A.M.Crijnen, L.Bengi-Arslan, e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blem behav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