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设立的思考.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设立的思考.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设立的思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设立的思考二年级是低年段的第二个年级,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学生的识字量在逐步增大,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在稳步提升。作为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具有向中年级过渡的意识,视觉应该放得更为长远,要充分挖掘单元整体的育人价值,在单元教学中进行整体教学,从导读课到推进课再到总结课,依托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单元导读课究竟应该设立怎么的目标,其设立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笔者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了思考。一、单元导读课目标的设立,应该建立在文本共性的基础上。对整本二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分析和解读,不难发现,有些单元的课文题材和体裁各不相同,组合在一起就显得生硬和呆板,甚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使得教者在教学中有些无从下手,对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不能准确把握。我们在学期初重组了八个单元文章,将课文重新梳理和整合,分为识字单元、古体诗单元、儿童诗歌单元、童话故事单元、名人故事单元等。教师对每个单元的文本特征比较清晰,在教学一个单元的课文时就容易达成各项题材和体裁上的教学目标。例如,水乡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乡下孩子四首儿童诗歌散落在教材的三个单元,为了丰富学生对儿童诗歌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我们将教材重组、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虽篇幅短小,但读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极佳文字材料。教者就可以在同样的体裁中挖掘诗歌独特的育人价值:感受儿童诗歌语言的音韵美,激发对儿童诗歌的喜爱之情;走近文本,根据文本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并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表达出来;培养想象能力,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仿写、创作。在此基础上,设立儿童诗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诵读古体诗和儿童诗,感受两者的区别;积累最有特色的语言文字;初读,了解每首诗的大致内容,初步明确学习儿童诗的方法。二、单元导读课目标的设立,应该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级的强化训练,二年级学生对学习一篇课文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步骤,例如圈划生字、自主识记扩词、初读课文、标注小节、了解大意、收集相关资料等,自主的课前预习能力已经逐步形成为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进入二年级以后,应该对预习的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从预习的篇目上可以由一篇到一个单元,预习的内容上可以由字词的圈划等提升为对整个单元教材的积累和概括上。课堂上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到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体裁上、语言上、篇章上的共通性和不同点。通过大组的交流和同伴的互助解疑,不断地提升预习的准确性和整体把握能力。例如,经课文重组后,我们将英英学古诗、登鹳雀楼和青松这三篇课文组成新的学习单元古体诗单元。三篇课文中一篇是文包诗,后两篇是古诗。三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一首思想诗,一首哲理诗,一首咏物诗。两首诗是唐朝作者,一首是陈毅元帅。因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本单元导读课意在以英英学古诗这课提炼出学习方法,即:背诗句,说诗意,谈诗人。一篇带多篇再带出后两首诗的诵读,并初步了解五绝的基本格式,读出韵脚,简要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而读懂诗歌描写的意境,并了解其内涵,则是推进课要进一步解决的内容。课堂上我们就要求学生整体预习三首古体诗的基础上,自主交流三首古体诗和平时读的儿童诗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而整体感受古体诗的特点,学生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互相补充,很快就能发现古体诗的特征:古体诗有4行、8行;每行字数相等,有五言和七言;内容是古文;讲究对仗工整和押韵;表达诗人的诗情或蕴含一定的哲理。再通过文包诗英英学古诗的指导,让学生自主概括出学习古体诗的方法,从而明确后续的学习步骤。只有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才能在导读课目标设立时真正落实学生立场,并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到位。三、单元导读课目标的设立,应该建立在提升素养的基础上。虽然单元内每一篇教材各不相同,但始终应该将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作为重中之重,所以将整个单元教材融合为一体之后进行深入地解读,才能使单元导读课的目标不趋于分割、独立。教者应该挖掘每一篇文本在语言上的提升点和生长点,架设各文本之间微妙联系的纽带,努力寻求各文本之间的共通性,才能准确把握文本,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儿童诗歌单元中的文本语言精练明快,出现了很多精妙的短语,琅琅上口,适宜学生熟读成诵。在单元导读课的目标设立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积累精妙短语的习惯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现都有哪些值得积累的短语,学生很快地就能发现“馋嘴的猫咪”、“盛开的野菊”等,并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类短语,归纳到原有的“偏正短语”的知识体系中,他们又能发现这些诗歌中的 “一串小鱼、一篮野菜、一株紫丁香”等数量短语以及“踮起脚尖、走进小院、伸进窗口”等动宾短语也是随处可见,又能逐一归类,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再如童话故事单元,在单元导读课中设立“初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的目标,在课堂上对单元内几篇童话故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呈现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中进行,学生的方法更为清晰,自我训练的兴趣更为浓厚。在导读课的课堂上,学生从题目中能自我发现故事大意,有的则根据课文关键词概括大意,还有的通过补充句子的形式概括大意,殊途同归。今后遇到这样的童话故事,初读故事后,了解大意的障碍去除了,整体把握的能力增强了,品读对话的重点就更突出了。因此单元导读课的目标,应该始终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抓手。 四、单元导读课目标的设立,应该建立在长程结构的基础上。单元导读课,不光要将提升语文素养作为重要任务,更要凸显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在导读课上,要积极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获得语文能力,形成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在推进课上,学生积极运用方法,自主学习,教者体现由扶到放,步步落实学生立场。在单元总结课上,继续总结归纳单元整体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例如,在童话故事单元的导读课上,可以以小鹰学飞这篇课文为例,让学生知道童话故事可以这样通过“知大意、理层次、品对话、悟道理”的方法进行学习,为后期的单元推进课打下基础,学习狼和小羊、青蛙看海、狐狸和乌鸦三篇童话故事可以自主采用这样的方法尝试学习,在交流和质疑中互助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