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doc_第1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doc_第2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 情智共生”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展示课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谈迁在逆境面前的人生态度。2、能够体会文中数字表情达意的效果。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谈迁在逆境面前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数字表情达意的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 检查预习:A、听写词语,批改,说说容易出错的词语 “诞”范写、描红、临摹 B、出示四字词语、生交流难理解的词语意思 二、初读课文1、概括主要内容2、师:谈迁的信念是什么?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偷走的仅仅是书稿吗?意味着什么?三|精读课文1、课件出示:“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圈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词语,作批注。2、有些关键词语还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读读第一自然段,看哪些词语能够帮你理解“20多年的心血”、“致命的打击”这两个关键词语?谈谈你的理解。生相应的找出有数据的语句。师:老师对这段话做了一下修改,和原文对比着读,感觉如何?课件: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多年的奋斗,多次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许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3、透过这段文字、这些数据,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谈迁?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在读这些数据时慢些读,这里面包含了谈迁太多的心血4可是,就是这样一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却在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就是厄运,你从哪能够读出厄运给了谈迁殖民发的打击? 生找到: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5、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谈迁,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说一说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6、那他会不会就此沉沦?是什么给了他重回书桌的力量?此时,又看到一个怎样的谈迁?7、他又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小节,哪句话或哪个词最能打动你?标出来,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便默读边圈画批注。A、生交流、谈体会B、小练笔:(想象画面)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谈迁( )。也许这天谈迁累倒在病床上,他( )。也许( ),他( )。8、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带着感情指导朗读9、在不懈的努力下,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对比原来的国榷,你想到了什么?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四、总结拓展:1、如果没有厄运,我们也许就看不到今天这样翔实精彩的国榷。由此看来,在厄运面前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就能把厄运转化为奇迹,正如课文结尾所讲课件: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让我们把它当做座右铭,从中汲取力量,再读2、 写作指导:典型事例、围绕中心选材3、 作业:v 1、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作业本的积累部分)v 2、实践作业:“走近名人”手抄报(典型事例、配图)周一上交板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治学严谨 典型事例 信念坚定 围绕中心选材坚持不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文的字词教学中,我突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训练。这是从低年级就开始的一项练习。可是,到五年级,甚至六年级学生也未必能熟练掌握。教学“家徒四壁”一词,我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是学生的答案还是:谈迁家里穷得只剩下墙壁。没办法,我引读了课文内容:谈迁家里穷得买不起书,穷得小偷无物可偷,穷得北上奔波时穿了,穷得只有一盏孤灯所以课文中这个词是形容谈迁家里十分贫穷。“家徒四壁”是夸张的说法,并不是说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这时我小结:在课文中理解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意思,不能照着词典里的解释生搬硬套。后来,在理解“崎岖”和“坎坷”两个词语时,我先请学生谈词典中的本意,再说说课文中指什么?(谈迁写史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艰难困苦,十分曲折)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我让学生思考:从“104”、“428万4千”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通过交流,他们知道了这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读着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对谈迁肃然起敬。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我创设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的情怀。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