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 积贫积弱的北宋 学案3.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1 积贫积弱的北宋 学案3.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1 积贫积弱的北宋 学案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关于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1)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北宋集中军权和行政权的原因、措施和影响原因:赵匡胤和他的继承者吸取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的教训。措施: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使之相互牵制;实行更戍法,加强对将士的防范。集中行政权,设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以相互牵制,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财政权改归三司,宰相无权过问。影响:强化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3.正确认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统治者为求得苟安,在接受屈辱的条件下和辽签订的盟约,它给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使宋辽双方减少了战争,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4.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改革没有作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案例探究】 宋代的中央官制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二人分日掌印。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做宰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做副相,称参知政事,此后成为定制。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全国统一后,宋太宗甚至曾亲自裁处。审刑院宋太祖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宋太宗时,又在禁中设置审刑院。各地上奏案件,先由大理寺断复,再报审刑院详议成文,上奏皇帝。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于皇帝。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如尚书、侍郎等供定薪之用,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虚衔,如学士、待制等,不是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如枢密使、三司使等。活学巧用1.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b.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中引文的意思。题干中的引文,反映的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的社会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赵匡胤为巩固政权,曾经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答案:b2.阅读下列材料: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请完成:以上材料,反映出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解析:回答此题之前,应仔细阅读材料,结合关键词“西戎”“岁币”“徭役日繁”“官吏猥滥”“叛而为寇”等,把握材料的大意,然后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概括。参考答案: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财政困难。官吏冗滥。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反抗不断。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3.庆历新政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解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答案:a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王安石说:“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现象之一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王安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