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doc_第1页
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doc_第2页
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doc_第3页
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doc_第4页
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周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一、名词解释1 Incubation period of malaria 2 recrudescence3 relapse4 休眠子二、选择题A型题1 人感染疟原虫后在临床上表现的免疫类型是:A immunodeficiency B premunitionC concomitant immunity D sterilizing immunityE hypersensitivity2 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其主要能量来源的物质是:A 脂肪酸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磷脂E 蔗糖3 感染Plasmodium vivax 的红细胞,经姬氏液染色后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疟原虫胞质染成蓝色 B 疟原虫胞核染成红色或紫红色C 红细胞胞质内疟色素染成棕褐色 D 受染红细胞颜色变浅E 受染红细胞胀大并出现红色薛氏小点4 疟疾流行特点:A 无地区性 B 无季节性C 既有地区性, 又有季节性 D 仅有地区性 E 仅有季节性5 The reproduction of Plasmocium vivax in human is:A 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 B 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 C 二分裂法增殖 D 出芽生殖E 世代交替6 在肝细胞内寄生的原虫有:A Plasmodlum vivaxB Trichomonas vaginalis C Pneumocystis carinii D Entamoeba coliE Giardia lamblia7 患者居住无疟区,一月前因输血而感染间日疟原虫,表现典型间日疟症状,治疗宜服用:A 氯喹B 伯氨喹啉C 氯喹+伯氨喹啉D 乙胺嘧啶E 伯氨喹啉+青蒿素8 疟疾的主要传染源为:A 体内有裂殖体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 B 体内有环状体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C 体内有子孢子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 D 体内有滋养体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E 体内有配子体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9 疟疾患者红细胞受破坏或溶解,除了由于寄生的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引起红细胞破坏外,还可由于:A 肾脏病变B 血小板减少引起 C 免疫病理变化引起D 骨髓造血功能亢进 E 巨噬细胞增生引起10 The infective stage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is:A oocyst B sporozoite C schizontD gametocyte E trophozoite11 成人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多发生于:A 正常人群B 儿童C 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D 营养不良者 E 伴发肺部细菌性感染者12 卡氏肺孢子虫的传播是:A 口食入包囊污染的食物B 囊经空气传播 C 包囊经接触感染D 食入含包囊的肉类 E 卵囊经消化道传播X型题13 疟原虫的生殖方式有:A 孢子增殖 B 裂体增殖C 配子生殖D 二分裂 E 出芽生殖1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ng form in P.falciparum are:A 环约等于红细胞直径的1/5B 一环有2个核C 胞质有伪足 D 受染红细胞可含2个以上的环状体 E 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15 The infective stages of malaria parasites are:A sporozoite B trophozoite C merozoiteD oocyst E schizont16 抗体在疟疾免疫中的作用有:A 中和作用 B 调理作用 C 阻断传播作用D 免疫逃避与先天免疫有关E 参与疟疾终生免疫17 The infective ways of malarial parasites are:A 子孢子由媒介蚊虫叮咬经皮肤感染B 红内期裂殖体经输血感染C 红内期裂体增殖经胎盘感染胎儿D 配子体经输血感染E 滋养体由媒介蚊虫叮咬感染18 恶性疟原虫患者初次发作时,末梢血涂片中一般不容易查到:A merozoiteB trophozoit in developmental late stage C immature schizontD ring formE mature schizont19 The infective stage of Toxoplasma gondii:A oocystB pseudocyst C cystD trophozoiteE female and male gametocyte20 可感染人的疟原虫有:A 间日疟原虫 B 三日疟原虫C 卵形疟原虫D 恶性疟原虫E 约氏疟原虫三、问答题1 什么是疟疾典型发作的特点?发作原因是何?疟疾的周期发作、贫血、复发、再燃与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有何关系?2 试述造成疟疾患者贫血和脾肿大的机制。 答案:一、名词解释1疟疾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of malaria ) 由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这段时间。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红外期发育成熟和数代红内期裂体增殖所需的时间。2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系指疟疾病人停止发作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血中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3疟疾复发(relapse)。是指疟疾初次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数周至年余,又重新出现疟疾发作。(分析)复发的原因可能与肝细胞内存在的迟发型子孢子有关,该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形成休眠体,经过一段休眠后,开始在肝细胞内完成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进行红内期发育,最后才出现临床的疟疾症状发作。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疟疾复发。4休眠子(hypnozoite)间日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发育缓慢,经不同时间的休眠期,激活后发育为裂殖体并继续分裂为裂殖子,进入外周血流。休眠期的疟原虫为休眠子。二、选择题A型题1 B 2 C 3 C 4 C 5 A 6 A 7 A 8 E 9 C 10 A 11 C12 B X型题 13 ABC 14 ABDE 15 ABCE 16 ABC 17 ABC 18 ABCE 19 ABCD 20 ABCD三、问答题1(1)发作的特点:症状典型, 有一定过程:发冷(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三个阶段呈现周期性。发作原因:成熟的裂殖体破裂后散出:裂殖子,多种代谢物,破碎的红细胞等三种异性蛋白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周期性的发冷发热。(2)疟疾周期发作:与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进行红内期裂体增殖发育有关。贫 血:由于原虫寄生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及免疫溶血等原因造成贫血。复 发:与间日疟原虫在肝细胞内有迟发型子孢子存在有关。再 燃:与残存在红细胞内的无性期疟原虫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