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诗歌赏析练习姓名: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7.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8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9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_10.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11.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答:_1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_二、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6)下片 , 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8)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 之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 以及思乡报国的感情。(9)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10)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答: 三、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个即可)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5.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_。(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简要分析。 五、 五。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3)“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属双关语,暗指。 (4)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6)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六、专题:鸟1、闻雁(唐)韦应物(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2)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 _,_ _。2、池鹤(唐)白居易(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2)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_ _,_ _。 (3)描写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_ _,_ _。 (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_ _ , _。(5)表现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 _ _,_ _。3、迎燕(宋)葛天民(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 _(2)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表明主人身份的句子: _。(3)表现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燕”准备的诗句:_ _,_ _。(4)描写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_ _,_ _。 (5)表现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_ _,_ _。七、专题:叶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2)描写红绿映衬,娇艳动人,表现海棠花美丽的诗句:_ _,_ _。2、题红叶(唐)宣宗宫人(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 _ _。(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 _ _3、山中(初唐)王勃(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 _(2)诗人直接抒发孑然一身,客游他乡,思归不得,内心无比痛苦的诗句_ _,_ _。4、城东早春(唐)杨巨源(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 _(2)“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 _ _(3)诗的前两句中哪些词表现早春:_八、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s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问题。1.第二句除明写了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境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第3、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6. 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九、论诗 清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如何理解诗的前两句:_3、下列对比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D、“风骚”,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文学写作的事叫风骚4、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5、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成就,但韩愈认为这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知羞。”可赵翼却说李杜诗不新鲜了,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不新鲜”? (6)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7)赵翼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怎样的见解?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答案:1.太白 青莲居士 唐浪漫主义 诗仙;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3、谢灵运 谢眺;4、建安风骨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5、D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答案:7B8愁9“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10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11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12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范仲淹渔家傲答案:1、塞下秋景、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3、B4、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5. (答:异 衡阳雁去 四面边声 长烟落日孤城闭)6. (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 (答: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8. 思念家乡,艰辛9. 大漠古烟直, 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0.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天净沙秋思1.答:深秋晚景图 2.答: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3.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 4答:因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虽美,但却更能使游子想起自己的羁旅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样以乐景写愁,表达效果则更好。5. 答案:C刘禹锡席上见赠答案:1、C 2、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3、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4、(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答题要点:“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无题李商隐答案:1、D 2、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答案:3、思对情人的思念4、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5、用以歌颂奉献精神。6.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7.答:“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赵翼论诗答案:1、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2、并非贬低李白杜甫诗篇的杰出成就,而是说明诗歌创作必须紧随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3 C 4.(诗中的“风骚”是指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要有创新精神。)5(赵翼说李杜诗篇“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的艺术成就,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符合白居易“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观点。)6. (不同意,“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7.(此诗旨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夜雨寄北1答: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涨满了秋池。2答: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相思之情,构思奇妙。3答: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4答:没有。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库房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宠物萌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巴中市中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六个之都的实践
- 新质生产力的认知与思考
- 新质生产力与市场拓展
- 民族舞四级课件
- 民族理论和政策课件
- 木地板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路径
- 民族服装绘画课件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短视频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件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基础认知
-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 202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酒店政府采购协议书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中国铁塔-基站规范培训课件
- GB-T 41378-2022 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