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4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2.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4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2.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4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问题导学一、唐太宗的民族观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儒家传统思想坚守“夷夏之变”“夷夏之防”,如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也说“只见以夏变夷,未见以夷变夏”。而唐太宗却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对传统民族观有何突破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欧阳修新唐书(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二、对唐太宗的全面认识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用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有何影响?材料三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3)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1“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方面,一方面,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使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并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加强皇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善于用人和纳谏,保证了政治的清明。(2)经济方面,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社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民族关系方面,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堂检测1在李世民完成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消灭的第一个割据集团是()a薛举集团 b刘武周集团c王世充集团 d窦建德集团2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开始了对西突厥的进攻。唐太宗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在于()a扩大唐朝的疆域 b沟通同西域的联系c显示唐朝的实力 d消灭少数民族政权3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以下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a赏识马周 b提拔房玄龄c起用杜如晦 d重用魏征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材料二(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回答说:“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材料三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会导致他采取哪些措施?(2)从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君臣们是通过什么得出上述结论的?他们真正“可畏”的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实质。答案:【问题导学】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儒家传统的民族思想坚持贵华夏而贱夷狄,唐太宗则认为华夏与夷狄平等。原因:吸取了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雄才大略,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孕育出兼容并蓄、昂扬开放的盛唐气象;民族融合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民族间、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2)提示:特点:坚持民族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评价: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多元化局面。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认识: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措施:广招人才;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戒奢勤俭;注重民族团结等。(2)提示: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加重百姓负担,破坏社会经济,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3)提示:不全面。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穿始终。【当堂检测】1a2b解析:唐朝初年,西突厥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切断了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唐太宗向西进兵,其目的就在于重新沟通同西域的联系,恢复原有的商路。3d解析: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杀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被唐太宗重用。4参考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误农时等措施。(2)通过总结历史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