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第2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作业.docx_第1页
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第2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作业.docx_第2页
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第2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作业.docx_第3页
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第2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作业.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谈判b武力对抗c经济封锁d互相结盟答案a2促进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因素是()a法国占领鲁尔受挫b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的召开c非战公约的签订d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答案a解析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其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于是法国外长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随后签订了洛迦诺公约。3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a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b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c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d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答案c解析首次改善法德两国关系的条约是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国家的战争权,它没有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只是废弃战争,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故选c。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8年8月27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公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其他各国都可以加入本公约。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列强对公约还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这些条件集中到一点,就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签署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战公约的内容进行评价。答案(1)法国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署,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大大削弱;国联的裁军活动未获得实质性进展;德国实力恢复,法国感到安全难以保证;各国人民对集体安全和持久和平的渴望;美国、法国的主导。(2)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争端,国际法上确立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能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未涉及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未制定实施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保留条件会成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解析第(1)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世界做出的安排,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都激起了新的不满与冲突。因此,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进入了有限调整时期。非战公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签署的。第(2)问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进行辩证地历史评价。基础达标1自1922年起,英国和法国便处于“有礼貌的破裂”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b法国与美国结盟c法国单独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d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答案d解析a在1922年还未实行,b不符合史实,c应是法国、比利时在1923年占领德国鲁尔区,d是英法“破裂”的主要原因。2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施特雷泽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a符合实际b对公约的作用有所夸大c毫无道理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言论只看到了公约的积极性,而没有意识到公约复活了德国军国主义,为日后德国法西斯上台并发动战争创造了条件。320世纪20年代曾出现过一场世界裁军运动,对其表述有误的是()a主要分国联裁军和多边裁军两种形式b各帝国主义国家打着裁军的幌子,欺骗世界人民c美国倡议的日内瓦裁减海军军备会议遭到其他列强的一致反对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终未达成有效裁军协议答案c解析日内瓦裁军会议上,美日主张相同,英国坚决反对,a、b、d均符合史实。故选c。4“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是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指()a凡尔赛和约b国联盟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答案d解析凡尔赛和约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德国的和约,故a错误;国联盟约是成立处理国际事务组织,故b错误;德国试图调整对法关系,争取恢复大国地位而签署洛迦诺公约,故c错误;材料中“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的信息说明与非战公约有关,故d正确。5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答案b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德、日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a道威斯计划b非战公约c洛迦诺公约d凡尔赛和约答案b解析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能力提升7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袁明国际关系史(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评价: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解析第(1)问需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联盟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