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技巧” 性策略,让儿童阅读更感性【摘要】阅读课(语文课)上,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带领学生 “读重点句子” “找关键词”“咬文嚼字”一节课,非要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在道德价值观上(或者更多的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儿童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是真正属于文学的,他们是热爱故事和旋律的,他们在优质的感性的文学阅读中可以得到他们生命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关键词】预测 推断 回味 质疑 假设 日前,一则美国版灰姑娘阅读教学实录在网上颇为流行: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读完美国教师所教学的灰姑娘一课后,我感受颇深:这堂阅读课,老师只起到一个提问题的作用,而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策略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的启迪,都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得到了落实。抛开国教育方式的差异不谈,设想中国语文教师会怎样上童话灰姑娘?大部分教师必是先告诉学生什么是“童话”。接着便会一段段,一句句的去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或者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阅读课(只能称作语文课)上,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带领学生 “读重点句子” “找关键词”“咬文嚼字”一节课,非要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在道德价值观上(或者更多的方面)有“明显”的提升。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怎样让儿童阅读更为感性?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带领学生运用了以下“非技巧”性的阅读策略:预测从文章题目开始心理语言学者Goodman研究读者和文本互动的心理过程,使用“异读分析法”深入了解儿童阅读的过程以及儿童认知文字的过程。认为读者不是按照每个字母或逐字阅读,而是选择少量而有用的线索去猜测印刷的文字的意义。文章的题目,一直被称为“文眼”。显然是最早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少量而有用的线索”之一。曾有一阶段,阅读教学课堂上出现过这样的热潮:不管什么文体的读物,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并不考虑问题提出的前提:学生是否已经读过文章?哪些问题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字典中对于“猜测”的解释是:猜度;揣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如果学生已经了解故事情节,还有什么可以引发他的猜测呢?所以,真正的猜测前提尽可能是:保持对文本的陌生化。以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业机为例,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作业机,哦,作业机,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钮,等上十秒,你的作业就会出来,又干净又整齐。来看看,“9+4=?”答案是“3”!3?哦,我的天看来它没有我想得那么神奇。阅读前,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题目猜测:师:你觉得作者可能会写些什么?生:写作业机长得像打印机。生:写他的功能可以让我不用写作业。师:我希望这是一篇教我如何制造作业机的文章。你呢?生: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故事。生:或者是个梦,哈哈,想象。师(出示诗歌)生:(自读)在看书之前,试着预测一下:下面要说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消极地跟着作者走,而是和作者一起探讨、商榷。对于儿童,在读书之前进行预测,更可以保持他们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紧扣着预测,更有针对性。推断找到语言细节传统语言教学往往将语言分割成为小片段,甚至从完整的文章中抽离,以便进行反复练习。其实,读写的发展是自然的、整体语言学习的延伸;是具有功能的、真实,又和学习者相关的。读写能力的发展是先注意到语言的整体,再注意到局部。苏教版三上教材的“东方之珠”介绍了香港的沙滩、公园、街道的情况。学生读到作者对“浅水湾”的描写时,能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这是一个舒服的地方:可以在这里漫步,可以在这里晒日光浴,可以捡贝壳这时,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生:这里会不会有鲨鱼呀?生:(沉默)师:严康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浅水湾会不会有鲨鱼?能谈谈大家的想法吗?生:(思考片刻)生:不可能!这里叫做“浅水湾”!鲨鱼该在深海里。师:课文中肯定有一些地方能帮你解决问题。生:(浏览第二小节)生:这里不会有鲨鱼!因为这里“浪平沙细”。生:课文中说这里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有鲨鱼的话,谁敢来度假呀?作者在写作时,会放进足够的信息和细节,让文章比较容易被读者理解。有效能的阅读,须抓住这些信息取得明确清晰的意义;有效率的阅读则要花费最少的力气,使用最少的信息就能获得清晰的意义。回味文学情节与生活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中心事件一般处于情节发展的中轴线上,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必要环节。如果没有这样的中心事件,整个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就会受到损坏,因此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绘本让路给小鸭子出版于 1941 年的秋天。出版后其书中的幽默、温暖及家庭观念颇受广大读者的好评。数星期后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列,使得人们将书中鸭爸爸外出且承诺会平安回来的意象转为对远征战场家人的投射,他们相信上战场的家人就如同鸭爸爸一样会平安归来的。笔者带领三年级学生读这一绘本时,警察迈克尔指挥交通让鸭子一家安全通行的情节唤起了孩子心底对动物的热爱、善意,对生命的尊重。教师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鸭子过马路这样的场面出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你觉得会发生怎样的事?起初,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认为:这群鸭子都会很悲惨。但是,孩子们都希望:我们周围的人们也会给鸭子让路,或者以更好地姿态来保护这一群生命。人之初,性本善。现实残酷,却允许我们充满希望。大多数人失却了原始的单纯,不如在文学的阅读回味中反璞归真,或许能重回孩提的王国,找到童心的视角,获得人生回归的最大凯旋。质疑可以是写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理论,人的生长需要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绝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些需要不断实现又不断超越的过程。当读者阅读完毕,带着作品的气息走出作品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些感受、疑问。所谓“质疑”,就是要在读书过程中,通过思考发现疑问,进而通过探索、分析、研究,解决这些疑点。因此,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是最基本的要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是最为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这些优美动人、凄美真挚的故事打动了教室里四十几个天真的孩子。他们把自己当做了牛郎织女中的一员,谈起故事的老牛更是充满感激。感谢他陪伴孤苦无依的牛郎,感谢他为牛郎织女做红娘,感谢他在临终时嘱咐牛郎保存好牛皮。老牛这一角色在故事中就真的这么重要吗?如果删去老牛“临终嘱咐”这一情节,可不可以?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辨:从内容上考虑没有牛皮,牛郎如何飞起来去追被王母娘娘抓走的织女?去掉这一情节,就要安排其他能帮助牛郎的“法宝”。其他能想到的“法宝”诸如:织女的织布机之类都好像没有老牛皮这么温情。从写法上考虑:前面不写保存牛皮,后面突然出现牛皮,显得非常突然。因此,最后确认:这一情节是不能删除的。儿童的认识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读书质疑过程中,有时看不出问题,有时抓不准关键,有时甚至搞错了。紧随而来的还有如何正确释疑的问题。因此,读完一本书,在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有意识地营造交流的氛围,听听别人是怎样质疑和评价的,再与自己的观点加以比较,大有益处!假设鼓励批判和创造要做到“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利用阅读反思,固然是显示阅读个性的重要环节,但是,利用阅读批判,这个环节更能张扬读者的个性。因为阅读批判不但要超越作品和作者,对文本作出“比作者自己更好的理解”,而且要超越其他读者,突破传统文评,作出比一般读者更新的阐释,因而难度更大,更需要读者有非凡的阅读见识和才华。阅读时,偶尔会遇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不一致,这时读者就要及时抓住自己灵光一现的感受并把其记录下来,按照自己的假设根据作品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作品。然后与作者的作品相比较,看哪一个更好。这不仅有利于思考,拓宽读者的思路,同时也能锻炼读者的阅读写作意识与读写的能力。因此,假设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情节、环境、人物的性格等。艾诺.洛贝尔的青蛙和蟾蜍系列,描述了青蛙和蟾蜍这两个好朋友之间温馨的友谊。等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蟾蜍想得到好朋友寄给他的信,就在门口傻傻的等。青蛙跑回家写了封信交给蜗牛,让他送给蟾蜍。自己又回到蟾蜍身边陪他一起等信。很多孩子在读完这个故事后,都觉得这一情节安排不妥当:青蛙把写好的信交给了蜗牛。他应该把信交给兔子或者自己送给蟾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改编故事,造成了故事不同的结局:a.青蛙把写好的信交给了兔子之后,蟾蜍马上就收到了信。b.青蛙写好了信直接带给了蟾蜍,两个人开心的拥抱在一起。显然,这两种故事的结局都是“急性子”的孩子创编出来的。满足了这一类孩子内心的需要。而性子稍缓的孩子认为“还是原来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资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百色市中储粮2025秋招战略研究博士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达电子厂考试题及答案
- 昌都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中国广电河池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春游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哈密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中国联通阿里市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2025年指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鹰潭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安徽省专升本英语词汇表词汇表
- 争创文明班级班会课件
- 青梅种植管理技术
- 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施工升降机维护保养协议8篇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
- 深基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田径三级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19泰和安TX6930手持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
- 驻外代表处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