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_第1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_第2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_第3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_第4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6章目录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6章目录1第6章 互联网及其应用16.1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6.2 万维网概述16.2.1 万维网概念16.2.2 万维网的工作原理26.2.3 浏览器36.2.4 几个主要概念4A. 网站(Web Site)4B. 超文本(Hypertext)4C. 超级链接(Hyperlink)4D. Web页(Web Page)5E. 主页(Home Page)5F. 通用资源定位符 URL(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5G. 端口(Ports)5H. 下载(Download)6I. 上传(Upload)66.3 国内Internet骨干网及ISP介绍76.4 连接到Internet8*6.4.1 Internet接入技术81. 单线接入82. ISDN接入93. DDN专线接入94. 光缆宽带接入95. 无线接入96.4.2 通过局域网连接91. 配置TCP/IP协议10*6.4.3 通过电话线连接10*6.4.4 宽带接入与Internet连接共享116.5 WEB浏览器126.5.1 浏览器概述121. Internet Explorer132. Firefox浏览器133. Safari浏览器134. Lynx浏览器135. Opera浏览器136.5.2 访问WEB站点136.5.3 使用收藏夹131. 收藏Web页132. 使用收藏夹133. 整理收藏夹144. 导入导出收藏夹146.5.4 保存和打印网页141. 保存网页142. 保存图片153. 打印网页156.5.5 IE浏览器高级设置151. 常规设置和IE主页15*2. 修改IE主页设置173. Internet连接选项184. 设置代理服务器185. 清除私人信息20*6. COOKIES216.6 信息与信息搜索266.6.1 信息及其存在形式266.6.2 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261. 网站262. 论坛(BBS)27*3. 新闻组274. 博客296.6.3 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291. 搜索引擎的产生292. 搜索引擎及其分类303. 工作原理314. 全文搜索引擎315. 目录索引336.6.4 FTP搜索引擎341. FTP搜索引擎原理352. 使用FTP搜索引擎366.6.5 P2P376.7 收发电子邮件与阅读新闻376.7.1 主要概念371. 电子邮件372. E-mail账号383. 电子邮件程序384. 收发邮件386.7.2 邮件传输的基本原理391. 电子邮件协议392. 邮件传输过程406.7.3 使用Outlook Express416.7.4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416.7.5 使用Outlook Express阅读新闻426.7.6 使用浏览器收发邮件42*6.8 国内外常见的门户网站42*6.9 附录426.9.1 WEB应用模型431. 三层架构WEB应用模型432. 四层架构模型436.9.2 C/S和B/S441. 什么是C/S和B/S442. C/S和B/S 之比较456.9.3 URL的格式486.9.4 netstat命令50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目录 您于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 11:13:55 上午 打开此文档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 互联网及其应用6.1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概念上讲,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网间网。通过路由器等网络互连设备和TCP/IP协议,将全球范围的不同结构的安装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通信和资源共享,这就是Internet。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主持研制了用于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在1969年底,建立起一个由4台计算机互连的分组交换试验网络ARPAnet。1976年,ARPAnet发展到57个节点,连接了100多台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到2000多个。1982年,ARPAnet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作为民用,即早期的Internet。19681984年,Internet的提出研究和试验阶段。1984年1992年,Internet的实用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Internet开始进入它的商业化发展阶段。6.2 万维网概述World Wide Web,是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WWW 是 World Wide Web(环球信息网,环球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 Web,大陆中文名字为“万维网”。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 CERN(the European 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由于用户在通过 Web 浏览器访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再关心一些技术性的细节,而且界面非常友好,因而 Web 在Internet 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走红全球,并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6.2.1 万维网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等)获得信息。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那种单方面传输和获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种主观的选择性。现在,网络上提供各种类别的数据库系统,如文献期刊、产业信息、气象信息、论文检索等等。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及时、迅速和便捷。到了1993年,WWW 的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解决了远程信息服务中的文字显示、数据连接以及图像传递的问题,使得 WWW 成为 Internet 上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现在,Web 服务器成为 Internet 上最大的计算机群,Web 文档之多、链接的网络之广,令人难以想象。可以说,Web 为 Internet 的普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是近年来 Internet 上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成就。Web或者说World Wide Web,是由Internet中称为Web信息服务器的计算机组成的,它们由那些希望通过Internet发布信息的机构提供并管理。在Web世界里,每一个Web服务器除了提供自己独特的信息服务外,还可以用超链接指向其它的Web服务器。那些Web服务器又可以指向更多的Web服务器,这样一个全球范围的由Web服务器组成的World Wide Web(万维网)就形成了。6.2.2 万维网的工作原理Web是由分布在Internet中的Web服务器组成的。所谓Web服务器,就是那些对信息进行组织存储和发布到Internet中去,从而使得Internet中的其它计算机可以读取Web服务器上信息的计算机。使用最多的 WEB SERVER 服务器软件有两个:微软的信息服务器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和Apache。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 ) 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注: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Apache源于NCSAhttpd服务器,经过多次修改,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之一。Apache取自“a patchy server”的读音,意思是充满补丁的服务器,因为它是自由软件,所以不断有人来为它开发新的功能、新的特性、修改原来的缺陷。Apache的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并可做代理服务器来使用。WWW 采用的是B/S( Browser/Server )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从传统的二层C/S(Client/Server)结构发展起来的新的网络结构模式,其本质是三层C/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也就是说 B/S结构的软件界面,可以被理解为是建立在现有浏览器所能解释的 Html 等基础之上特殊的网页),这也就使得其具有了 C/S结构所不能比拟的跨平台性等优势。在BS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Web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浏览器HTTP请求HTML或XML文档互联网WEB服务器HTTP请求HTML或XML文档数据库服务器图 1:Web基本工作原理图Web服务器处理Web页面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Web浏览器向一个特定的服务器发出Web页面请求;第二步,Web服务器接收到Web页面请求后,寻找所请求的Web页面,并将所请求的Web页面传送给Web浏览器;第三步,Web浏览器接收到所请求的Web页面,并将它显示出来。参见1: WEB应用模型参见2: C/S和B/S随着网络的发展,Web服务器提供的内容也发展为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内容:当Web服务器接到一个对Web页面的请求,就会通过URL定位到相应的宿主文件服务器上,找到相应的文件index.html,然后从宿主文件服务器下载该文件,并通过HTTP协议把它传输给Web浏览器。最初的Web服务器仅能提供简单的HTML文件和图像浏览功能。动态内容:Web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请求,去直接或间接地创建Web网页,然后返回给Web浏览器。最早实现动态内容应用的方法是通过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它对Web服务器上程序的运行及Web服务器同Web浏览器之间动态内容的传输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注:CGI全称是“公共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HTTP服务器与你的或其它机器上的程序进行“交谈”的一种工具,其程序须运行在网络服务器上。在物理上,CGI是一段程序,它运行在Server上,提供同客户端Html页面的接口。绝大多数的CGI程序被用来解释处理来自表单的输入信息,并在服务器产生相应的处理,或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浏览器。CGI程序使网页具有交互功能。6.2.3 浏览器浏览器(Browser)是指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HTML文件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网页浏览器主要通过HTTP协议与网页服务器交互并获取网页,这些网页由URL指定,文件格式通常为HTML,并由MIME在HTTP协议中指明。一个网页中可以包括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是分别从服务器获取的。大部分的浏览器本身支持除了HTML之外的广泛的格式,例如JPEG、PNG、GIF等图像格式,并且能够扩展支持众多的插件(Plug-Ins)。另外,许多浏览器还支持其它的URL类型及其相应的协议,如FTP、Gopher、HTTPS(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HTTP内容类型和URL协议规范允许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中嵌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流媒体等。在发展初期,浏览器程序主要分成两类:一类为以Lynx为代表的基于字符的Web客户机程序,主要在不具备图形图像功能的计算机上使用。另一类是以NCSA(National Center of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Mosaic为代表的面向多媒体计算机的Web客户机程序,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小型机上运行,也可以在IBM PC机Macintosh机以及UNIX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上运行。目前,用户使用最多的是IE(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和Firefox 浏览器。Firefox是由Mozilla( 开放源代码的Netscape版本 )浏览器发展而来。6.2.4 几个主要概念下面是在万维网中常见的基本概念或专用术语。A. 网站(Web Site)又称Web站点,是Internet中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中,可以提供WEBFTP等服务。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或者享受网络服务。网站由域名(或网址),网站源程序和网站空间三部分构成。B. 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是一种人机界面友好的计算机文本显示技术,可以对文本中的有关词汇或句子建立链接,使其指向其它段落文本或弹出注解。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 (Rich Text Format,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接都属於超文本用户在读取超文本时,建立了链接的句子词语甚至图片将以不同的方式显示,或者带有下划线或加亮显示或粗体显示或以特别的颜色显示,来表明这些文字对应一个超链接。C. 超级链接(Hyperlink)Web页中当用户单击它时可以转到其它Web页或当前页面的其它地方的文字图片等对象。超级链接在Web页上往往带有下划线或增亮显示,当用户将鼠标指向一个超链接时,鼠标指针会改变为手的形状。超链接是超文本技术的基础,也是HTML的核心部分。D. Web页(Web Page)Web页是指Web服务器上的一个个超文本文件,或者是它们在浏览器上的显示屏幕。Web页中往往包含指向其它Web页面的超级链接。E. 主页(Home Page)用户在Web服务器上看到的第一个Web页,该Web页一般的名称为default.htm或index.htm。首页中往往列出了网站的信息目录,或指向其它站点的超链接。F. 通用资源定位符 URL(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Internet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Address)。统一资源定位符的语法是一般的,可扩展的,它使用ASCII代码的一部分来表示因特网的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开始,一般会标志着一个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协议。URL的一般形式为:信息资源类型:/域名(网址):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参数表Internet上的每一个网页都具有一个唯一的名称标识,通常称之为URL地址。现在的网页构成中,往往有对其它资源的引用。如许多网页中的图片,就不是嵌入在网页中,而是有单独的URL地址。参见2: URL的格式G. 端口(Ports)端口是服务器使用的一个通道,可以使具有相同IP地址的服务器同时提供多种服务。例如,在IP地址为6的计算机上同时提供WWW服务和FTP服务,WWW服务使用端口80,FTP服务使用端口21等。POP3默认端口110, SMTP默认端口25。另外,在一台计算机上,在同一个IP地址下,可以建立多个Web站点,站点之间用端口号来区分。查看开放的端口命令:netstat参见3: netstat注:端口可以认为是计算机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其中硬件领域的端口又称接口,如:USB端口串行端口等软件领域的端口一般指网络中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通信协议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基本输入输出)缓冲区那么TCP/IP协议中的端口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 ,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 可以有65536(即:256256)个之多!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256256)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POP是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POP3。,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 服务器就是遵循 SMTP 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图 2:POP3/SMTPH. 下载(Download)下载是指通过Internet将文件从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传输到本地计算机的过程。I. 上传(Upload)上传是指通过Internet将文件从本地计算机传输到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的过程。6.3 国内Internet骨干网及ISP介绍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中国国际互联网管理中心。网址为 。宗旨是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CNNIC在业务上受国务院信息办领导。2.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科技网(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是在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和中国科学院网(CASnet)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计算机网络,是我国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正式承认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一。管理机构设在中科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网址为 /。中国科技网的网络中心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的委托,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向全国提供最高域名注册服务。3. 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CHINAnet是中国电信经营管理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通过高速数字专线与国际Internet相连,CHINAnet覆盖全国大部分县以上城市和部分发达乡镇。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数字数据网等其它公用网络接入CHINAnet ,并使用CHINAnet上开放的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等多种业务服务。4.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China Education Research Network)”是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是非盈利性网,主要服务于全国各大专院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通过网络中心,与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Internet联网。网址为 /。C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个层次。全国网络中心设在北京清华大学,地区网络中心和主节点分布在全国八大城市(北京西安成都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和沈阳)的十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它们彼此之间的连接构成了CERNET主干网的三环拓朴结构。5. Internet服务供应商ISP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Internet服务供应商,是专门提供Internet及相关服务的商业机构。这些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基本特点是,建立一个网络服务中心,租用CHINAnet或ChinaGBN专线,开展Internet商业入网服务,同时提供电子广告域名申请建立WWW信息主页以及Internet/Intranet集成增值服务等。6.4 连接到Internet*6.4.1 Internet接入技术1. 单线接入单线接入是通过普通的电话线路和调制解调器接入Internet,采用PPP上网,理论上可以达到33.6kb/s到56kb/s的传输速度。数字环路 (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DSL包括ADSL、RADSL、HDSL和VDSL等等,其中ADSL发展最快,它的下行速率可达10Mb/s。ADSL是英文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英文缩写。ADSL技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它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行速率(最高640Kbps)和下行速率(最高8Mbps)的非对称性上。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的传输,可达640Kbps;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可达8Mbps。它最初主要是针对视频点播业务开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一种较方便的宽带接入技术,为电信部门所重视。通过网络电视的机顶盒,可以实现许多以前在低速率下无法实现的网络应用。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是高速数字用户环路,简单地说,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使用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上传速率可达19.2Mbps,甚至更高。线缆调制解调器,利用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或光纤,最高速率可达30Mb/s,但是速率会随着网络接入用户的增多而下降。2. ISDN接入ISDN即综合数字业务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即把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综合在一个电信网内,全部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传输和处理。ISDN的服务由两种信道组成,即传输信息的运载信道(B信道,带宽为64kb/s)和传输信令的信令信道(D信道)。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ISDN分为窄带和宽带ISDN两种。传输速率在2Mb/s以下的为窄带ISDN,即N-ISDN。N-ISDN有基本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两种用户/网络接口,基本接口由2B+D组成,可以达到128kb/s的传输速度。基群速率接口由23B+D或30B+D组成。传输速率在2Mb/s以上的为宽带ISDN,即B-ISDN。采用ATM技术,可以满足电视会议广播电视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最快可实现622.08Mb/s的全双工数据通信。3. DDN专线接入DDN即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通信卫星组成的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数据网络。DDN网可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它业务,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求。DDN可提供的最高速率为150Mb/s。中国电信于1992年开展DDN业务,称为ChinaDDN。采用DDN接入,需要向电信部门申请DDN专线,同时还要根据所租用的DDN的带宽和距离来支付月租金。4. 光缆宽带接入光缆接入分为光纤接入技术(FTTB)和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HFC)。光纤接入技术是指将光纤接到Intranet所在的建筑。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是指用光纤接到ISP,从ISP到用户端采用有线电视部门的同轴电缆。5. 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技术是指采用微波和短波的Internet接入技术。微波接入采用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租用通信卫星的信道和上级ISP通信。单路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7kb/s,可以多路复用,不受地域限制。6.4.2 通过局域网连接如果某个局域网已经接入到Internet,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方式很容易地接入到Internet。例如,通过校园网,现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和部分的中等院校和中学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并且接入了Internet,用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1. 配置TCP/IP协议(1). 单击“开始”,单击“控制面板”,单击“网络和 Internet 连接”,然后单击“网络连接”。(2). 右键单击要配置的网络连接,然后单击“属性”。(3). 在“常规”选项卡上(对于本地连接),或在“网络”选项卡上(对于所有其它连接),单击“Internet 协议(TCP/IP)”,然后单击“属性”。(4). 如果要从 DHCP 服务器获得 DNS 服务器地址,请单击“自动获得 DNS 服务器地址”。(5). 如果要手动配置 DNS 服务器地址,请单击“使用下面的 DNS 服务器地址”,并在“首选 DNS 服务器”和“备用 DNS 服务器”框中键入首选 DNS 服务器和备用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通过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后,双击桌面上的IE浏览器,用户就可以在Internet中进行信息浏览和查询了。 图 3:网络和 Internet 连接如果在连接Internet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查看前面介绍的有关本地连接中TCP/IP协议的配置情况,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IP地址DNS的IP地址是否正确等,正确的值可以向网络管理员询问。*6.4.3 通过电话线连接(略)*6.4.4 宽带接入与Internet连接共享宽带路由器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产品,它伴随着宽带的普及应运而生。宽带路由器在一个紧凑的箱子中集成了路由器、防火墙、带宽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具备快速转发能力,灵活的网络管理和丰富的网络状态等特点。多数宽带路由器针对中国宽带应用优化设计,可满足不同的网络流量环境,具备满足良好的电网适应性和网络兼容性。多数宽带路由器采用高度集成设计,集成10/100Mbps宽带以太网WAN接口、并内置多口10/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方便多台机器连接内部网络与Internet,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网吧、小区接入、政府、企业等场合。1. 连接和基本设置A. 线缆连接要使用宽带路由器,首先当然需要安装连接宽带路由器。先把宽带路由器电源接好,接好后宽带路由器面板上的POWER(电源)灯将长亮,宽带路由器系统开始启动,SYS或SYSTEM(系统)灯将闪烁。然后进行网线的连接,将宽带线(交叉线,宽带线可以是以太网接口的ADSL/Cable MODEM线,也可以是局域网接入的网线)接在宽带路由器的WAN口上,如线缆没问题的话宽带路由器上的WAN口灯将长亮。接下来,用直通线将电脑上的网卡或集线器/交换机(如再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转接,请确认连接方式是用标准直通线从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交换机的UPLINK口或普通口,再用标准直通线从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到网卡)和宽带路由器的LAN中任意一接口连接,宽带路由器LAN指示灯中对应的指示灯将长亮。虽然目前的宽带路由器都支持双绞悬序自动交叉功能,可以同时兼容直通线或交叉线,但在连接时最好还是要正规手法来做。B. 网卡检查接下来,可先确定一下网卡是否工作正常,在Windows2000/XP中可依此点开“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进入命令提示符对话框,在运行栏或对话框中输入“ping -t”。如果有正常数据返回,则网卡工作正常。如没有正常数据返回则网卡可能有问题,如没有安装好或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等等,可检查先。2. 宽带路由器的设置在硬件连接完成以后,我们需要有一台已经与宽带路由器的LAN口相连接的PC来进行具体的设置。在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中,在电脑上依次打开“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本地连接”的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这时我们便可以设置这台PC的IP地址了。宽带路由器的出厂IP地址一般都为,所以我们在配置的时候需要将配置的PC设置和宽带路由器在同一个网段当中。这里,将这台PC的IP地址设置为54,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为。首先双击桌面的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的IP地址。当输入回车以后,我们便可以看到这款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了。因为是第一次配置,在默认情况下不需要用户名的验证。有些宽带路由器会需要用户名和验证,如D-Link的产品,默认用户名为Admin,默认密码为空,当遇到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的产品,我们可以具体查看产品说明书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关的内容。然后,我们单击“安装向导”选项,这时会进入路由器的配置向导界面。这一页会显示一个配置向导的欢迎界面,我们可以直接单击下一步继续进行配置。这时会有一个Internet接入的选项界面,在这个界面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宽带线路进行具体的选择,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宽带接入线路有ADSL、CABLEMODEM和小区宽带三种。接下来还需要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登陆方式来进行登陆,一般电信运营商都是使用的PPPoE拨号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管理,所以这里我们选择这一项,然后单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后会要求用户进行一些信息的填写,PPPoE拨号都会有一个用户的验证过程,我们需要将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输入到对话框内。单击下一步。在填充完必要的信息后,路由器会让您选择IP地址类型,大部分用户都是使用电信运营商自动分配的IP地址,这里我们选择第一项完全这个配置。注意:这里我们为读者介绍了如何利用宽带路由器的配置向导来自动配置,有经验的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宽带路由器进行手动配置,手动配置宽带路由器应详细查看其产品的使用说明书。6.5 WEB浏览器环球网(WEB,WWW)是一种把所有Internet的信息(包括我们愿意加进去的本地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文件的企图。尽管这个梦也许有点不太现实,但是环球网确实让我们能访问 Internet 的所有资源,只需用浏览器读适当的文件就行。网页浏览器是个显示网页服务器或档案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此些文件互动的一种软件。它用来显示在环球网或局部局域网络内的文字、影像及其它资讯。这些文字或影像,可以是连接其它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资讯。网页一般是HTML的格式。有些网页是需使用特定的浏览器才能正确显示。个人电脑上常见的网页浏览器包括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Maxthon(基于IE内核)、Opera、Mozilla的Firefox、MagicMaster(M2)、Google浏览器(Chrome)等。浏览器是最经常使用到的客户端程序。环球网是全球最大的连结文件网络文库。6.5.1 浏览器概述1.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或MSI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是微软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2. Firefox浏览器是由Mozilla(开放源代码的Netscape版本)浏览器发展而来。3. Safari浏览器是一个使用于苹果电脑(AC,Apple computers)的浏览器(按照流行程度排名,这个浏览器排名第三)。4. Lynx浏览器是一个用于Unix操作系统和VMS用户的纯文本浏览器(TOB,text-only browser)。5. Opera浏览器是一个快速而且很稳定的浏览器,而且此浏览器还兼容大多数相关的操作系统。6.5.2 访问WEB站点要访问一个已知的Web页,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的URL,回车,主窗口中将显示相应的页面。6.5.3 使用收藏夹1. 收藏Web页IE也提供了多种方法来收藏一个用户喜爱的站点。打开“收藏”菜单“添加到收藏夹”,在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单击确定便可将当前站点存放在收藏夹中。也可以直接将当前地址栏里的IE图标或某个链接用鼠标拖到工具栏的“收藏”按钮或“收藏”菜单“添加到收藏夹” 上,同样可以进行收藏操作;还可以使用鼠标右击当前页面的空白处或某个链接,选择“添加到收藏夹”,从而收藏当前页面或对应的那个链接。2. 使用收藏夹收藏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使用,IE也提供了多种操作方式。单击“收藏”菜单中的对应的书签即可让IE访问该Web页;单击“收藏”按钮,IE窗口左边出现收藏列表,单击所要访问的列表项就可以访问对应的URL;直接将“收藏”菜单中的对应的书签用鼠标拖动到地址栏中同样可以完成访问操作。3. 整理收藏夹图 4:整理收藏夹4. 导入导出收藏夹使用浏览器中的“文件”“导入和导出”“导出收藏夹”,可以将收藏夹的内容导出为一个HTML文档6.5.4 保存和打印网页1. 保存网页(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另存为”,打开“保存 Web页”对话框。(2) 选择准备用于保存 Web 页的文件夹。(3) 在“文件名”框中,使用默认的Web页名称或键入新的名称。(4) 在“保存类型”框中,选择文件类型。可以将Web页保存为四种不同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个文件”“Web页,仅HTML”“文本文件”2. 保存图片用户在浏览Web页时,如果需要把一些图形或图片保存下来,可以右单击要保存的项目,弹出快捷菜单。根据图片是否对应一个超链接,弹出的快捷菜单不完全相同。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菜单命令,将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可以选择保存文件的文件夹等选项,完成将图片保存到计算机中的操作。3. 打印网页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印”,打开“打印”对话框,IE中打印操作和其它的程序类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屏幕上显示的Web页并不一定对应一个HTML或ASP文件,有的Web页对应了多个文件,即帧页(Frame Page)。如果要打印的Web页是一个帧页(Frame Page),需要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选项”选项卡。在“打印”对话框的“选项”选项卡中,在“打印框架”区域中,选择“按屏幕布局打印”单选钮,则打印输出的内容和屏幕显示相同;选择“仅打印选定框架”则只打印选定的框架,即用户在浏览Web页时鼠标所在的帧;选择“逐个打印所有框架”则顺序打印每一个框架,但是和屏幕布局不同。6.5.5 IE浏览器高级设置1. 常规设置和IE主页在“常规”选项卡中,用户可以对主页临时文件和历史记录等选项进行设置。(1) 主页设置主页是用户每次打开Internet Explorer时最先显示的Web页。主页一般设置为用户需要频繁查看的Web页。或者,设置为可供用户快速访问所需信息的自定义站点,如某个搜索引擎的主页。单击“使用默认页”,则主页设置为:/Windows/ie_intl/cn/start/。单击“使用当前页”,则将当前浏览的Web页设置为主页。单击“使用空白页”,则在地址后面的文本框中显示about:blank,因此在打开IE时,在客户区不打开任何Web页,即显示空白页。“使用空白页”,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浏览器,免除边打开边下载不需要网页的麻烦,具体设置方法是:打开IE工具INTERNET选项使用空白页应用。(2) IE缓存为了提高访问网页的速度,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会采用累积式加速的方法,将曾经访问的网页内容(包括图片以及Cookie文件等)存放在电脑里。这个存放空间,就称为IE缓存。以后每次访问网站时,IE会首先搜索这个目录,如果其中已经有访问过的内容,那IE就不必从网上下载,而直接从缓存中调出来,从而提高了访问网站的速度。要提高IE的访问速度,IE缓存是必不可少的。IE缓存默认安装在系统区,而且会需要占用较大的系统空间。所以如果系统空间紧张,可以将缓存占用的空间设得小一点。在IE的“工具”菜单下选择“Internet选项”,然后在“常规”选项卡中,会看到有“Internet临时文件”这一项。单击“设置”按钮,然后在弹出的“设置”对话框中将缓存大小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可以直接将IE缓存移动到其它位置上去。在“Internet临时文件”下单击“设置”,然后在“设置”对话框中单击“移动文件夹”按钮,在“浏览文件夹”中选择文件夹,就可将IE缓存移动到其它地方。注:在临时文件夹中图 5:临时文件夹(3) 临时文件夹Internet的临时文件夹位于本机的硬盘上,用户查看的Web页将存放在临时文件夹中。临时文件夹,就是IE缓存。在“Internet临时文件”区域中,单击“删除文件”按钮,可以删除历史文件夹中所有的临时文件。单击“设置”按钮,打开“设置”对话框,右移滑块,将创建用于临时存储Web页的更多的磁盘空间。增加临时文件夹的空间可以更快地显示以前访问过的Web页。至于“Internet临时文件”转移到其它什么盘上随各人习惯了。方法是:工具INTERNET选项设置移动文件夹,点箭头展开我的电脑,点想移动过去的磁盘,确定重起电脑.(4) 历史记录“历史记录”列表中保存了曾经访问过的Web页链接,它们被保存在本地硬盘的History文件夹中。在Windows中,每一个登录到计算机的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History文件夹,在默认情况下,该文件夹的位置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账号Local SettingsHistory。在“历史记录”区域,可以更改“历史记录”列表保存Web页的天数。单击“清除历史记录”按钮,将清空历史记录文件夹“History”,暂时释放计算机上的磁盘空间。“历史记录”区域,虽然只是记录一些链接,但多了也会带来清理的麻烦,特别是常上很多网站的朋友,方法是:工具INTERNET选项将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改为30天应用。在浏览器“标准按钮”工具栏上,单击“历史”按钮,可以在客户区的左侧打开“历史”窗口。*2. 修改IE主页设置在上网的过程中,有些网站,特别是一些不良网站,为了增加网站的访问量,会通过注册表来修改用户浏览器主页,并且灰化主页地址后面的文本框,使用户无法修改浏览器主页。注册表是 Window 系统的中枢和心脏,它记录着操作系统中绝大多数的设置。在 Window 系统中有一个附带的注册表编辑工具Regedit,使用它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和修改注册表。然而,这一工具并不总是有效的。当执行这一命令时,有时候系统会弹出一个“注册表编辑已被管管理员禁用对话框”,这时注册表工具已被锁定。导致用户无法打开注册表的一般原因是: 注册表中的主键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下新建了一个名为“Disable RegistryTools”的“DWord”类型的键,并把“1”赋给了它,这就导致了禁用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对注册表进行修改。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解除锁定,重新激活注册表编辑器:(1) 使用记事本程序,创建一个注册表类型的文件(扩展名.reg),内容是:REGEDIT4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DisableRegistryTools”=dword:00000000(2) 将文件明名为repeair.reg,并保存到C 盘根目录下。(3) 双击文件repeair.reg,系统弹出“是否确认要将C:repair.reg 中的信息添加进注册表?”对话框,单击“是”。随后弹出“C:reg.reg 里的信息已被成功地输入注册表。”对话框,表明导入成功。单击“确定”,注册表被成功解锁。当用户获得了注册表的控制权后,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修改浏览器的主页设置:(1) 创建一个注册表类型的文件(扩展名.reg),假设为“repair2.reg”,内容为:REGEDIT4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Control Panel “HomePage”=dword:00000000(2) 双点 repair2.reg 文件,将repair2.reg中的信息添加进注册表。再次进入浏览器里打开“Internet 选项”对话框,可以看到主页设置已变亮,这样就可以在地址栏里重新输入用户喜欢的主页地址了。3. Internet连接选项“连接”选项卡中列出了用户连接Internet的方式,如果用户同时建立了拨号和通过局域网连接,在每次连接时,要选择其中的一种。如果需要拨号连接,应在“拨号设置”区域中,设置默认拨号选择。如果没有设置拨号连结,该区域将灰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