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1页
B4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2页
B4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3页
B4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4页
B4回采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编制单位:云南地方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 编 制 人:罗文兵 二O一0年四月十日 B4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一、概况B4采煤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一采区东翼,开采B4煤层。该工作面走向长73.8m,倾斜长127.6m,开采面积8103m2;开采标高+1946m,地面为旱地与山坡地形及季节性冲沟小河流,地面标高19741985m。 二、地质条件1、煤层情况:开采煤层为B4,煤层厚0.81.04m,煤层倾角80,各煤层均为黑色,半暗暗淡型、块状构造、夹少量细条带状镜煤。光泽暗淡,具细条带线理状结构、参差状断口。网络状内生裂隙发育,且为方解石细脉充填。易燃、但有浓烟,火焰呈黄红色,中长火焰。粘结性属熔融膨胀,残渣边缘呈汽泡状,属低中变质阶段。2、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板为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根据生产井开采情况,掘进过程中,除坑口附近用木材支护外,巷道内仅留少数保安煤柱即能正常采掘,未见冒顶垮塌现象。底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遇水局部见轻微的膨胀、底鼓现象,但未影响正常生产和运输。未来矿井开采时,对煤层顶底板的管理,稍加支护即可,但遇断层破碎带时,需加密支护。 3、地质构造情况:矿区地层呈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南东,倾角814。区内断裂不发育,仅见F1斜交正断层及F2断层两条斜交正断层。4、水文情况: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形,北西高、南东低,相对高差137.5m,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地层岩性含弱裂隙水,其富水性普遍较弱,含水层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主要煤层资源量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三、回采工艺设计1、采煤工作面主要参数B4工作面走向长度73.8m,倾斜长度127.6m,回采面积8103m2,煤层厚度0.9米,工业储量 1.0784万吨,可采储量0.9027万吨,煤层容重1. 5吨米3,为烟煤。 2、落煤方式、循环进度以及相关参数落煤方式为爆破落煤,循环进度1.0m,炮眼采用三环眼布置,眼距1m,水平角度75,详见爆破图表及爆破参数表,采煤工艺流程是:打眼、装药后放炮再落煤、出煤,然后移溜、移梁再升柱、最后清铲浮煤。工作面放炮采用串联联线方式,一次起爆炮眼个数为8个。爆破使用RM-型煤矿许用三号乳胶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爆破参数表图(1)项目炮眼角度眼深m药量Kg封泥长度m每循环消耗万吨消耗起爆顺序名称水平垂直炸药Kg雷管发炸药Kg雷管发合计121363393111793分段起爆顶眼7551012000.2124.2 121底眼7551012000.40.8 48.41213、装运煤:人工攉煤,工作面运煤采用一部17型的刮板运输机进行运输,运输巷用两台17型的刮板运输机运输。4、工作面支护B4工作面煤层倾角为8度,设计采用走向壁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刮板运输机运输。工作面采用木支架支护顶板,排距0.9m、柱距0.9m,最小控顶距2.0m、最大控顶距2.9m,放顶步距1.0m。5、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采用自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放顶步距1.0m,最大控顶距2.9mm,最小控顶距2.0mm放顶步距1.0m。工作面采用人工回柱,回柱工作是在采煤班内完成的。6、超前及端头支护超前支护:各条顺槽由工作面开始往外20m在原支架下用木双抬棚超前支护。端头支护:运输顺槽距煤壁线5m范围内实行特殊端头支护,棚距600mm,但要随时注意保证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四、劳动组织1、采用三班采煤,边采边准的劳动组织形式,采煤班内进行打眼、装药、联线、放炮、设临时支护、移溜、支护、攉煤、回柱等工序 。2、循环方式具体的循环方式需根据工作面长度的变化来确定循环个数。一班一循环,即“一循环一放顶 ”。3、工序安排打眼装药联线放炮打临时支护攉煤移溜支回柱 4、设备工具配备表5、工作面劳动组织图表主要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技术特征1刮板运输机317型2瓦斯电闭琐1KJF19矿用型3馈电开关1KBD-200、4真空磁力启动器3QBZ80三台5综合保护2BZ802.5Z7、刮板运输机的移置工作面的刮板运输机采用木支柱回柱的方法进行移置。 8、工作面主要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B4工作面B4 运输巷暗斜井矿车B3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储煤场(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地面主斜井B3运输大巷暗斜井B4运输巷B4工作面B4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3)、运料系统地面主斜井B3车场B3运输大巷暗斜井暗斜井井底车场B4运输巷用料地点。8、工作面支护质量标准,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执行,同时要求: a、工作面支柱成直线:排距900mm,+100mm,柱距900mm,+100mm;支柱垂直煤层顶、底板,禁止退山,迎山角3-50; b、安全出口:工作面上下机头处必须加强支护,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工作面上、下出口20m范围内巷道净高不小于1.6m,下净宽不小于2.2m;五、执行安全制度要求1、交接班制度: 认真开好班前会,其内容包括:上班完成工作量,需交班处理的存在问题,下一班的生产、质量、安全等内容的布置等,记录员认真做好记录备查。 工作面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班长、跟班队长、安全员对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20米范围内的支架、特殊支护、顶底板状况、煤壁情况、残瞎炮处理、使用设备等进行现场检查,交待清楚存在问题及处理办法,接班后,必须先处理上一班遗留的问题,方能进行本班工作。 2、敲帮问顶制度: 每班开工前,班长、安全员跟班队长必须先组织人员对工作面进行一次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工作,随时观察工作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3、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各班的工程质量由连队专职验收员配合当班班长或跟班队长在现场进行,验收时,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凡经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必须现场整改,不整改不交接班。4、安全出口及巷道管理制度: 工作面的回风巷及运输巷20米范围内由采煤队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面随时保持两个以上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其净高不得小于1.6米,采用双排支柱加强支护。 5、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度: 该采面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每天必须有电钳工进行巡回检查、维护和保养,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杜绝电气设备失爆。6、煤尘管理制度:必须坚持放炮喷雾、放炮使用水炮泥等综合防尘措施。运输机各转载点、溜煤眼口实行喷雾洒水,回风巷设一道水幕 ,通风队每周清扫一次粉尘。 7、瓦斯检查制度: 工作面每班必须设置一名专职瓦检员,严格执行“班中瓦斯汇报制度”、“一炮三检查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放炮前必须设置警戒,放炮必须由瓦斯检查员签字,炮后必须验炮;除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外,对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处、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进行至少2次检查,认真填写瓦斯牌板,瓦斯达1%及其以上时及时汇报处理。六、通风、瓦斯监测及防尘1、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主斜井B3运输大巷暗斜井B4运输巷B4工作面B4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2、确定采煤工作面配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 100QCH4K=100X0.14X228( m3/min)QCH4-瓦斯涌出量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1.6-2)(2)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采=4N=4X40160 (m3/min)(3)按炸药消耗量计算; Q采=25S=25X3.690 (m3/min)(4)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工作面配风量为160m3/min;(5)风速验算:分别按最低风速和最高风速进行验算。a、按最低风速验算: Q采 15S采15x3.7=55.5(m3/min)b、按最高风速验算:Q采 240S采240x3.7=888(m3/min)经验算,工作面配风量160 m3/min,符合规程规定。 3、瓦斯监测及防尘(1)、在距B4工作面、回风巷各安设一个瓦斯传感器,瓦斯报警值、断电值为1%,复电值小于1%,断电范围为B4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所有动力电源。(2)在B4工作面上出口20m、B4工作面第一台刮板运输机机头各安设一组断面周长防尘喷雾设施,工作面放炮时打开。七、避灾路线避灾要结合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执行,开采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1、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事故发生地点B4工作面B4运输巷B4进风巷暗斜井B3运输大巷一水平车场主斜井地面2、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事故发生地点B4工作面B4运输巷B4进风巷暗斜井B3运输大巷一水平车场主斜井地面3、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在安全员、跟班队长的带领迅速撤到安全地点,跟班队长安排人员到最近电话处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程序,电话向井口调度汇报;工作面顶板垮落稳定后,安全员、跟班队长带领当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处理时,必须设专人观察工作面顶板、支柱、煤壁情况。八、安全技术措施:按选定的施工工艺分工序编制 1、打眼安全技术措施:(1)、打眼前,必须先检查打眼工具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才能使用。(2)打眼工必须熟悉炮眼布置图,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炮眼。(3)、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顶部活矸浮石必须先处理,片帮的煤壁及时进行清挖。 (4)、炮眼口应避开支柱,炮眼底不得穿入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中。(5)、打完眼之后,将电煤钻拉到回风巷或运输巷,且支护完好的地方,并将电缆悬挂好,切断电钻电源。(6)、下列情况,停止打眼并汇报有关部门: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1%时; 工作面局部顶板来压、片帮严重; 控顶距超过规定; 缺柱、倒柱、没有处理好。2、装药、放炮放炮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性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规定的爆破图表和放炮说明书进行布眼、装药和放炮作业。电雷管由放炮员亲自运送到工作地点,炸药由放炮员或在放炮员的监护下,由熟悉有关规定的人员运送;雷管装入雷管箱上锁运送;领取的药管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途中逗留,运到工作地点的炸药必须入箱上锁保管。相关要求: A、装配引药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远离导电物体,且无淋水的地点进行,严禁座在炸药箱上装配引药,电雷管只允许从药卷的顶部插入,不得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B、装药时,需将炮眼内煤粉排净,然后用木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然后再充填水炮泥和黄泥,黄泥必须填满;未放炮前,雷管脚线必须扭结成短路,盘在眼口。C、放炮前,由班长派人在距放炮点50米外的安全地点设警戒,撤出炮区内所有人员,联线后,放炮员必须大声喊“放炮啦”,待5秒后,方能起爆,放完炮后,将放炮母线扭结成短路,放炮母线长度不得少于50米,警戒的布置和撤出由当班班长亲自负责。D、放炮前,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2)、有下列情况时,不准装药放炮:A、工作面控顶距超过规定;B、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及以上时;C、放炮地点20米内阻塞工作面断面1/3以上时。 D、刮板运输机停运时,停止放炮,以免压死运输机。(3)、必须正向起爆,一次装药,一次起爆,打眼与装药的距离大于30米。(4)、瞎炮处理方法:在距瞎炮至少03米外打一与瞎炮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严禁掏挖或硬拽,装药放炮必须当班完成,装好的药当班无法放炮时,必须由当班放炮员与下一班放炮员在现场交待清楚。(5)、放炮崩倒的柱子,必须及时补齐。(6)、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7)、瓦检员对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当瓦斯浓度达1%时,禁止装药放炮,瓦斯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调度。(8)、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打眼前必须先处理活矸、煤块,确认安全后再作业。(9)、放炮掩护地点到放炮工作面的安全距离为50米。 (10)、采煤工作面遇断层等构造时,眼位、眼距、角度及装药量应根据补充措施酌情调整。(11)、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章、第三节“井下放炮”中有关规定。 3、出煤:(1)、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的压柱必须打牢,确保刮板运输机在运行过程中不移动,刮板运输机小链经常加油,并有防护罩,大链经常检查,若有问题及时处理。(2)、使用刮板运输机前,必须先检查刮板运输机各部件是否完好,出现问题及时处理。(3)、运输巷刮板运输机两边浮煤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4)、刮板运输机司机必须认真检查现场安全情况,人员站在安全地点作业。(5)、若工作面出现堵塞时,加固好作业点周围的支护,一人观察安全,另一人处理。 (6)、缩机尾时,加固好出口5米内的支架,并清除运行前方的煤矸及杂物,拉机尾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机尾拉到位之后,将大链接好,打上稳柱,进行运转。(7)、刮板运输机不得运送人员及物料,刮板运输机司机必须集中精力,若刮板运输机内有物料,及时捡出,堆放在安全地点,严禁人员乘座刮板运输机。大块矸石、物料必须停机捡出,严禁人员站在刮板运输机运行方向的前端捡物料。(8)、运输巷每台刮板运输机必须挖一个回煤坑,且必须随时清理干净。 4、支回柱及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支、回柱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2)、回柱工作必须在推移刮板运输机后及时进行。(3)、回柱时必须回移一架,就按质量要求支稳固一架。(4)、回柱前各段必须先将自卸柱更换、补齐,严禁提前摘柱。(5)、回柱时,顶梁上必须根据顶板实际情况用背板背严实,防止顶板冒落或矸石掉入机道内。(6)、回柱放顶前,必须由班组长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把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处理好后才能开始回柱。(7)、工作面回柱、支柱应3人一组协调配合,相互注意安全。(8)、分段作业时每段不得小于15米,如果顶板较破碎移梁时各段的接口处必须架设挡矸栏,以防窜矸。(9)、回柱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并各自找好安全退路。(10)、回柱后,煤壁片帮大的地方,必须挂梁上好临时撑子进行临时支护,必须“戴帽”控制顶板。(11)、压力大的地方,必须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上隅角瓦斯高时,机尾45架可提前移梁回柱一排。(12)、回柱时必须挡好矸石,以免窜矸影响煤炭回收和下次回柱。(13)、禁止任何人进入老塘捡物料、浮煤,只能用长柄工具钩出。5、工作面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另行编制。6、加强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1)、放炮后必须及时并打好临时支柱,压力大的地方还必须上斜撑,移溜后必须及时支柱,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2)、顶板破碎、压力较大的地方,放炮前应先设好临时支护,并且必须在支护的梁上打好斜撑,将顶板控制好后再放炮,条件较差不能放炮的地方禁止放炮。(3)、攉完煤后必须及时支护,支柱应打在实底上,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支护,压力大的地方还必须分段攉煤分段支护,支护好后把帮背实。(4)、不合格的支护材料不得用于工作面并应及时升井修理,修复后的支柱必须预先在地面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井使用 。(5)、同一段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护材料,如必须使用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并报准。(6)、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放炮,并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超前别顶,超前移梁并打临时撑子,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事故。(7)、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排距、柱距、最大控顶距和最小控顶距作业,控顶距超过规定,禁止采煤。(8)、工作面质量必须达到“三直、一平、三净、两畅通”煤壁不得留伞檐,不得留顶煤,如有伞檐且其长度超过0.3m时,必须及时处理。(9)、工作面及其前后三角点必须加强维护,由于压力大,片帮严重,造成空顶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冒顶或垮顶(用坑木先接顶再上临时支柱)。严禁空顶作业,当遇空顶时必须及时刹顶,顺槽内要经常备有足够数量的刹顶材料。工作面一旦出现垮顶,作业人员必须迅速撤出工作面,待顶板稳定后,在有专人观察顶板、支柱、煤壁等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同时向调度室汇报。(10)、B4工作面开采时,B4回风巷必须加强支护,出现片帮、掉顶等必须及时处理。 7、工作面安全出口维护措施。(1)、顶板刹实,背严,严禁空帮、空顶。(2)、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其宽度不得小于2 .2m,净高不得低于1.9m,出口无杂物,做到行人、通风畅通无阻,。(3)、在安全出口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严禁单人作业。(4)、采煤工作面20米范围内的安全出口,必须按本规程规定的超前支护形式进行支护。(5)、其他严格按照采煤主要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出口维护工”相关规定执行。 8、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安全措施、加强工作面通风设施管理,确保工作面风量。若出现设施损坏,必须及时修复。、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工作面、回风巷、上隅角等处的瓦斯情况,杜绝瓦斯超限作业。、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绝缘性能及各种保护性能、做到完好可靠,杜绝失爆。、工作面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严禁放糊炮、明炮。、各转载点喷雾齐全,定期冲、扫巷道,清除堆积煤尘。、B4进风巷设置瓦斯监测传感器;B4回风巷必须设置T1、T2瓦斯监测传感器, 配采巷设瓦斯监测传感器。 9、推移刮板运输机的安全技术措施(1)、推移刮板运输机时,必须将柱子抵紧打实,可将柱子抵紧溜槽板的下沿,推移后要保证刮板运输机成直线。(2)、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推移刮板运输机,运输机要停机 推移。 (3)、推移刮板运输机时,要注意保护好电缆、泵管及水管,不得挤坏。(4)、严禁用运输巷中的刮板运输机拉移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头。(5)、推移机头、机尾时必须停止刮板运输机的运行。10、机电运输及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1)、采煤班收工前必须将刮板运输机上的煤拉空, 清理刮板输送 机头电机上的浮煤。(2)、从地面到工作面的各台运输机必须经常检修,保证平、直、稳,刮板、螺丝等零件齐全。(3)、运输机司机上班时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得脱岗。(4)、检修、拆装运输机时必须停电操作。(5)、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关规定和制度,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6)、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带电搬迁、检修拆接电器设备及线路。(7)、运输机司机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担任,并持证上岗。(8)、到上帮检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将帮顶浮煤扫净,有效控制好顶板,并有专人监护,保证安全。(9)、吊大型部件时,选择挂葫芦的支架必须稳固,葫芦挂置稳定,相互注意安全。(10)、检修运输机传动部分必须停电。(11)、在检修作业时必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防止误操作。(12)、必须按要求定期对设备过载、短路、漏电保护进行整定。(13)、检漏继电器每班都要做检漏试验,并做好记录。(14)、运行运输机必须按照“绞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及“刮板运输机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有关规定执行。(15)、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保护性能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损坏,不得甩掉保护不用,坚决杜绝失爆。(16)、各检修工种都必须按本工种操作规程作业。11、运料的安全措施(1)、绞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2)、绞车、 挡车器、声光信号等由专人检查维护,确保完好可靠。(3)、绞车启动前,绞车司机必须认真检查绞车各部件完好情况及钢丝绳磨损情况,保证安全可靠。(4)、绞车启动时,作业人员要精力集中,听准信号,严禁误操作。(5)、按矿、井有关规定挂车,严禁多拉车。(6)、禁止用运输机运送各种材料。(7)、绞车运行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8)、人力推车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62条规定执行。12、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措施(1)、建立质量班、旬、月检制度。 (2)、工作面牌板齐全,吊挂整齐。(3)、物料码放整齐。(4)、工作面、顺槽保持无杂物、浮矸、积水。13、加强煤质管理的安全措施(1)、加强顶板管理,杜绝冒顶事故发生。(2)、严格控制采高,严禁破顶破底。(3)、顶板破碎,过断层时要加强支护管理和拣矸工作。(4)、运输机司机要做到停机停水,尽可能减少喷雾水量。(5)、发动、教育职工作好全员全过程拣矸工作。 14、其他安全措施: (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现场交接班。(3)、当工作面地质变化或进行特殊作业,必须制定补充安全技术措施。(4)本规程未提及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工种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九、初次放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1、概述B4回采工作面初采后推进至作业规程规定的最大控顶距后将进行初次放顶,为确保初次放顶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请有关部门审批后贯彻执行。 2、组织工作(1)、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 (2)、领导小组在初次放顶期间,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至放顶结束。(3)、采煤队长及回柱班长负责具体的工作组织,支柱管理员负责支护材料的清点和管理。(4)、工程技术人员要准确掌握工作面情况,了解掌握采场动态,发现工作面有来压预兆时,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5)、在此期间加强工作面前后三角点及安全出口支护质量,确保支护可靠、完整、安全出口畅通。 (6)、在初放之前必须严格控制好采高,保证工作面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