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76).doc_第1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76).doc_第2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76).doc_第3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76).doc_第4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7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A、国语B、(三国志C、汉书2、在左传“曹刿论战”故事中,曹刿问鲁庄公“何以站”,庄公回答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A、必以情B、必以心C、必以信D、必以分人3、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应该如何理解?()A、虞君不来我国之地,是什么原因?B、不让虞君来我国之地,是什么原因?C、没想到你来我国之地,是什么原因?D、不想让你来我国之地,是什么原因?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清照5、凉州词的作者是()A、李清照B、王勃C、柳宗元D、王之涣6、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A、凡是人,皆须爱。B、人有短,切莫揭。C、己不欲,即速己。7、如果要解释古书上的疑难字词或者进行古汉语词汇研究,我们作为主要依据的典籍是:()A、康熙字典B、尚书C、说文解字8、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9、“粉身碎骨全不怕”下句是:()A、烈火焚烧若等闲B、要留清白在人间C、立根原在破岩中D、任尔东西南北风10、C)()A、美好的姻缘B、事情困难C、考中进士D、不切实际1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段讲()的重要性。A、躬身实践B、冥思苦想C、学思结合12、搜神记的作者是谁?()A、老舍B、干宝C、刘禹锡D、李白13、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哪个不属于三乐?()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C、人生得一知己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4、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什么?()A、西游记B、聊斋C、世说新语D、搜神记15、成语“笑容可掬”中“掬”字的意思。()A、谦虚B、捧起C、生动D、弯腰16、杜甫一首诗里写:“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的是哪里?()A、鄱阳湖B、洞庭湖C、太湖D、西湖17、成语“狐假虎威”出自()A、国语B、吕氏春秋C、左传D、战国策18、下面哪个不是卦的构成要素?()A、卦形B、卦名C、卦辞D、卦爻19、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20、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2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此句出自楚辞中的哪篇?()A、离骚B、涉江C、湘夫人D、国殇22、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A、开锣B、压轴C、中轴D、大轴23、“十面埋伏”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楚汉B、战国C、商周D、春秋24、“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A、林黛玉B、薜宝钗C、王熙凤D、贾探春2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是什么故事?()A、七侠五义B、黄香温习C、五子登科D、孟母断机26、“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27、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28、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史记中的()A、儒林列传B、孔子世家C、孟子寻卿列传D、商君列传29、下列乐器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A、号钟B、编钟C、绕梁D、焦尾30、下列故事不是出自聊斋志异的是:()A、画皮B、聂小倩C、促织D、白蛇传31、田园诗人陶渊明仕途中最后一个官职是:()A、州祭酒B、县令C、参军D、督邮32、“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3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作为收字和注释的对象。A、小纂B、大纂C、隶书D、真书34、被称为“白石道人”的宋代文人是()A、苏轼B、黄庭坚C、姜夔D、周密35、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菊B、梅C、竹D、松36、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老子37、在上古社会,古人把“五音”与“五方”、“五行”相配。请问:“五音”中的“商”与“五行”中的哪一行相配?()A、木B、金C、水D、土38、“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出自史记中的()A、淮阴侯列传B、苏秦列传C、商君列传D、伯夷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