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doc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doc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doc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多读书。梁启超曾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说到: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而读书习惯的养成实在有赖于多读书。梁氏读书数量极多,涉猎范围极广,我们且不说他宽泛的治学方向和大量的学术名著单只看他的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便可略知一二。此书目经、史、子、集丛书等共四册,几乎涵盖了国学的各个方面,其中也不乏翻译作品。据这部书目记载,许多书中都有他的手批和跋记,内容或记心得,或评点本书,或述得书经过。书内多有:年月读书一过,年月再读等等字样。甚至有年月病中读书一过等句子,可见他读书用力之勤。在他的藏书中,固然有旧式文人学者常备的四书五经、历代文人文集等国学经典,也有一些常人想象不到的杂书,比如广西常备军步队第一标规程。 第二,会读书。梁启超不仅读的书多,同时也极善于读书。他在治国学杂话里指出: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这是就阅读的范围来说。具体到一部书,也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一书中,梁氏提出读史的方式,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一种是解剖式。他对这两种方式同样重视:单有鸟瞰,没有解剖,不能有圆满的结果;单有解剖,没有鸟瞰,亦不能得良好的途径。二者不可偏废。 一般来说,他的读书,一次只注意一个方面。他说:读一书,专取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最初的方法,顶好是指定一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另换范围,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 第三,勤学习,并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梁启超做学问讲究方法,读书学习亦如是。他极倡做读书笔记,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明确提出: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他接着写到: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办法。他自己无论精读还是泛读均做笔记只不过方式略有不同而已。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人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抄录的也俟读完再抄,当时勿窒其机。 另外,梁启超也主张背诵。他在开出的国学入门书要目中,有好几处写有希望熟读成诵字样,并意味深长地写道: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用得着。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在此。 第四,读书学习要心态端正。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梁启超提出了两件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该注意的事情:一是不要为因袭的传统的思想所蔽。他进一步说道:我们对于前人的话,应当充分估量其价值,对则从之,不对则加以补充或换一个方面去观察。遇有修正的必要的时候,无论是怎样有名的前人所讲亦当加以修正。这是说不要迷信古人,不要盲从权威。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见解,发明新思想,而不至于在先哲面前望而却步,畏缩不前。 另一件要注意的事是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梁启超很严肃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自己做学问时就竭力避免。这从他的学术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不难发现。在此书中,他基本上是公允地评价了有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学者,尽管有些人的学术、风格他可能不赞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老师康有为也是同样如此。 梁启超所做学问,以传统文史哲为主。他以博大精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