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忽必烈改制巧建结构自学导引一、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在_即汗位,建年号“_”。他的_成为一份立志变通创新的宣言。2.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为“_”,次年确定以燕京(今北京)为元大都。忽必烈就是实现全国统一的_,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期与物以更新”,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答案:1.开平中统即位诏2.大元元世祖二、汉法与旧俗之争1.原因:蒙古野蛮落后的习俗,给中原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严重阻碍了_。2.表现:(1)忽必烈严厉禁止_。在攻打_时,以布帛为旗帜,上书禁止杀掠的命令;兵临南宋,使_得以“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2)粉碎顽固派的挑战:打败了西北藩王和_的叛乱。(3)废除州县官_、释放大批奴隶。3.结果:确立了“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重用汉人,取得了_与旧俗之争的胜利。答案:1.社会的发展2.(1)屠城大理临安(2)阿里不哥(3)世袭3.汉法三、政体更新1.方案:“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2.主要内容(1)在中央:设置中书省、_、_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_,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总领全国_,御史台负责_。此外设宣政院,管理全国_和_地区,_正式列入中国版图。(2)地方上:设置_,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首次在澎湖设_,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他还亲自选派_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3)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_。(4)为巩固统一、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还在全国设_,建立_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来往使臣生活所需及交通工具。3.影响: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地遏制了_,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_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2.(1)枢密院御史台行政机关军事纠察百官宗教事务西藏藏族地区(2)行中书省巡检司赛典赤赡思丁(3)废除世袭(4)通政院驿站3.割据势力多民族四、转变立国之本1.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标志:忽必烈颁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确定以农桑立国的方针。2.措施(1)忽必烈多次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_;他还把_的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_,为保护、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2)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制定并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并且把_作为察举赏罚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其中主要有:指示各路安抚使选任劝农官,后来在中央设_,专掌全国农桑水利。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各级_官员须负责水利,州县正官每年十月巡视境内蝗灾。颁布“_”,对农村种植经营方面的一应大小事宜,作了极其周密详尽的规定。(3)诏令大司农司参稽古今农书,编成农桑辑要。答案:2.(1)牧场黄河南北屯田(2)农桑兴废大司农司正职农桑之制3.影响(1)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忽必烈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2)忽必烈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改革初期便使社会经济全面复苏。(3)在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边远地区开发管理、促进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颇有建树。(4)最终,在中原文明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能力提升想一想忽必烈立志变通创新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什么是汉法?什么是旧俗?议一议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想一想读元史地理志中所述材料,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想一想蒙古葬俗习惯平地深埋,无地面标志,张家口北元贵族墓的形状与中原地区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文化内涵?想一想如何评价忽必烈既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想一想读长春真人西游记,思考一下,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想一想从元史记载的史料中,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议一议元典章和元史中的材料反映出哪些问题?想一想导致农桑辑要和元史中记载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想一想:良好的教育;对唐太宗开创太平盛世的向往;个人阅历以及中原文化的先进等。想一想:汉法: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封建文化。旧俗: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议一议:实质: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与奴隶社会制度的斗争。说明先进的事物必将取代落后的事物;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进行的。读一读:反映了蒙古统一全国后,疆域辽阔,对全国的控制加强。看一看:此墓的墓门向南,是一座呈方形的砖空墓。反映了墓主本人热爱中原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汉化的体现。想一想:反映出接受汉族的先进文明,追求社会进步,又不忘蒙古渊源的心态,既进步又不彻底。读一读: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想一想:忽必烈重视农业,开垦荒地,种植桑麻。议一议:转变立国之本,农桑立国方针的确立以及造成的影响。想一想:以农桑立国方针的确立;统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典例导析【典例1】 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除丞相,设三司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史实的能力。a、c两项是清朝的措施,d项是明朝的措施,故排除。答案:b【典例2】 阅读下列元朝初年情况的材料:材料一:自太祖西征之后,仓廪府库,无斗粟尺帛,而中使别迭等咸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杀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 宋子桢耶律楚材神道碑材料二: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用哉?”元史耶律楚材传材料三:西北藩王遣使责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高智耀传材料四: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许衡鲁斋遗书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蒙古统治者后来采纳了谁的建议?(2)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就什么问题进行争论的?各自的依据是什么?(3)对上述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4)材料反映了元朝建立前后的什么历史现象?上述哪种观点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什么?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前三问主要从材料中获取答案。参考答案:(1)要不要采用汉族先进的制度。耶律楚材的建议。(2)旧俗与汉法之争。材料三认为本朝旧俗与汉法异;材料四认为夏、魏、辽、金行汉法可以长久,其他不能施用汉法者皆乱亡。(3)相同之处是反对采用汉法;不同之处在于材料一主张把新征服的地区变成牧地,材料三主张“留汉地,建都邑城郭”。(4)反映了元朝建立前后围绕是否采用汉法问题展开的争论。采用汉法。这在当时是进步的,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需要的。思维启示精确掌握基本史实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前提。新课标注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案例即体现了新课标这一理念。从结合所学知识出发,提出一个新问题,目的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发散 【发散点1】 从元朝民族分治政策上理解政权的性质。【发散点2】 元朝以农桑立国的国策。答案:1.元朝建立后,为了确保蒙古族的特权和利益,确立了四等人制,从政治待遇(为官)、法律地位、经济负担等各方面强制推行民族压迫、民族分化政策。在推行民族分化的同时,为了巩固各地的统治,又特别注意拉拢和利用各民族的上层人物。因此,其政权的性质便是以蒙古贵族为首,包括各民族上层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劳动者的联合专政。2.农业是古代起决定性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泉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门卫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苗语口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苗族养蛊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配料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骑车安全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钳工考试题及答案多选
- 青海高三联考试题及答案
- 青霉素皮试考试题及答案
- 玉露香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 校园方责任保险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军工计价管理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 高中生物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模拟题含答案(附解析)
- 供应商物流管理办法规定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解读 2
- JJG 264-2025谷物容重器检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