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巧学精练.doc_第1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巧学精练.doc_第2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巧学精练.doc_第3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巧学精练.doc_第4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巧学精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家教网 伴您快乐成长杜甫诗三首巧学精练一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其不同类的一项(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 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 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阅读下面唐诗,完成57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B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C第三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纯朴的山中。6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有几幅画面,请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描写了六幅秋山晚景图 B描写了五幅秋山晚景图C描写了四幅秋山晚景图 D描写了三幅秋山晚景图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试卷答案: 1B (无拟人)2C 3C 4B 5D (非春景)6B 7A杜甫诗三首巧学精练二1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阅读书愤,回答2、3题。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对这首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愤” 的“书”作动词,书写。标题意为书写一腔悲愤。B“早岁”即“早年”,指诗人的青壮年时期。C这是一首七律,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工整。D“谁堪伯仲间”是说谁能写出像出师表那样的名篇呢?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是对现在的慨叹,后句是早岁的豪情,构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B第二联回忆两次不寻常的战争经历,是对“气如山” 的具体描写。C第三联诗意悲凉,一个“空自许” 的“空”字,包含多少人生的悔恨与沮丧。D全诗由慷慨到苍凉,沉郁顿挫,声情激越,愤慨之情充溢其间。阅读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回答4、5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4选出对诗句解释不合理的一项( )A“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元稹与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在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B“幢幢”是指昏暗不明的样子,“残灯”是说灯失去了光焰,作者在此暗示了自己的心境。C“谪九江”是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事,可见此诗是在琵琶行之前写的。D“暗风”和“寒窗” 只是交待了写这首诗时的自然景色的时间特征。5选出对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残”、“暗”、“寒”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作者以哀景写哀情,情与景融为一体。B“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传神,白居易曾写有“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说明此次白居易是在病重时接到这个消息的,且非常吃惊。C“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是作者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听到白居易被贬之事后的复杂情感,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听了琵琶声之后,写出了“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D本诗情景交融,形神俱有,诗味隽永,耐人咀嚼。阅读刘禹锡石头城,回答6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归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6选出解说不合理的一项( )A“石头城”即今天的南京市,六朝时均建都于此,称之为“金陵”,由此可推断石头城为怀古之作。B“空城”的空给人冷落荒凉之感,“寂寞回”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这里指“潮水”。C三、四句中“女墙”指较矮的城垛,这两句描述了淮水东边的月亮曾经照过非常荒凉的古城,今夜又照在久已残破的古城上,通过比较说明昔不如今。D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到带有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7、8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十四字,写作者寻觅排遣愁的景色,遇到的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半阕写词人无法排遣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苦况。B上半阕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C下半阕写黄花堆积,自己无心去采摘,细雨打着梧桐,无心去听,有如朱自清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孤寂的心情。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含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阅读辛弃疾鹧鸪天回答9、10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9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鹧鸪天又名千叶莲、于中好等,是词牌的名称,双调,按字数多少有人把它作为小令。B上半阕中,“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在点染早春的乡村景象。C“斜日”是说晨辉斜照,“暮鸦” 即黄昏的乌鸦,一早一晚,另有情趣。D“城中桃李愁风雨”,用了拟人修辞格,“愁”字用得格外传神,意动用法。1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半阕是一首七言律,着意写景;词的下半阕由景及人,使词有生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