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陈旻 设计意图: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一篇文章,体裁为神话故事。我从孩子们以往学过的神话故事入手,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古开出来的天地是怎样的?”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走入盘古的内心世界,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通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感悟,来体会盘古的对宇宙的无私奉献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小班化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反馈正确认读13个词语。2.通过品味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3.结合第二段的教学,完成作业本第五题重点:抓住盘古是怎样开天地这一问题,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难点:通过理解感悟,体会盘古的对宇宙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过程:一、 神话激趣,导入新课1、看图说神话故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吗?这些神话故事你知道吗?课件出示:嫦娥奔月 哪吒闹海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板书:盘古开天地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古开出来的天地是怎样的?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同学们,课文预习过了吗?老师先检查一下。(1)课件出示词语混沌 猛烈 缓缓 一丈 逐渐 四肢 肌肤 滋润辽阔 血液 祖宗 宇宙 浑浊 蹬着地 奔流不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真不错)同学们知道“一丈”是多少吗?(3.3米)比我们的教室稍微高一点2、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课文主要讲了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就抡起斧头劈过去,他怕天地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后来,盘古死了,还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默读第一自然段1、 交流,相机理解“混沌”(模糊不清)2、 要是你是盘古,生活在这混沌、漆黑的宇宙中,会有什么感觉?预设:孤独、寂寞、受不了过度:所以盘古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开天地四、 学习第二自然段1、 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 大题。2、 集体交流投影反馈: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随机理解:混沌(就是轻重、清浊的东西混在一起)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近义词:慢慢 渐渐 缓缓师:同样是写“慢”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他这样写的目的是(是文章显得更生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盘古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写在第二段边上)3、引导朗读句子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1) 学习句子1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a. 句子对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哪个好,为什么?(抡、猛劈看出盘古用了很大的力气,看出劈开天地很难,动作演示“抡”与“拿”的区别)(评价:你真会读书。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b.师引读,盘古这一抡、一劈,轻重的东西分开了读 盘古这一抡、一劈,清浊的东西也分开了读师:盘古这一抡,一劈,还劈出了什么?(天地、光明)读五、学习第三自然段过度:天地分开后,盘古又做出了什么惊人的举动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也用一个成语概括。1、 交流、反馈板书:顶天立地(写在第三段的边上)出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起立表演说体会师:刚才同学就站一分钟就觉得手有点酸了,可盘古这样一站,站了多少年?(不知过了多少年)师:不知过了多少年,你猜可能是多少年?师:假如你就是盘古,一直就这样站着,你会觉得怎样?(麻木了、手脚失去了知觉)即使手脚麻木了,甚至失去了知觉,可盘古也没有放弃 直到天地逐渐形成,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引读:一年过去了,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百年过去了,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千年过去了,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万年过去了,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2、 师:同学们,透过一个“累”字,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盘古?(头发花白,筋疲力尽)盘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混沌世界充满了愤恨,对光明世界充满了憧憬。3、 练习朗读: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盘古,才有了我们光明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评价:同学们读的真投入,把一个活生生的盘古展现在我的眼前)六、学习第四自然段师:盘古开出来的天地是怎样呢?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 题连线题。2、投影反馈:交流: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在边上写上“中心句”3、指导朗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他的双眼,变成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同学们,这每一行的文字背后都藏着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你能从字里读出画来吗?(评价:听着同学们的朗读,刘老师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同学们,这就是水平。)4、欣赏“美丽的宇宙”图片师:同学们,想欣赏一下美丽的宇宙吗?这是光芒四射的太阳,这是皎洁的月光,这是辽阔的大地,这是奔流不息的江河,这是茂盛的森林,这是晶莹剔透的露珠。当我们欣赏这些美景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类的老祖宗盘古5、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的美丽的宇宙,(板书:身化万物)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份神奇的变化吧?(师生合作读)7、此时此刻,你想对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盘古说些什么?出示:盘古,我想对您说: 8、交流五、总结、升情1、引读中心句:a.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b.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光辉,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c.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八、布置作业1、完成生字抄写本第18课2、把盘古开天地讲给家人听。板书: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它围绕一个“变”字,先写天地的形成,而后着重写盘古运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开天辟地”。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要使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课时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设计理念: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一、回顾导入,讲述大意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10万8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生呢?谁能按顺序简单的讲讲这个神话故事?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3、你们讲的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故事。二、研读,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一)1、自由读2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指名读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板:创造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3、再读重点句,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二)第二节,边读边思考: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1)、出示:他见周围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猛劈师指导朗读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预设:从“渐渐、慢慢、缓缓”知道天分开很难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点红反义词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齐读句子。(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板:累1 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预设:我从“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知道他很累,因为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板书:顶天蹬地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指名上台表演。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问学生要不要休息?比较:同学们,你们刚才顶的仅仅是一分钟,盘古顶了多少时间?指名回答:(网上查)联系上下文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引读:真会读书,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读:一百年过去了,生读一万年过去了,生读一百万年过去了,生读盘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说(四)学习第四节1、天地终于成形,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这一倒,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同桌两人,一个读盘古的身体部位,一个接变成了什么?同桌互相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难怪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话1、盘古仅仅变成风云、花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指名说2、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老师把句式进行改变,咱们合作读,一起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师生分读。背下来3、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4、什么都没有的宇宙就是开头说的“混沌一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写下来。三升华感情拓展延伸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是的,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