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解析:选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开垦越来越多,井田制逐步被废弃,并最终瓦解。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分析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b管仲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d管仲改革增强了齐国的综合国力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的能力。管仲改革中推行“相地而衰征”,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这在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但并没有从法律上正式承认土地的私有制。3“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公开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c初税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结束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鲁国初税亩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增加了鲁国的财政收入,有效地实现了国家对私田的控制和管理。也标志着国家对私田合法性的承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度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萌芽。据此本题选b项,a项是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c项初税亩不涉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项战国时期井田制结束。4下列事件不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解析:选a。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四次改革或变法的性质。管仲改革发生于春秋初期,属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5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李悝、吴起等改革者的改革变法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改革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c发展封建经济 d.推动社会转型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改革变法的再认和把握能力。b表述错误,管仲改革只是维持原统治阶级的统治;c与d只是客观效果,错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有很强实力的诸侯国,管仲、李悝、吴起等改革者的改革变法主要目的就是富国强兵。所以a正确。6魏文侯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是()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b废除了井田制c破坏了井田制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管仲改革没有涉及;b项废除了井田制的表述不准确;d项表述不正确。7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 b“履亩而税”c“尽地力之教” d.“平籴法”解析:选d。要防止“谷贵”和“谷贱”这一物价起伏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只能与平抑物价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8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解析:选c。春秋时期的改革涉及经济层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战国时期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层面,这是两者的主要不同。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何访焉!”国语鲁语下材料二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谶焉。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对季康子主张的态度如何?(2)简释材料二中“初税亩”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回答。第(2)、(3)问考查“初税亩”实施的背景、含义、目的、后果,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作答。答案:(1)西周实行的井田制。反对按田亩多少征收田赋的方法。(2)含义:“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原因:周王室衰微,吏治败坏;私田大量出现;为增强鲁国的实力。(3)鲁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客观后果: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教材p15)提示:发生在公元前656年的“包茅之贡”是指齐国借天子之威集合诸侯对日益强大的楚国进行打击的历史事件,而最终以楚国屈服于齐国的压力向周天子进贡结束。这一史实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强大的诸侯借天子名义,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壮大自己,周天子也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以求生存。周王室衰微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教材p16)提示:井田制所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根据孟子对井田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就说明,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位于公田的周围,人们首先集体完成公田的耕作才能去耕作私田。统治者凭借这种土地制度剥削人民。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材p17)提示: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改革,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这就在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出现了父子兄弟晚睡早起、辛勤耕作而不怕劳苦的现象。【解析与探究】(教材p18p19)结合材料一、二,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西周比较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进步意义?提示:(1)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势力逐渐没落,政治经济权力的分配原则由原来单纯依靠血缘逐渐转向依靠对国家的贡献为主,旧贵族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局势动荡,旧制度逐步瓦解,西周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受到巨大的冲击。(2)新变化:西周时期,宗族国家合一,形成了依靠血缘宗法维持的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可以世袭权力。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使原来的政治制度受到冲击,贵族不能再单纯依靠世袭来分享国家权力,国家根据人的能力、学识、才干和功劳选拔任用官吏。(3)进步意义:由世袭官职到根据人的才能、功劳任用官员,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有才之士进入仕途,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自我测评】(教材p19)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转型?它们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与西周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周天子地位衰落,已不能控制诸侯,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加剧,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逐渐瓦解;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使用奴隶集体耕作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中,上古时期的社会制度逐渐瓦解,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度在社会的动荡中萌芽并在秦朝统一后确立,为后世所沿用。(2)变法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本国的实力,达到富国强兵,以求在残酷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中生存壮大。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有什么变化?提示:(1)历史影响: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变法国家的实力,打击了旧的贵族势力,瓦解了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企业全称2023综合报告:物理治疗器械企业长期价值评估
- 2025年餐饮业智能厨房设备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物联网成果鉴定报告: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 钢结构施工进度管理方案
- 污水处理站除臭与气味控制方案
- 医院信息化建设2025:电子病历系统优化与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报告
- 外墙保温工程合同风险防控
- 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技术2025年在智能穿戴设备制造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婴幼儿心理发展重点讲解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一章 总论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标签印刷工艺流程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单词汇总表(七年级至九年级全5册)
- 沙漠学全套课件
- 浪潮入职测评题库
-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投标方案(技术标)
-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聘用合同或任职证明正规范本(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