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如果、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是gis 乙是rs 丙是gis 甲是gpsa b c d2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a b c d解析第1题,、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是gis;、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说明乙为rs;、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说明丙是gps。正确答案是a。第2题,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答案1.a2.b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 kg,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据此回答34题。3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4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3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可用于监测水稻长势。第4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3.b4.b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56题。 图1图25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6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 800平方米 b增加了1 800平方米c增加了2 700平方米 d减少了2 700平方米解析第5题,根据遥感影像可知,甲地地势较低,上部冰川相对较多且有沿此向下流动的趋势,最可能的地形是山谷,a项正确;山脊和冲积扇地势较高、盆地中低周高,均不符合图示情况,b、c、d项错误。第6题,根据图中1973、2009年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可以计算出1973年冰川面积为9001816 200平方米,2009年冰川面积为90015 13 500平方米,则2009年比1973年减少了16 2003 5002 700平方米,d项正确。答案5.a6.d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a b c d解析第7题,交通运输中使用gps,可实时进行定位和导航,可进行车辆追踪、进行车辆合理调度,故可降低能耗,降低运营成本,故d错误。第8题,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而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是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答案7.d8.d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下图,回答910题。9利用图甲可以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10有关图乙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解析第9题,图甲为遥感影像,从图像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特征,有利于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第10题,车载导航仪借助gps实现精确定位,通过gis获得交通信息;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并能显示自然和人文等各种地理信息。答案9.a10.c11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图界面所示。据此判断该考察队()a向东南方向行进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1 000米c看到的植被多属于常绿硬叶林d19:07:58时所在地已是黑夜解析从gps接收机界面图上可以得到两次时间的位置信息。根据经纬网定位方法,可以判断考察队是向东南方向行进。行进的相对高度约为1 5321 309223(米)。由所在地区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因此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此时日期为6月15日,接近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因此19:07:58时为黄昏。答案a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和rs 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 drs和gis13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解析第12题,人口热力图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第13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布局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答案12.d13.c二、非选择题14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材料二下面是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特征,并由此区分_。(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枞树桦树松树草a b c d(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突出优点?(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依据材料一,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接近90%。材料二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反映了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答案(1)光谱植被类型(2)d(3)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4)垂直分异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发生分异15某出租车正在路边下客,车边突然出来一个男子,一手拿着雷管一手拿着打火机,要求司机下车。司机有些害怕,就下了车,随即报警。该男子把车开走后,110出动两辆警车开始紧急寻找。不久,民警按照出租车显示的gps轨迹,发现了出租车行驶方向。大约一小时后,民警将该男子抓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在gps汽车导航过程中,数据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如何传递的?(2)请描述警察抓捕抢车者的信息在gps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的传递过程。 (3)警察是如何抓捕抢车嫌犯的?答案(1)汽车中的gps用户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计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