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孰对孰错?史志坚 13081208摘要:环境伦理学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处于争论状态,这构成了环境伦理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环境正义论看来,它们共同的缺陷在于抽象性,脱离了现实。非人类中心主义将具体的人消融在自然之中,是一种抽象的自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超越群体利益差异与对立的抽象“类主体”,是一种人类乌托邦主义。环境问题必须与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得到好的解决。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传统伦理学,如所周知,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只是到了20世纪,随着生态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才出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一种关于人类与宇宙万物关系的伦理学说, 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伦理学说,是关于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关系的伦理学说,说到底,也就是关于人类应该如何对待非人类存在物的伦理学说。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源于人类目前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双方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价值中又隐含着各自观点的局限性。1、人之为人的不确定性价值追求和道德伦理都源于人性。完善的生态伦理原则应当是以人之为人作为保障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难以充分闪耀人性的光芒。“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只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伦理,是人类一种最底线的伦理,它并不能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担保人之为人; 它是关于人的生存的伦理学,但不是关于人的 完善的伦理学。”无论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仅将大自然存在物视为人类的工具和手段。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借助于自然存在物以满足自身的欲求。但是一旦人类将人对大自然的这种目的性的关系绝对化,并看做是构建生态伦理原则的基础,那么人类将在狭隘的局部观念下无原则地肆意利用并破坏自然存在物。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和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确实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但是仅因为人的自然存在而将人与自然视为平等的并以此建立生态伦理原则,这样的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显然,非人类中心主义是降低了人类的身份,使人类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资格和尊严。道德行为是区分人类与非人类的重要标志,道德本身是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就像康德所言,人为自然立法是自然的必然性,人为自身立法则是人的自由。如果将人类的道德生活等同于生物界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等同于生态学的规律,这一方面相当于承认自然存在物之间的互利共生行为也具有伦理或道德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将人类束缚在自然必然性之下,使人丧失了自由意志,将人类贬低为动物式的存在。2、生态伦理原则的非普遍化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是难以将生态伦理原则普遍化的。所谓人的利益是指人对自然存在物的欲求,它具有个体性的偏好,并受个体主观经验的支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可见,如果按照人类中心主义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先的观点,仅是从主观感觉经验出发去建立适合每一个人的普遍的生态伦理原则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人类中心主义本着从人的利益出发的原则,只是一味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自然对象给予道德关怀,而将其他的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自然对象排斥在外。这本身也是有悖于伦理道德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以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也同样是难以将生态伦理原则普遍化的。在大自然中,处处都有非人类生命的存在。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这些非人类生命打交道,这也就意味着非人类的大自然存在物随时都有被剥夺生命的危险。因为在好多情况下,人类不得不通过毁灭它们的生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是保全自己的性命。如果按照非人类中心主义将所有自然存在物都视为平等的观点,当人类的生存面对大自然灾害的威胁时,还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平等”,那么势必会造成人类的灭亡。在此种情况下,人类究竟是去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而去损害自己的生命,还是维护自己的生命去否定大自然存在物的价值,我们对此并不能获得一个普遍的可接受的答案,即便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依据提出质疑,并不代表要完全否定其价值观念,而是想要追求更加合理完善的生态伦理原则。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虽然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但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为构建完善的生态伦理原则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两种观点在冲突中互补,人们也正在努力试图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统一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要想做到既维护人类利益,又维护大自然存在物的利益,我们不得不在二者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而这一结合点便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的人的主体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带来的困难,更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汲取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能把内在价值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以持续性为发展目标,促使人类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真正为人与自然搭建了一座桥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胡锦涛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应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接纳和包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之上,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解决环境、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问题,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为维护终极目标人类的利益而努力”我们既要尊重大自然的客体价值,又要尊重人类的主体价值,将二者完美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为当代人及后代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参考文献:1曹孟勤; 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甘绍平; 我们需要何种生态伦理J; 哲学研究,2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教育培训支持承诺书7篇
- 雪花飘落冬日校园雪景描写14篇
- 学习自律议论文谈小学生如何养成好习惯(15篇)
- 2025年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商务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规与标准考试题库
- 井蛙成因150字7篇
- 物业管理合同条款及实务操作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知识题库真模拟
- 金融行业合规风险管理案例
- 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考试题库:医保知识竞赛试题及解析
- 5.申恒梅-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评价及异常数据判定
- 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样式)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电费保证金协议书范文范本
-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课件2
- 《精神病学》考试题库完整
- 自锁现象与摩擦角
- 十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 谢孟媛中级文法讲义
- 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申请书 带拼音
- 动火证模板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