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doc_第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doc_第2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doc_第3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doc_第4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初探 扬中市实验小学 魏建华摘要:随着2020年我国高考全面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仅掂量掂量北京市2017中高考改革关键信息“文理不分科”、“加强文化积累”、“覆盖知识全面”等词组的分量,就足以让我们一线小学教师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率先思考起来,行动起来。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积极的人生阅历,开拓全新的阅读视野和人生视野,无疑是最适宜的做法。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丰富文化底蕴和人生阅历?为此笔者通过课内引导;课外补充;读中运用等策略,让学生积累储备知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读书方法;更让学生站在搭建平台的“正中央”展现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经典阅读 深阅读 诵 博 活前言 曾有人预言:随着多媒体、流媒体;博客、电子小说等介入我们的生活,要不了多久,报社、出版社甚者我们看了几十年的“新闻联播”等传统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物将逐渐消退甚者消亡。因为我们迈进了“浅阅读”时代、“读图时代”、“动漫时代 ”,这是文化工业进化的一种必然。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一个只会“浅阅读”的民族更是可怕的!长久以往,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失去的将是民族的根,民族的神,民族的信仰与支撑。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它三国的没落与衰亡,它们的衰亡归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没落。 要知道,在这些言论之外,早有人也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实知识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理解与领悟后方可掌握,而阅读、钻研学问正是这样的过程,虽然艰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后却别有一番滋味。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在当今世界,也有很多文坛巨匠和仁人志士,他们用阅读看遍世界,用阅读了解古今。因此,阅读应该继续成为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窗口。更因为随着2020年我国高考全面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仅掂量北京市2017中高考改革关键信息“文理不分科”、“加强文化积累”、“覆盖知识全面”等词组的分量,就足以让我们一线小学教师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率先思考起来,行动起来。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积极的人生阅历,开拓全新的阅读视野和人生视野,无疑是最适宜的做法。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丰富文化底蕴和人生阅历?为此笔者通过课内引导;课外补充;读中运用等策略,让学生积累储备知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读书方法;更让学生站在搭建平台的“正中央”展现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因此,本文就当今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阐发,引导小学生明了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阅读策略的指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思考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势在必行。那么学生爱读什么的兴趣怎样,读书习惯怎样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海洋。笔者综合设计了一份“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并在我校一二年级中任意各选了3个班的孩子进行了客观题的调查。如下方图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的是内在的动力。可从调查的结果综合来看: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孩子也就敷衍了事地草草完成,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效果,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再加上阅读资源芜杂,读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学校社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仍需进一步落实、完善。课外阅读难见成效。2、 阅读目的及意义 随着铃声我走进教室,聆听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安徒生童话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节课主要围绕阅读丑小鸭一文展开。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的一番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重温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丑小鸭,也许你早已读过,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的收获;看看今天你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感动。” 在乡下美丽的景色中,我们就这样走进了丑小鸭,时而为他命不平而皱眉,时而为他被挨打而叹气,时而为他无立身之地而难过地低下头,在静静地朗读中,在静静地期盼中,我们终于迎来了那温暖而美丽的春天。“忽然间他举起翅膀: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美丽极了;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我看到孩子们渐渐绽露微笑的脸,透射着惊喜的眼,随着丑小鸭的幸福而幸福,随着他的开心而开心,随着他的激动而激动,“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随着铃声的骤响,这节课结束了,孩子们纷纷拥出教室,但丑小鸭的故事却深深徘徊在我的心中。“只要你曾经在一只天鹅蛋里待过,就算你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是啊,只要你是一颗珍珠,即使被埋在了尘沙中,早晚也会因灿烂的光芒而被发现。一个人,不应该因环境的艰苦而悲观失望,唉声叹气,关键是你是否具有一颗高贵的心,一颗身处逆境百折不挠的恒心,一颗向着光明、向着理想永不放弃的信心,一颗不为世俗困顿而依然纯洁的平常心。安徒生,一个久经磨难、倍受打击而依然执著前行、怀揣梦想的作家,正如他所说“生活本身就是 童话故事”。他不是把心灵的一个角落留给幻梦,而是把整个身心都触入了那个瑰丽的童话世界。读安徒生,使我们收获更多,因此有人说: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可见,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引导和课外延伸。“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吕叔湘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行益于课外。”课外阅读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只凭课内的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的最重要的,最普遍的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如果能让孩子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丰富文化底蕴是高高的金字塔的话,那么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就是这座“金字塔”的第一块砖。三、课外阅读策略及方法初探正是透过这些课内外阅读指导课,我觉得:语文学习应该以诵读经典,广泛阅读,深阅读为主要策略;“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延循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结晶博览、诵读、精思、背诵,让学生厚积薄发。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亲近母语”为目标的小学课外阅读,基本抓住了母语教育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指导中,在内容的选择和“读法”的指导上,我尝试着以下几点做法:(1) 诵背诵精典古诗文,增加古文积淀。 “诵”即熟读成诵,是学生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的读书活动。中国古典文学,璀璨夺目。尤其是精典古诗文、名言警句,更以其短小精炼、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语言隽永、节奏分明、意境幽远而流芳百世。 仅以古诗文为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记忆力最强的时期。适时,适量地有计划地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能让学生从小初步领略我国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更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充实记忆库存,增加古文积淀,提高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古诗文辅导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课外阅读有别于课内阅读,学生的自主成分、主动意识更明显。课外阅读也是“阅读”,也应以“读”为主。朱光潜先生说:“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却是一件乐事。”辅导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味来,读在脑海里,记在心坎上。切忌教师包办,将优美的古诗文,“嚼”烂后再“吐”给学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允许有不理解的地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认识水平,对所读古诗文有“模糊认识”的成分,也不必强求他们理解得那么全面、透彻。(其实没必要,也不可能。) 当然,教师选择古诗文内容时,要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而定。低年级可选一些字少、顺口、悦耳、易记的古诗,如咏鹅、春晓、一去二三里等古诗。中年级可选一些有一定难度,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践能大致理解内容的古诗、宋词,如古诗鹿柴、望天门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游子吟、宋词李煜的虞美人、韦庄的菩萨蛮等。高年级选一些律诗和较短的宋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记忆为主,点拨为辅。精典古诗文,名言警句是汉语的精华和瑰宝,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有些内容,学生可能不太理解,但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先把它记下来,沉在脑海中,作为语言积累库存起来,待到将来他们的知识丰富了,认识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而教师只点拨其中的疑难字词,相关诗人、作者作诗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读、去背、去嚼、去品、去赏。3、归类整理,融会贯通。学生脑海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所记古诗文分类记忆,新旧渗透,融会贯通。例如,引导学生将所记古诗词按季节归类(描写春天的春晓、清明、忆江南等;初夏的小池等;还有秋天、冬天等类);按作者归类(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按朝代归类(唐代、宋代等)。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又能加深记忆,并能使记忆库存形成一定“体系”,使得今后调用更加快捷、方便。 在老师有计划、合理地指导下,六年的课外阅读,学生一定能储备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增加古诗文积淀,并能形成一定的库存“体系”,终身受用。(2) 博博览群书,深读与浅读结合。 新课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语文学习,厚积薄发。“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吕淑湘先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像海绵吸水那样,博览群书。在广泛阅读的辅导中:1、“亲近母语”教材中提供的篇目。 我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开展同座合作,同学交流,对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作好记录,在阅读指导课上,由老师指导学生共同解决。2、学生感兴趣的篇目。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采用浏览、泛读的方法,多读一些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对于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故事类的读物,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不必对每一个细节都去深究。3、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不给每一节课结尾都划上“句号”,而是点个“逗号”,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他们追根溯源,开阔眼界,以一篇带多篇,进行群文阅读,广泛阅读。4、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只要学生捧书阅读,就时刻提醒学生,遇到好词、名言、警句、佳篇,要理解内涵,读思结合,精读成诵,作好笔记。例如读名人名言时,要在多读的基础上,背诵其原文内容,理解其内涵,品味其真谛。从而达到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博览”中,“读”仍是基础,贯穿始终。而这种“读”多为浏览、泛读、略读。教师只起方法指导、点拨疑难、培养兴趣的引路人的作用。(三)活激活兴趣,积极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也难以有效开展,达到理想效果。这样会使课外阅读显得被动。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活学生浓浓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仅有“量”的要求是不够的,假如没有激发孩子内在的对阅读的渴求,只靠外力的强迫是不能持久的。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持续地对阅读产生长久的兴趣只是一种理想,所以要让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能持续,我们得想更多的办法,为孩子搭建展现精彩的平台,让他们能站在舞台的、班级的正中央:1、秀秀我所读。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识字量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巩固学习过的生字,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交流课上,上半节让孩子分小组读一读课外读过的儿歌、小故事、小童话等。四人小组认为读对的就算过关,能获得一枚红花。下半节让各小组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面前朗读,并评为本周的阅读之星。这样,孩子的识字得到巩固。许多学生,入学前识字量很低,开始的时候无法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经过一个月后,自已就能朗读简单的儿歌,看到他们能流利地读出儿歌后高兴的样子,真让人感到欣慰。2、 赛赛读古诗。 中国古典的诗歌艺术水平极高,而又脍炙人口,有许多诗歌琅琅上口,是儿童诵读的好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校也把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诗歌印发给学生。笔者根据印发资料中的诗歌序号制作了一个表格,表中的“1、2、3”表示诗歌在资料中的序号,一张表格写一组的名单,选其中一位对朗读诗歌有兴趣的学生作为组长。本组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把自己背出来的诗歌背给组长听,组长做好记录。另一种方式就是老师利用课间,学生可随意到老师处背古诗,背过一首奖一枚印花,学生乐此不疲。3、 贴贴我的书。 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的阵地,笔者在教室的后墙创设了一个叫“我读书,我成长”的栏目,上面有全班同学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有一长栏,是作为贴资料片的。资料片也是以表格形式出现:每位同学读了一本书,就到老师处拿一张资料片,把自己看过和书的信息写下来,并贴在上面。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交流课就把自己看过和书带回来和同学分享,形成一个流动的“图书馆”,学生读书的书源丰富起来了。孩子们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极具竞争性,班上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同学的影响下,已经能阅读西游记、爱的教育、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4、 说说我所悟。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