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作业(鲁教版).doc_第1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作业(鲁教版).doc_第2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作业(鲁教版).doc_第3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作业(鲁教版).doc_第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作业(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青岛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答案1.c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地表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应为我国西南地区;为流水的侵蚀或溶蚀作用形成,为地下溶洞里的石柱,为沉积作用所形成;处岩层弯曲上拱,形成背斜构造,为内力作用所形成。第2题,页岩、砂岩和石灰岩都属于沉积岩,所以三者据先后顺序沉积,依次为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应在其所切穿的岩层之后形成,故花岗岩最后形成。b正确。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35题。3图中和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 b c d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 b c d5关于天坑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b岩层要致密坚硬,才能保持周围岩层的稳定而不塌陷c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d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这样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高度答案3.c4.b5.a解析第3题,是石钟乳,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第4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落水洞)部位。第5题,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六是地壳要抬升。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显然a“岩层要厚”没有“石灰岩”前提。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68题。6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 bc d7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 bc d8景观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答案6.a7.d8.b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第7题,由图示可知,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为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第8题,石钟乳、石笋、石柱主要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一词是岩溶地貌的代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下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读图回答910题。9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冰川运动 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淀积作用10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9.d10.d解析第9题,钙华天池是流水中ca(hco3)2的淀积作用形成的。第10题,水平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耕地不足,石漠化现象突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降水丰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土层薄,水土易流失地表干燥度大a b c d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结合四幅示意图分析可知,云贵高原形成初期,内力的隆起作用起主导作用;后期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形成云贵高原崎岖的地形起主导作用,所以c项正确。第12题,贵州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石灰岩地区土层薄,地势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所以a项正确。13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以下设想,根据设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毫米/年)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 5002 00020220.120.3湖北三峡中等1 0001 2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03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2)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补充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3)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答案(1)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石灰岩的溶蚀。(2)植被覆盖率高,加大下渗量,减弱了地表径流,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3)北方热量较差,降水较少;北方生物量少,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北方石灰岩分布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都比南方弱。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年降水量大、年平均气温高时,年溶蚀率就大。第(2)题,从甲图可以看出,植被覆盖率高,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高,这是因为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丰富的地下水促进了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坡度越大,水的下渗越少,地下岩溶地貌发育越差。第(3)题,桂林“山水”的形成是气候、生物、地形、岩石、水文等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方地区水热条件差、生物量少、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都比南方弱,所以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14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问题。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介于二者之间”。(1)喀斯特地貌为什么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最典型?(2)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3)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_,“流多浑浊”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文中“穿穴之流”是指_。答案(1)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率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2)岩石条件:原为海洋,沉积形成了大量的石灰岩,地壳活跃,升降明显;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