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 张居正改革 课时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 张居正改革 课时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 张居正改革 课时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c密切了满蒙关系 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解析:选b。呼和浩特城的修建,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2下列属于“内修守备”措施的是()加固长城操练兵马改善汉蒙关系起用名将加强互市往来a bc d解析:选c。注意切入点是“内修守备”, 属于“外示羁縻”的措施。3明朝实施的一条鞭法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阻碍作用c促进作用 d有正反两方面作用解析:选c。一条鞭法使得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以下对一条鞭法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各项赋税统一折合成白银征收b以土地和财产为标准征收赋税c合并各项赋税徭役分摊于田亩d把人丁税折成银两摊入田亩解析:选c。一条鞭法的精神实质是合并各项赋税徭役分摊于田亩。5一条鞭法的内容不包括()a田赋、力役、杂税合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 b“计亩征银”“以银代役”c取消人头税d取消里甲征收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解析:选c。一条鞭法没有取消人头税。6下列有关土地赋税制度,因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的是()方田均税法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a bc d解析:选d。王安石变法的方田均税法、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均因地主的反对而失败。7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措施相同的特征是()a改变现行的征收方式b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d对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解析:选d。三者的变法都对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8下列对“外示羁縻”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前提是“内修守备” b改善汉蒙关系c改善与葡萄牙的关系 d加强互市友好往来解析:选c。张居正改革与葡萄牙没有关系。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傅维鳞明书材料二 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于今受其赐。 魏源圣武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现象是怎样造成的?为此,张居正于1573年颁布了什么制度?(2)材料二是当时实行什么政策的结果?其中,这一政策的内在关系如何?(3)材料二中的政策的实施与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法律法规有何关系?解析: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考查考成法及其作用。第(2)问,考查“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政策。第(3)问,吏治的清明为各项改革奠定基础。答案:(1)张居正整顿吏治的结果。 考成法。(2)“外示羁縻,内修守备”。关系:“内修守备”为“外示羁縻”提供了巩固的后方及基础,“外示羁縻”又为“内修守备”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3)正是由于政府整顿吏治、实施考成法,提高了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加强了内阁的核心地位,为全面推行各项变法奠定了基础。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课中思考题】1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教材p50)提示:理解和认识挫折与磨难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在个人的成长中应如何面对挫折和磨难的考验,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这种考验的思考。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请思考,张居正实现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和平交往的秘诀是什么?(教材p52)提示:“内修守备”,操练兵马、加固长城,加强自身军事防御能力;“外示羁縻”,抓住时机,努力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鼓励民间交易。3请思考生齿、守备、田野、商贾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p52)提示:简言之,生齿即人口和牲畜,守备即边防守卫,田野即耕地,商贾即商业贸易。它们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明政府边防守备的加固和汉蒙关系的改善,为边疆人民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促使人口和牲畜繁衍生息,农耕区域扩大及双方贸易畅通和活跃,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状况。4你认为有利于实施一条鞭法的客观形势是什么?张居正发挥了什么作用?(教材p53)提示:一条鞭法作为赋役制度的改革早在嘉靖时期已在部分地区出现,但因触犯豪强地主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张居正提出“法贵宜民”、“不必强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湖广试行一年,进而向北方推广,最终挫败反对派,将一条鞭法定为正规赋役制度颁行全国。这充分显示了张居正作为政治家能够审时度势的智慧和迂回曲折达到目的的能力。5请思考,为什么一条鞭法发挥了如此神奇的作用?(教材p53)提示:一方面,因为新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农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因为简化征税手续,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和胥吏里甲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的额外负担。再次,以银代役、计亩征银的规定,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所以,一条鞭法的推行立见成效。6邹元标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教材p54)提示:邹元标态度的转变说明张居正的治国主张与改革确实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明王朝的统治,张居正改革时期,确为明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辉煌的时期。尤其是新政的经济改革效果明显,一条鞭法在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从另一个角度说,邹元标态度的转变恰恰是对张居正变法的肯定。【阅读与思考】(教材p55)阅读以上原始文献,判断其间是非曲直。提示:材料一指出:张居正为国家尽心竭力,得罪了很多人。朝中趋炎附势的官员不能公正地评价张居正的功过;张居正大权在握时,并没有为自己攫取什么利益;此时母老子幼,希望能为张居正的家属提供一些生存的条件。此条材料的评价和要求都是公允的。材料二是张居正的长子所述,强调了张居正为官清廉,当政时为了国家并没有趋利避害、明哲保身;深信对于张居正的功过,天下自有公论。此条材料也是公允的。材料三表明了神宗的虚伪和前后不一,神宗对于张居正的指责尽是诬陷不实之词,对于张居正家人的处置与先前承诺的“看顾先生的子孙”截然相反。【解析与探究】(教材p55p56)1根据材料一推算弘治年间大约有多少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这一数字比洪武初年少了多少?少掉的这部分土地到哪里去了?提示:材料一推算弘治年间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大约400多万顷。比洪武初年少了400万顷。少掉的土地主要是长期以来被地主豪强不断兼并和千方百计隐占而去了。2张居正清丈田地后,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增加了300万顷,但比明初洪武年间还少约100万顷。结合材料二、三,判断新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来自何方。是不是改小弓丈量“以求田多”,凭空捏造出来的?提示: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出,新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确实有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但也有一些是官吏改小弓丈量田地以求增加田额,凭空捏造出来的。但即使如此,仍比明初洪武年间还少约100万顷,由此可见,张居正清丈田地,只是清查出了一部分豪强地主隐瞒的田地。3张居正为什么能够在减轻小民负担的情况下,确保“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提示:因为张居正的新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使政府从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豪强手中增加了税收,相对而言,也就又使无地、少地的小民减轻了负担。【自测自评】(教材p56)张居正改革的哪些举措发生了深远影响,哪些举措死后毁于一旦?为什么?提示:(1)张居正改革中改善汉蒙关系以及一系列边防改革的措施,使汉蒙互市重开,边地汉蒙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不仅带来了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的和平交往,而且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条鞭法的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