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监控十大模板.doc_第1页
课堂教学监控十大模板.doc_第2页
课堂教学监控十大模板.doc_第3页
课堂教学监控十大模板.doc_第4页
课堂教学监控十大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堂教学10大操作模版提案:一、 标准教案模版昂立英语 学校课时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班级编号教学地点第 次课班级人数男: 女:教学时段学生年龄段: Lesson Type:Contents & Purposes:1.Sentences:新句学习内容: 新句学习目的:句子扩展内容: 句子扩展目的:2.Words:新词学习内容:新词学习目的:非新词学习内容: 非新词学习目的:3.Song/Chant:新教授歌曲或律动内容:新歌曲或律动学习目的:运用已学歌曲和律动内容:已学歌曲和律动学习目的: 4.语音或拼读:新的拼读规律学习内容:新的拼读规律学习目的:已学拼读规律学习内容:已学拼读规律学习目的:5.段落扩展: 新段落学习内容: 新段落学习目的: 已学段落学习内容: 已学段落学习目的:Difficult points:语音难点:理解难点:态度难点:情绪难点:Teaching tools1.已有教具使用和目的:2.自备道具和使用目的,竞争计分机制1.贯彻整堂课的奖励计分机制:2.在_(环节)使用: 在_(环节)使用:VI Teaching procedures:1、 Warming up:( m)1、 内容:2、 形式:2、Review and develop:( m)1、内容:2、形式:3、New sentences / text:( m)内容:步骤:A、新课导入: ( m)B、Input:( m)总:分:总:C、Practice:( m)1.句子一:1)难点发音:2)突破方法: 3)操练对象范围: 4)预计使用竞争机制:2.句子二:3.句子三:D、Output:( m)检查输出的形式: 3、 Fun time( m)选用歌曲:_ 选用律动:_使用形式:5. Pronunciation ( m)1.Input:2、Practice: 3、Output:6、Song or chant: ( m)1. Input:2.突破重难点发音词: 3. Practise:4.Output:7. Homework: VII板书设计:内容:目的:VIII课后小结:本次到课人数: 缺课学生(简说原因):标准教案模版填写说明与例表昂立英语 此处需要填写备课教师所在学校的城市名称。如:昂立英语 郑州 学校课时教案学校课时教案备课解释:备课是根据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方案的过程,就是模拟上课的过程,也是能否成功完成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姓名教师姓名须注明中文名+英文名,因为师生互叫英文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文学习环境。如果是代课,先写代课教师姓名,再写被代课教师姓名。授课日期班级编号教学地点第 次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看到第几次课就能说出该课的教学内容、何时该复习、该测试。班级人数男: 女:教学时段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会设置不同时长的课,如幼儿园有半个小时一节的课。对于不同时长的课我们安排的教学内容也不同。另外,不同时段的课采用的教学活动各不相同。例如,上午,下午和晚上所设置的课堂活动就有差异。10:00 12:00 学生年龄段:确定学生的年龄段便于老师实施分层教学和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及教学活动。班级编号解释:班级编号是一个班级各项信息的数字和字母编码,其中包括该班级学习课程+学习级别每周上课次数结班日期班级人数的具体信息。班级编号说明:1、 学习课程代码举例:昂立幼儿K;如昂立幼儿第二册标注为K2昂立少儿C;如昂立少儿第三册标注为K3剑桥CB;如剑桥一级上册标注为CB1A;剑桥二级下册标注为CB2B新概念N;新概念第一册第一学期标注为N1A;新概念第二册第二学期标注为N2B成人零起步A;如成人零起步第一册标注为A12、课程编号案例:昂立少儿二期班每周两次课,11月20日结业,20人。班级编号为C2-2-1120-20班级人数解释:班级人数是重要的教学信息,人数多少和男女生比例影响老师对游戏和课堂活动的选择。如:男女生比例如果失调那么就不适合进行男女生对抗的竞赛。男生过多的班级就需要老师在控制课堂纪律上做更多的设计。如本班男生18人,女生20人,班级人数栏填写为:18:20 Lesson Type: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把课的类型划为四种:第一类型(New Lesson)学习新教材的课;第二类型(Review Lesson)完善知识技能的课(即复习巩固、形成技能技巧);第三类型(Compositive)混合课(即在这种课上解决第一、二两种类型的课的任务,是我们现在最常采用的课型,既有新知识的学习也有对旧知识的回顾);第四类型(Test and public)检查和校正知识、技能的课.测验课。Contents & Purposes:Contents& Purposes包含:1.Sentences:新句学习内容:(如昂立幼、少儿是Fairy tale 板块;剑桥是Look and read、Listen and read等要求read的板块;新概念是Passage板块) 新句学习目的:一般是教授学生完整正确的朗读;句子扩展内容:(如昂立少儿是单元中的Magic Structure板块;新概念是Key Patterns) 句子扩展目的:一般可以设定成某个重点举行的运用能力培养等2.Words:新词学习内容:一般是新句子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词;新词学习目的:一般是要求学生能独立掌握新词的正确发音;非新词学习内容:一般是针对已经突破了发音的词汇进行认形和运用的扩展学习;如昂立幼、少儿单词本上中的单词都需要做到“三会“,(听,说,认)其他单词如:Magic structure,Talk show, Story DIY 里面出现的只要求“两会”(听、说) 非新词学习目的:一般要求学生能够认读单词并能实际运用3.Song/Chant:新教授歌曲或律动内容:写明需要教授的歌曲名或律动名,或者具体某一歌曲或律动的某一部分。本部分可以是为了帮助突破课文学习难点自创,也可以是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新歌曲或律动学习目的:一般是快速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运用已学歌曲和律动内容:写明在课堂进行过程要使用的歌曲或律动名;已学歌曲和律动学习目的:一般可以用于课堂习惯培养,课堂组织或者课堂游戏4.语音或拼读:新的拼读规律学习内容:写明设计的拼读词和共性的发音 (如昂立少儿的Funny Phonics板块)新的拼读规律学习目的:一般要求学生熟悉拼读词和并完全掌握共性发音音素的发音要点已学拼读规律学习内容:一个或多个发音规律的对比学习和综合应用已学拼读规律学习目的:灵活运用某个或某些发音规律拼读哪些生词5.段落扩展: 新段落学习内容:写明新扩展段落的设计内容和拓展词汇准备 如昂立少儿的Story DIY或Talk Show板块 新段落学习目的:打破词、句学习的固有情境,引导学生的自主成段组合和运用 已学段落学习内容:一般可以设计成为多个段落的情境整合和互换,需要老师设计好综合运用的段落内容和替换词; 已学段落学习目的:扩展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和目的解释:内容和目的顾名思义在这一项中既要有内容的交待,也要有目的的说明。教学内容就是我们的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一般分为语音、 词汇、交际用语以及课文及歌曲律动,直拼法教学等。教学目的就有着更广泛深刻的含义,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的来进行的。老师设计教学活动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学生也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作为这节课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关,也与学生的个性、能力、需要有关。老师需要结合语言知识(比如有些单词教学目的是三会)语言技能(重点句子教学目的是活用)、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习策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文化意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学语言就是学习文化)等方面对教学目的进行阐述。更重要的是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智力特点、学习成就以及个性、需要的不同,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的。Difficult points:语音难点:包括音素、音节和整句的发音理解难点:情景理解、句子结构理解、运用扩展的逻辑关系理解等态度难点:情绪难点:等重点和难点解释:重点(Key structures and words)和难点(Difficult Points)是很多老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下面将着重分析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的确立一般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同一教学篇章中多次出现的内容一般都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是受到教材和学生两个因素同时决定的,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个教学内容时难以完成的关键点。它有时会与重点一致,但多数情况是不同的。确定教学难点要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点确定教学难点。以昂立少儿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为例,对于句子的教学重点是对话“Yuyu! Lulu! Gugu! Here!”,不仅要求当堂课掌握原始情境中的句意和句子读音,还要求能够上升到应用于课堂点名应到的交际性语言。很明显教材把此处设计成为了教学重点,但是对于本句语音的学习和拓展使用而言,无论学习发音还是理解情境都不足以成为教学难点。而对于其他三句:There lived a mother pig. She had three piglets. They were very cute.。都是教学内容但不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只要求学生能够会读理解大致意思。然而从语音方面分析这三个句子中的“th、sh、v、r”等都是语音难点,加上句子相对“Yuyu! Lulu! Gugu! Here!”要复杂,因此成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但不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同时确定教学难点不要局限于通过评价知识本身的难易或者教授知识的难易而确定,有时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虽然发音不是教学难点,但在活用的过程中会遇到理解上的难点;有时学生适应某一个游戏的操作不是难点,但培养学生良好的游戏习惯却会成为教学难点。Teaching tools1.已有教具使用和目的:如:录音带用于课前带读,复习;2.自备道具和使用目的,如:某个绒毛公仔,用于某个情境创设的道具几根小木棍,用于突破sticks。教具解释教具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幻灯等,在昂立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直观教具的使用。因为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越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相反,如果教学语言不够规范、精炼,又没有在教学中创设语言情境,学生反而会越听越糊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竞争计分机制1.贯彻整堂课的奖励计分机制:2.在_(环节)使用: 在_(环节)使用:竞争计分机制解释竞争计分机制是活跃课堂气氛、调整课堂节奏、控制课堂纪律、辅助突破教学中难点的有效手段。合理利用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激发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如果竞争和计分的方式能够与本节课的新知识输入或操练内容紧密联系,更加能够推动加速教学效益。竞争计分机制作为备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老师注明使用哪种竞赛形式,如:“师生竞赛、左右竞赛、男女生竞赛、四对四、二对二、一对一等”。还需要注明预计给与的奖励形式。VI Teaching procedures:1、Warming up:(计划时间)4、 内容:本环节可渗透近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使热身环节能够起到巩固的作用,也能够将孩子涣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5、 形式:建议使用:Greetings, 歌曲律动,情景表演,竞赛,集体朗诵等2、Review and develop:(计划时间)1、内容:包含:a上节课学过的教学内容b从上节课重点教学内容中选择需要拓展的内容如:昂立少儿每个单元中的Magic structure, Talk show,Story DIY里的句型。2、形式:建议使用:Little Interpreter; 看图造句等复习阶段的目的:巩固、拓展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3、New sentences / text:(Time)内容:步骤:A、新课导入:这个环节是过渡性环节,可能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用互动讲故事,创设情境或者在新课中寻找学生熟悉的旧知识等方式引出新课,降低学生对新课的陌生感。B、Input:(time)让孩子饶有兴趣的、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输入足够的遍数是设计输入阶段最重要的原则。总:总体的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意思。整体Presentation(教师情表、教卡,手偶 )(总体输入新课文,让学生大致理解今天所学的内容,学生在感受语言时的情感是完整的,逻辑上是连贯的。如:老师将整节课教学内容表演一到两遍。让学生来猜测今天课文的情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基本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学生怎么编故事都要给予肯定及鼓励。)通过老师丰富的形体语言和非语言的形体手段,引导学员猜测学习内容的意思(1-2次)。老师再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听的内容上(3-5次)。分:先逐句进行输入,让孩子明确每句话的意思。(每句1-2次))再针对重难点音或者是词句进行高频率的反复输入(I do ,I say you guess,创设情境,利用教卡)每句话达到3-6次的输入量。分句输入的目的:1.让学生清晰每句话的明确意思2.建立动作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记忆。3.积累、模仿的需要,让学生听清每句话里难单词的发音,清楚地观察到老师发音的口型。为输出阶段作准备。总:建议形式:(Follow my gestures ,I say you do.等)达到3-6次的输入量。帮助学生把分散的情节再次集中,建立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这时学生已清楚每句话的含义,熟悉动作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能够进行情景表演。尤其是已经累积了足够的听音以及观察口形的量。)给学生足够的信心继续下面的环节。C、Practice (包括发音定位环节) :(time)提示:两个或两个以上语意连贯的非难点句无需分句列明操练方法,如:Yoyo, Lulu, Gugu! Here!1.句子一:1)难点发音(如该句没有难点发音此项省略):2)突破方法:注明选用的游戏,以及操作方式(如果本班第一次操作的游戏,请老师详细写明组织用语) 3)操练对象范围:可选用(全班: 组: 男女生: 个人:)请将各种操练对象范围结合,搭配使用并标明操练次数。 4)预计使用竞争机制:建议可在操练阶段使用的高频率游戏:Trick Game Magic fingers ; Wood man. 红绿灯2.句子二:3.句子三:。D、Output:(time)检查对象从面到点,检查内容从句子到段,由易到难。检查输出的形式:推荐使用的三种输出方式:面:I do you say. / You say you do. / Look at my mouth. / Numbers and sentences / Complete my sentence / Bomb Game.片:Dragon. 情景对话。点:Role play 4、Fun time(歌曲,律动等)目的:a.运用以前的歌曲律动一起来Have fun.b.预先听本节课要教的歌曲律动。选用歌曲:_ 选用律动:_使用形式:如:集体表演唱,分角色表演唱,同桌击掌集体朗诵,听音乐做游戏等5. Pronunciation (time)直拼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因此让学生多听多拼读、感受语音是最重要的。先让他们听,然后让他们会读,最后认得单词的词形。1.Input: 老师让孩子多听,找出发音规律。a、.逐个夸张的朗读发音词建议使用方法:(将发音词写在黑板上逐个字母指读;利用字母卡片拼读;让小朋友拿卡片代表不同字母游戏中老师指读。老师读教学生做字母操拼读。)b、.绕口令:建议使用方法:(老师示范并教孩子打拍子,学生给老师打拍子老师读。老师读并带领学生作动作)c、.总结规律:2、Practice: 建议使用方法:(利用字母卡片带学生拼读,老师做字母操带学生读,打拍子读,)3、Output:建议使用方法:1).分音节做口形学生连读音节成词。2).换字母认读。3).绕口令练习 4).击掌训练。6、Song or chant: (time)按照歌曲律动的教授流程来进行。这里给出了歌曲律动教学的流程,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歌曲的难易程度,以及这节课的教学计划)来选择是教完整首歌还是采取多次课滚动的方法教授。1. Input:建议使用方法: 1.输入3遍,学生只听不说(听录音,老师自唱自演。2.再输入3次,学生跟做动作(Follow my gestures, I sing you dance,Best performer)2.突破重难点发音词: 建议使用方法:Magic fingers, 红绿灯, wood man等3. Practise:建议使用方法:逐句跟唱(打拍子跟读); 利用竞争机制轮唱;小小配音师。4.Output:建议使用方法:学生唱老师做;学生唱学生做。Best performer。7. Homework: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用,并注明完成作业的相应奖励内容。建议作业形式:1.听录音:(时间) 家长签名。 2. 向亲朋好友展示所学内容 3.朗读生词本 4.与家长一起完成活动手册 5.抄写,造句(高年级) 6.预习新课(童话剧部分录音)7.录音教学等等VII板书设计:请老师将板书拍照贴在教案中并加以解释板书的设计思路,没有设备的请手绘板书并说明设计思路。内容:注:需要板书的文字内容一般是需要音形结合(认读)的内容。目的:可以用箭头方式分别指向目的说明的部分VIII课后小结:本次到课人数: 缺课学生(简说原因):课后小结解释:建议老师根据以下几项作为基本出发点来进行课后小结:1.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的说明。2.重难点突破的反思。3.课堂控制情况(气氛,纪律)。这三点需要老师写明发生的问题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如:a. 该完成四句话的教学内容但最后只完成了三句;b.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piglet”没有突破好,20%的学生完全不会说。60%的学生必须要老师提醒才能够说出;c. 这节课学生非常不活跃,不配合老师,对于老师设计的活动表现出乏味的情绪;d. 这节课学生情绪过于高涨,以至于教学过程一度被打断,无法进行下去。老师必须花很长的时间来控制纪律。4.问题的分析,设计恰当的解决方法。这一点是要求老师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并找出解决方法的。如:a. 教学内容没有完成的原因是这节课的重点太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选择好重点。解决方法是在下次课中加强复习环节的查漏补缺,精心设计新课加大新课突破效率;b. 本次课“piglets”没有突破好的原因是老师在进行输入的时候没有让学生累积足够的听和观察老师口形的经验。预计在下次课中对这个单词进行全班的集体高频操练;c. 本次课学生不积极,分析认为没有注重使用恰当的竞争机制或竞争机制执行不彻底,没有及时加分。下次课需要强调板书中的加分机制以便能够提醒执行;d. 本次课纪律混乱,因为班上男生比例大,却长时间使用分男女生计分的fast reaction的游戏操练,导致纪律失控。以后的课堂中要时刻注意学生情绪的合理宣泄,不宜过度兴奋。5.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要求老师将自己在课堂上对孩子们的某些要求或者约定持续有效地贯彻。如:上次课作业布置了预习好课文能当堂课读出几个新句子的孩子可以得到几颗金星星,本次课却忘了奖励预习得好的学生。下次课要当着全班奖励,以激励全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 教案评价计分模版操作流程:课前查1、教监中心根据各加盟学校课程表,对于有电子备课能力的学校,不定期于上课前24小时抽查某教师某次课教案,并于课前给予教师电话或网络反馈和课堂指导;2、有教务长的加盟学校,每周固定时间抽查所有教师的某一班级教案,并于课前给予教师面对面反馈和课堂指导;同时依据“教案评价量化标准”填充“教案评价计分表”,到月底将各老师得分数据综合统计到课后查部分的“教案评价计分表”;课后查1、 没有教务长的加盟学校,教监专员每个月月底定期收缴全体教师全部教案;按照每位教师每个班级每个月检查一篇的比例抽查上缴教案,结合普查应缴教案数量和实缴教案数量;并且依据“教案评价量化标准”填充“教案评价计分表”,每月8日之前将“教案评价计分表”和被抽查的教案实物(电子版或手写版均可)寄送到教监中心,同时将“教案评价计分表”和电子版教案抄送被评价的加盟学校并承担解释责任;2、 有教务长的学校,教务长教案检查工作同教监专员,将“教案评价计分表”和电子版教案抄送所在大区教监专员并承担解释责任;3、 教监中心每月月底从上缴到教监专员的教案中,按照各区教监专员数量和能力不同分别抽取10%40%到教监中心检查;同样依据“教案评价量化标准”填充“教案评价计分表”,每月8日之前将“教案评价计分表”和抽取的教案实物(电子版或手写版均可)寄送到加盟学校,同时将“教案评价计分表”和电子版教案抄送教监专员并承担解释责任;教案评价量化标准序号教案内容评价依据分值标准1教案要素信息(总分1分)具体要素信息参见标准教案信息要素在20项以上116-19项0.516项以下02教学内容设计的连贯性总分2教学内容重难点安排得当,对于上一次课没有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没有突破的教学难点在此单元提出解决,教案中有所体现;知识点的教授以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在教案中以予以体现,同一个班的连续教案中能体现知识点的自然过渡(比如前一单元输入单词的音,本单元进行音和形的结合。)2教学内容重难点安排得当,对于上一次课没有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没有突破的教学难点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但部分内容的衔接不流畅,知识准备考虑不够15教学内容重难点安排比较适当,有知识点的复现。1同一个班的前后教案缺乏相关性。05操练总分3操练内容具有层次性(点线面结合);操练方法具有适用性和多样性;操练对象点面结合。3操练方式灵活恰当,目的性强,但各类方式的实效性有待提高25操练方式恰当,搭配合理,描述不够精确2有操练方式的描述,但不够细致,少量内容欠准备1操练方法准备粗糙,没有考虑教学对象不同学习阶段学习需求053教师反思总分2.5有对重难点突破的效果、教学内容完成情况、课堂控制情况(气氛,纪律)、习惯培养问题等课堂要素的全面反思,而且针对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法;2.5对教学重难点突破效果进行了说明,并且对其它某些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2对教学各项因素做出来适当的反思,但都没有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15有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的总结,但其他层面反思欠缺1总结空泛,寥寥几个字054板书总分1.5排版合理,整体感强,字体规范美观,标点符号准确,示范性强; 目的明确,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完整(课本中的各大板块),图文并茂,奖励机制设巧妙1.5排版合理,教学内容完整(课本中的各大板块),图文结合,善用奖励机制.1版式欠整洁,板书目的不明确,内容不完整。0.5无0教案评价计分表使用说明1、 “教案实施时间”填写所有上交教案的最早实施时间至最晚实施时间;2、 “教案序号”要求依次填写抽查教案序号;3、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中文姓名;4、 “班级编号”填写被抽查教案“班级编号”的信息;5、 “单元序号”填写被抽查教案授课内容所属单元序号;6、 从“要素”往右至“板书”填写依据“教案评价量化标准”给被抽查教案的各单项评分;7、 “总分”填写从“要素”往右至“板书”共5项分数的总分;8、 “平均分”填写同一位教师当月所有被抽查教案总分的平均分;教案评价计分表例表学校名称:郑州昂立 教案实施时间: 2006 年 11月 1 日 2006 年 12 月1 日教案序号教师姓名班级编号 单元序号要素连贯性操练反思板书总分平均分1张美兰K2-1-0123-23Unit 50.5152.521757332张美兰C1-1-0130-15Unit81121163张美兰CB1A-2-1230-20Unit 101152525185三、 听课笔记模版听课记录表授课人地点时间 年 月 日课题听课人课型班号本期第_单元第_至_课时项目记录内容评价板书记录实际环 节及起止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记录随堂点评课堂详细评价 项目内容具体评价教师基本功1、发音标准,语音、语调地道2、课堂用语简明易懂,运用恰当。准确、适当使用英文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3、情表、手势、体态语灵活生动、准确达意4、板书、简笔画完整、精美,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运用恰当。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与公布的周计划相符,教学重点地把握准确2、教学重点的教授步骤完整、清晰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3、教学难点的教授方法得当,突破效果显著。4、各环节衔接自然、联系紧密、层层递进。课堂组织1、竞争机制设计和运用符合教学对象特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2、课堂气氛活跃,纪律控制方法多样。3、有意识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恰当、灵活。情感态度1、师生情感融洽、积极向上。2、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3、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对较弱学生运用恰当方法。总评和反馈我能学到我建议: 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听课笔记模版使用说明及实例:1. 表头项信息填写要求同标准教案2. 请听课教师在“板书记录”的表格中记录授课教师的实际板书(包括排版和内容)3. 请在“实际环节及起止时间”一列中填写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名称和该环节进行的起止时刻,作为评价教师各环节的设置是否得当的一个方面。4. 授课内容一列中填写该环节对应的主要内容,如本单元中的第二篇小段文、句型“Whose pen is it?”、课后练习第四题等等。5. 请听课教师于“教学方法与步骤记录”一列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填写:教师的引导步骤和学员的活动步骤。6. 请听课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及时根据该课堂的环节和内容进行评价,并填写在“课堂随评”一列中。7. 请听课教师在课后根据教学过程、课堂组织、情感态度进行详细评价,并填写在“具体评价列”对应的行中。8. 请在“我能学到”中填写您认为的该授课教师值得您学习的方面。9. 请在“我建议”中针对该节课和该教师的不足之处,给出一定的建议。10. 请在“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中结合理论知识和课堂实际,为自己今后的教学设定某一方面的目标或进行规划。听课记录表(实例)授课人Lisa/汪晓亚地点中关村三小202教室时间2006年11月27日课题Whose pen is it?听课人Leo/张美兰课型New Lesson班级编号CB1A-1-1208-16本期第_7_单元第_1_至_3_课时项目记录内容评价板书记录 标题Whose pen is it?花边)my pen=mine, your pen=yoursher pen=hers, his pen=his Group1 Group2 没有重点句型的体现。竞争机制在上课前就列出来了,但是在课堂上被教师忽略了,没有完整地操作。实际环节及起止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记录随堂点评warm-up(:)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教师带领孩子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逐渐变快,共做三遍。教师动作舒展、夸张,孩子模仿到位,效果较好。特别是在变速之后,孩子更聚精会神。review and develop(:)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请学生一个一个介绍自己的某一身体部位,可见上节课效果不错,孩子都能掌握身体部位的说法。但是本环节占用时间太长。lead-in(:)情景表演:借东西教师假装忘带笔了,向多位学生借,然后逐一归还,边还边问:Whose pen is it?自己答:Oh, Its hers, its Lilys.情景设置很自然,因为平时老师每节课都带笔,今天突然忘了,自然要借。用后归还,也很自然。建议可以借不同的文具,这样更真实一些。Presentation(9:35-9:45)名词性物主代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黑板上的内容:短语转换成名词性物主代词。共三遍。老师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对重要内容的音的输入的基础上来进行该内容的形的输入和操练,这样不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音和形的输入量也没有达到遍。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学生机械模仿,“=”可以帮助他们的理解,但不是很有效果。我也在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来教这一部分呢?Sentence:input(9:45-10:00)ChantWhose pen is it? It is my pen, its mine.Whose pencil is it? It is your pencil, its yours.教师带领学员跟着节拍进行说唱,第一遍教师示范,孩子们只听不说、第二遍教师说一句孩子复述一句。气氛热烈。教师和学生一起边打拍子,边朗读,整齐、由于前面没有对句子的读音的大量输入,孩子还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掌握这些信息,所以这里不能看成操练,而只能看成输入环节。Text: input(10:00-10:15)Ask and answer教师根据课文主图,一边朗读,一边解释。特别是讲道:“It is Anns bike.”的时候,向学生说明谁的东西在他的名字后面,加s。接着老师说一些人物名和文具用品称,孩子造短语。教师在遇到新的情况时“+s”如果能带上前面讲的情况一起归纳会更好。Sentence: Practice(10:1510:20)Game将文具的名词卡片发给举手且表现安静的孩子,各孩子持好卡片。教师问其他所有学生:“Whose pen is it?”,学生答“Its hers(/his)”。这里是对句型的操练,如果直接跟在句型的输入后面效果会更好。放在这里,流程不合理。而且,教师说要玩一个游戏,可是没有什么竞争机制,孩子们也是自发的举手。举卡片的孩子间没有竞争、回答得孩子中也没有运用竞争机制。 Sentence:practice(10:2010:30)课文part4,Exercise Part2让孩子分组进行对话练习,主要是朗读和替换练习。教师让孩子自由练习,教师则一一进行监听,纠正发音。Sentence:output(10:3010:35)Exercise Part1让学生连线,教师提问:Whose car/kite is it?全体学生回答主要由教师提问,孩子输出的内容比较少。如果提问也让一部分孩子来进行会更好,更容易对他们的知识操练效果进行输出和检查。Consolidation(10:3510:40)Part5 chant教师领同学说三遍Part5 chant,一遍比一遍快chant 主要训练孩子的韵律感,教师富有节奏的引导,非常利于孩子对单词韵音的体会Consolidation(10:40-10:45)实际应用:自由造句让学生自己拿东西对话这个环节有点乱,但是我觉得很好。就应当活学活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控课堂就行。Homework1. Exercise Part4中的短语一个写两遍2. 本单元句型whose is it?写一遍(翻译一遍)3. Listen to the tape作业布置得基本让孩子明白,当说到“Listen to the tape”的时候,有的孩子觉得不明确,不知道怎么听。建议教师把这些问题想在前面,比如可以要求孩子每天在早、晚各听15分钟,先听一遍,只听不说;再听一遍,跟着说,等等。课堂详细评价 项目内容具体评价教师基本功1、发音标准,语音、语调地道教师音色甜美,发音比较标准。但要注意特殊疑问句用降调。2、课堂用语简明易懂,运用恰当。准确、适当使用英文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英文课堂用语比较少,且不熟练。3、情表、手势、体态语灵活生动、准确达意情景表演逼真、生动。4、板书、简笔画完整、精美,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运用恰当。有板书,但是没有包括所有重点内容的展示,比如说重点的问句核答句。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与公布的周计划相符,教学重点地把握准确相符,教学重点的处理不清晰。2、教学重点的教授步骤完整、清晰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不够完整和清晰。3、教学难点的教授方法得当,突破效果显著。没有注意难点突破的层次性、递进性。4、各环节衔接自然、联系紧密、层层递进。各环节过渡突兀,几乎没有运用英文进行课堂管理。课堂组织1、竞争机制设计和运用符合教学对象特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授课老师有设置竞争机制的意识,但是课堂上一会儿记分,一会儿没有记分,到最后也没有进行评比,没有体现竞争机制的作用和优越性。2、课堂气氛活跃,纪律控制方法多样。气氛较好,但控制方法只限于教师用高音来发出指令。3、有意识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比较强调阅读的习惯。4、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恰当、灵活。没有课堂事故发生情感态度1、师生情感融洽、积极向上。作为一名听课的老师,我能感觉到孩子很喜欢授课老师,也比较配合老师,但有时会因为活动气氛过于热烈,不能很好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2、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孩子们比较喜欢上英语课,游戏也很带劲儿。但是,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技巧,让孩子觉得好玩,更要让孩子通过学习,发现自己一步一步在前进,从而获得成就感,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持久的兴趣。3、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对较弱学生运用恰当方法。Lisa老师的课堂十分热闹,大多数孩子参与其中,但部分程度低一些的孩子没有积极响应。老师由于忙于控制课堂纪律,因此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总评和反馈我能学到用丰富的表情和巧妙的课堂情景设置来对孩子进行知识的整体呈现。课上、课下要和孩子积极交流,和蔼可亲的老师容易让孩子接受,这样才能让他们接受老师的教学。我建议老师遵循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参考标准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另外,如果在学期开始时就给孩子们制定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制定课堂纪律会更好一些。这样可以让他们熟悉英文的课堂管理用语,这样在课堂上,每一步教学过程的衔接就会变得自然,也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英文的氛围。对于课堂气氛过热的情况,我建议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第一,教师故意小声说些指令或短故事,并做出夸张的表情,孩子们这个时候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的面孔上来。这样可以起到聚神的作用。第二,如果课堂已经乱了,极难控制,可以马上进行简单听写的环节。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注重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层层递进地输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操练。 对课堂上的板书、竞争机制和游戏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孩子进行自觉、有序、目的明确的活动。四、 听课笔记评价计分表模版听课笔记评价计分表使用说明:1、 笔记的要素,目的是检查教师完成笔记的情况以及考察教师听课态度,请教务长根据该教师当堂课的听课笔记填写评价表。2、 听课随评,目的是一方面考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考察听课教师对他人的评价能力3、 细则评价,目的是考察听课教师的自省能力4、 总评,是考察听课教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了解该教师通过听课后对自己进一步的了解和规划。5、 请教务长对各位教师进行横向比较后填写分值。听课笔记评价标准项目标准分值笔记的要素(2)所有项目都有记录,信息准确详细,课堂流程记录完整23/4的听课记录表内容都很详细,整体看只有少量记录不明晰15都有记录,但记录不完整,普遍比较省略1大部分记录不完整05听课随评(3)内容丰富,评价中肯并且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提炼教研课题3点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结合自身教学上升到理论常识的思考25点评内容比较丰富,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发现优点2有一些随评,对部分课堂现象能进行分析1.5随评简单,评价只停留在表面的课堂现象1细则评价(3)思考深入,能够结合课堂现象找到学习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够结合提供的评价内容找到对应的课堂现象并且评价准确25评价丰富,但评价只能停留在现象,有少量不适当评价2有较多的评价,但内容空泛,没有对应的课堂现象和自己的思考15细则评价缺失或者言之无物,1总评(2)有整体概括能力,能够从众多课堂现象中提炼出与自身实际教学思考相联系的部分,并结合相应理论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和原则2评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分析准确但欠缺原则的提炼15评价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但只能说现象没有分析1评价空洞,内容简单05听课笔记评价计分表序号听课教师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