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的外销宋元时期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广博浩瀚为世界仅见,是古代文明的典范。宋元两代我国制瓷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窑场林立,名窑辈出。随着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瓷器作为主要贸易品,运销海外,赢得了亚非人民的赞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制瓷技术也开始大规模向外传播。长期以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陶瓷之路被丝绸之路所取代,但陶瓷的工艺特点、艺术价值、运输方式,特别是陶瓷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丝绸文化所不能涵盖。全国各窑口的陶瓷通过水陆联运,转长江出海,到宁波、泉州、或由闽江水系出海到福州、泉州、厦门;或由珠江水系到广州、澳门,经东海到日本、北美;经南海到东南亚,绕马六甲海峡西达非洲、欧洲。陆海比较,陆路主要靠马车、骆驼运输,运量小,易破碎,难以形成大的经济规模;海路主要是舟船、商舶,运量大,不易碎,成为关税的主要来源。以海运为特征,陶瓷之路逐步形成。宋元时期我国运销海外的瓷器品种很多,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产品品种。其中越窑青瓷、耀州窑系青瓷、龙泉窑系青瓷,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的青白瓷等品种深受喜爱,出口量很大。此外,象磁州窑系彩绘瓷器,建窑系黑釉窑变碗以及元代青花瓷器等也都有出土。从海外考古发现来看,不同品种瓷器畅销区域也有所不同,青瓷、青白瓷几乎遍及亚洲各地乃至非洲东海岸,但建窑系各式窑变黑釉碗就多见于日本、朝鲜这样茶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而元代青花瓷器则在西亚阿拉伯地区有惊人的发现,仅土耳其的托普卡普撒莱博物馆和伊朗的德黑兰考古学博物馆两家所收藏的元青花就有约二百件,这个数字对中国这个元青花瓷器的原产地来说也是惊人的。宋元时期外销瓷的产地比起唐代末明显增多,生产外销瓷的窑场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八大窑系中的一般民窑,以生产内销瓷为主,兼烧一些外销瓷,比如属于越窑系统的上林湖窑、上虞窑,属于耀州窑系的耀州黄堡窑以及河南诸青瓷窑场,龙泉窑系诸窑场,江西景德镇等诸青白瓷窑场等。再一种是专门生产外销瓷或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窑场,这类窑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它们的大量兴起源于瓷器的大量外销,而其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则主要与外销瓷的运输方式有关。我国瓷器的外销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陆路,一是海路。陆路即所谓“丝绸之路”,这条路至迟汉代已经存在,它以长安(今西安)为出发点,向东可延伸至朝鲜、日本;向西出河西走廊,经天山南北两路跨葱岭可到中亚地区,再向西可到西亚阿拉伯地区乃至地中海东岸和东北非洲的埃及;向南从云南过横断山脉可至缅甸、泰国以及中南半岛和印巴次大陆。海路主要是从中国长江以南诸港口出海,向东到日本,东南到菲律宾群岛,向南经南中国海可到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再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可至印度洋,航行可达印度、阿拉伯地区直至非洲东海岸。这条海路被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又以其载货多为瓷器,也称“陶瓷之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用瓷数量激增,仅靠龙泉、景德镇等窑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瓷器在运销过程中容易破碎,为避免陆路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以降低成本,入宋以后,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沿海地区外销瓷窑场应运而生,广州、泉州、宁波等地纷纷设立瓷窑,尤以泉州最为集中。从福建北部的浦城、松溪、政和,直到围绕泉州港的福清、仙游、南安、同安、莆田等地都建立了瓷窑。广东地区建立瓷窑的有广州、潮安、惠阳、南海、佛山、三水、新会、番禺、东兴等处。这些瓷窑既烧青白瓷,也烧青瓷,其造型、纹饰与釉色均仿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各国出土的宋元瓷器中,除景德镇和龙泉窑外,很多是福建、广东地区的产品。宋元时期,中国瓷器外销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伴随着外销瓷的出口,中国的陶瓷技术特别是制瓷技术也传到了外国。外销瓷在运销地区价格昂贵,而且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而仿造中国瓷器便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在宋元时期及以前,主要范围是亚洲地区,先是东亚的朝鲜、日本,渐次至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海岸的埃及等国家。宋元时期是我国制瓷技术大规模外传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后来的明清两代,中国制瓷技术更是传遍了亚洲,后又传至欧洲。瓷器的制作技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如前所述,我国宋元时期陶瓷器外销的规模比起唐代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外销瓷的品种多、数量大,与之相适应,制瓷技术也开始正式外传。中国外销瓷器之所以在宋元时期大发展,主要根源于下面几条原因。1、中国制瓷业的迅猛发展,为宋元陶瓷的大量外销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宋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出现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相应发展起来。此时的瓷器生产,由于民间瓷窑的纷纷建立,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宋代瓷窑数与唐代比是成倍增长,特别是今福建、浙江、江西、广东一带相当密集。瓷器生产进入了一个百花争艳的蓬勃发展时期,瓷器质量精良、价廉物美,为外销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2、宋元两代政府都鼓励官民海外贸易,直接促进了外销瓷的大发展。宋元时期政府重视海外贸易,都设有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设广州市舶司,后又陆续在杭州(989年)、明州(999年)设立市舶司。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又设泉州市舶司。对外贸易港口逐渐增多。宋政府还派遣使臣开拓海外贸易。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太宗雍熙四年(987年)曾遣内侍八人贵救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外诸国,每纲贵空名诏书二道,于所至处分发,目的是邀请海外商户来华通商。南宋时疆土日整,财政匾乏。为增加税收以助国用,故奖励海外贸易。据宋会要辑稿,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赵构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绍兴十六年(1146年)他又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说明南宋王朝仍注意对外贸易。蒙古贵族建立元朝以后,也致力于海外贸易,沿袭宋代旧制,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元史唆都传记载:“帝(忽必烈)以江南既定将事于海外,升(唆都)左承行省泉州,招谕南夷诸国。”元政府还鼓励海外商人自由贸易。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碧者,可因蕃舶诸人,宣布联意;诚能来朝,联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除了上述两方面主要原因外,宋元瓷器大量外销还与其它一些因素有关。宋元时期我国造船业很发达。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描述了广东制造的远洋海舶:“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泵酿酒其中,置生死于度外。径入阻碧,非复人世。”的确这些不优浪而优浅的大舶异常坚固,履鲸波似闲庭信步。同时,罗盘针的使用也是宋代航海技术的新飞跃。南宋政府为防止铜钱外流,曾在1218年下令禁止用金、银、铜钱与外国人贸易,凡外贸皆以绢帛绵绮和瓷器为代价。瓷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客观上刺激了瓷器的发展和外销。总之,宋元时期由于陶瓷业的发展,造船技术的先进,指南针的应用,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政府又采取了奖励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培训知识培训课件
- 买车按揭贷款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报告:江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保护研究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控制与微电网电力系统稳定性保障措施优化策略报告
- 2025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与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志成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与施工简易合同
- 商业空间全包装修合同品牌形象设计与施工执行
- 高校与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与成果转化协议
- 商场扣点租赁合同范本:包含租金支付及账目核对流程
- 课堂高效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高考熟词生义解密(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北京专用)挖空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6届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静电场及其应用(含答案)
- 检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采购管理大师谢勤龙讲义《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多多与解决之道》
- 国企招聘笔试题及答案-投资专员、投资经理B卷
- 湖南郴州2020-2022年中考满分作文1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