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层锚杆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土层锚杆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土层锚杆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土层锚杆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土层锚杆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土层锚杆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人: 编制时间:审核人: 审核时间:目 录一、工程概况2一、基本参数2二、工艺流程2三、材料准备2四、钻孔2五、安放拉杆3六、灌浆3七、张拉锚固4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11 地址: 结构类型: 计划工期: 施工面积:m2 总高度:m 层数: 标准层高:m一、基本参数 预应力锚杆参数表序号标高(m)入射角()孔径(mm)水平距离(m)自由段(m)锚固段(m)预应力(kN)二、工艺流程 钻孔安放拉杆灌浆养护安装锚头张拉锚固挖土。三、材料准备 (1)灌浆材料 A. 水泥用强度等级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B. 浆体配制的灰砂比1.20,水灰比为0.50 C. 外加剂掺量为0.3的木质素碳酸钙 (2)锚杆杆体材料 选择:8级钢筋 (3)套管材料 套管材料要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与水泥砂浆和放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四、钻孔 (1)钻孔方法: 湿作业法(压水钻进法):成孔时,先启动水泵,使冲洗液(压力水)从钻杆中心流向孔底,在一定水头压力(0.150.30MPa)下,水流携带钻削下来的土屑从钻杆与孔壁间的孔隙处排出。钻进时要不断供水冲洗,始终保持孔口水位,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以300400mm/min为宜,每节钻杆钻进后在接钻杆前,一定要反复冲洗,直至溢出清水。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待钻至规定深度(大于土层钻杆长度0.51.0m)后继续用水反复冲洗钻孔中泥砂,直至溢出清水为止,然后拔出钻杆。 (2)钻孔质量要求:A.钻机就位后,要按设计要求校正孔位的垂直、水平和角度偏差,并须垂直于挡土墙。B.孔壁要求平直,以便安放拉杆和注浆。C.为使锚固端发挥最大的锚固作用,孔壁不得坍陷和松动,否则会影响拉杆的安放和土层锚杆的承载力。D.钻孔时避免使用膨润土循环泥浆护壁,以免在孔壁上形成泥皮,降低承载力。E.钻孔容许偏差:水平偏差50mm,垂直偏差20mm,角度偏差0.5。 (3)扩孔 机械扩孔:利用专门的机械扩孔装置,在锚固段形成几倍于钻孔直径的扩大头。五、安放拉杆 钢筋拉杆:钢筋拉杆由一根或数根粗钢筋组合而成。如为数根粗钢筋,则需采用绑扎或焊接连成一体(拉杆过长则分段制作),设置定位器。拉杆长度应等于锚杆设计长度加上支撑围檩高度、锚座厚度及螺母高度之和。 拉杆要求顺直,在使用前要除锈,并作防腐处理,先涂一度环氧防腐漆冷底子油,待干燥后,再涂一度环氧玻璃铜,待其固化后,再缠绕两层聚乙烯燃料薄膜。为浆拉杆安放在钻孔的中心,防止自由段产生过大的挠度和插入钻孔时不搅动土壁,并保证拉杆有足够的水泥浆保护层,在拉杆的表面应设置定位器。定位器沿拉杆120布置,其间距在锚固段为2m左右,在自由段为45m,外径小于钻孔直径10mm。六、灌浆灌浆方法有一次灌浆法和二次灌浆法两种。二次灌浆法要用两根注浆管,先灌注锚固段,待浆液初凝后,对锚固段实行张拉,然后再灌注自由端,使锚固段与自由段界限分明。第一次灌浆用的注浆管距锚杆末端500mm左右,第二次灌浆用的注浆管距锚杆末端1000mm左右。第一次灌浆压力为0.30.5Mpa,流量为100L/min,第二次灌浆压力控制在1.52.0Mpa,稳压2min,浆液冲破第一次灌浆体,向锚固体与土体接触面之间扩散,使锚固体直径扩大,增加径向压应力。由于挤压作用,使锚固体周围的土体受到压缩,孔隙比减小,含水量减少,提高了土体的内摩擦角。因此,二次灌浆法可显著提高土层锚杆的承载力。灌浆应注意以下几点:(1) 浆液需按配合比搅拌;(2) 必须保证锚固段连续密实;(3) 在浆液硬化前,锚杆不能承受外力;(4) 用压浆泵灌浆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5) 灌浆完成后应浆灌浆管、压浆泵、搅拌机等用清水洗干净。七、张拉锚固(1)土层锚杆灌浆养护78d后,待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并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在承载力确认以后,在支护结构上安装围檩,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2)张拉所用设备与预应力结构相同,预应力值一般为设计锚固力的7580,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65倍钢筋的强度标准值;(3)张拉宜采用隔二拉一,锚杆正式张拉前,应取设计拉力的1020,并对锚杆预张拉12次;(4)锚杆正式张拉宜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后应稳载3min,并记录伸长值,逐级加载直至设计锚固力值的80,最后一级荷载应稳载5min,并记录伸长值;(5)当拉杆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可锁定拉杆。 预加应力的锚杆,要正确估算预应力损失。由于土层锚杆与一般预应力结构不同,导致预应力损失的因素主要有: A 张拉时由于摩擦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B 锚固时由于锚具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