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 4.16 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docx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 4.16 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docx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 4.16 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docx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 4.16 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docx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 4.16 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来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重点) 2.掌握五四运动的精神,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作用。(难点)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11915年1月,日本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1919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欧美列强不顾中国的强烈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易错提醒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是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3 000余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4初步胜利: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深化提升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1)反帝: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是巴黎和会分赃所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决议。(2)反封建: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从斗争口号看:“内惩国贼”。(3)“彻底性”: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坚决斗争、决不妥协的精神。主题五四运动史料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思考五四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成果:北京政府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关键:前期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后期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并迫使北洋军阀作出让步。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内涵(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异同(1)不同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主力军资产阶级革命派工人阶级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群众基础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单靠资产阶级孤军奋战有学生、市民、工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2)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作用: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b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北京青年学生爱国热情高涨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英美等国完全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a项是阶级基础;b项是阶级矛盾尖锐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d项学生是发起者,不是原因。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a项中的“最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反帝反封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3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b。a错误,袁世凯在1915年接受了“二十一条”,而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c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d是在1946年。因此a、c、d均错误。4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答案b解析a最具有干扰性,无产阶级参与斗争只是广泛性的一个方面,而资产阶级和广大市民的参与则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孙中山1920年1月29日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近因”指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答案(1)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和赞扬学生运动。(3)不完全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展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解析第(1)题“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可联系教材回答。第(2)题材料一是北京政府教育部对学生运动的诬蔑,而材料二则赞扬学生运动。第(3)题孙中山由于受阶级和时代局限,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故其分析并非完全正确。对点练知识点1五四运动1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答案b解析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应选b项。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口号同时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反映了五四运动的特点。3“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答案c解析民国八年是指公元1919年,“自学生此举始耳”是指1919年的五四运动。所以应选c。4“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结合”是指()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相结合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走在运动的前列,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运动最终取得局部胜利。由此可知,这次“结合”是指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5下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d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文章的标题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和图中“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等信息可知,胡适对五四运动不完全赞同,他明确反对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答案为a。知识点2五四精神6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故选d项。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b项。c项是原因之一,不是表现,排除。7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后,大家都从睡梦中惊醒了。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教育的改进等问题,故a、b两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觉醒,并非五四运动后,故d项错误。8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c无产阶级革命 d民主科学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此可见,其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能力练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材料三“本日公准曹汝霖辞职,似此可以谢国人乎?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演成实事,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天津总商会急电材料四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帖。材料五运动期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1)阅读材料,此次“风潮”是指近代史上什么重大事件?引起此次“风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材料看,参加这次“风潮”的都有哪些人?说明了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次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这场运动与我们今天哪个节日有关?今天我们纪念它有何现实意义?答案(1)事件: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商人各阶层,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说明:这场运动掀起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中国人民觉醒了。(2)变化: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与学生运动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群众爱国运动。作用: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