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TEC2实验计算机实验项目2.1TEC2机电源连接与联机通讯(1)准备 准备一台PC机。 把TEC2在实验台上放好打开;将TEC2的随机电源放在TEC2的左侧,并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断的位置。(2) 连接电源线 将TEC2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8插在TEC2上板左侧的插座P8上,将TEC2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9插在TEC2大板左上侧的插座P9上。特别提醒注意:不要接反P8和P9,否则会烧机器或电源。 将TEC2电源的电源线一端接电源的交流输入插孔,另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接线盒。注意:TEC2 电源的交流电源线必须和计算机的电源线接在同一个有地线的电源接线盒上,以保证两设备共地,否则可能烧毁电源或机器。(3) 连接TEC2和PC 准备好随机提供的TEC2和PC的串口通讯电缆。该电缆一端是9孔的插头,另一端是25孔的插头。注意:TEC2 随机提供多条通讯电缆,请务必正确选用,以免错误连接造成联机失败。 把串口通讯电缆的9孔插头接在TEC2机的上板左下角V70插座上,25孔插头插在计算机的串口上(COM1或COM2)。如果PC上没有25针的串口或25针的串口已被其它设备占用,TEC2随机提供一个9转25的转换器可以把25孔的插头转换成9孔的插头,接在9针的串口上。(4)TEC2的初始设置将TEC2大板下方钮子开关S2S0拨成100(向上为“l”,向下为“0”);FS1FS4拨成1010(向上为“l”,向下为“0”);将CONT/STEP钮子开关拨到CONT位置。(5) 开机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使计算机正常启动。 打开TE C一2电源开关,TEC2大板左上角一排指示灯亮。(6) 加载通讯软件 用户可以根据联机PC的软硬件配置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运行联机通讯软件。如果计算机没有硬盘,把用户程序盘插入软驱,并用它启动计算机,然后键人: A:CD TEC2 A:PCEC如果计算机有硬盘并且装有DOS操作系统,则进行以下操作: C:MD TEC2 C:COPY A:TEC2*.* C:TEC2 C:CD TEC2 C:TEC2PCEC如果计算机有硬盘并且装有WIN9X/NT操作系统,把用户程序盘插入软驱,将软盘中的文件夹“TEC2”拷贝到C:,点击“开始运行”,在弹出的窗口中键入: C:TEC2PCEC正确执行上述操作就会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以下界面:*-Experunent computerIBMPC series(MSDOS)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end/Receive files between TEC-2 and IBM-PCBy Computer Architecture LabTsinghua University Jan1994-F10 Display Main MenulALT F10Copy Screen to File SCA.TMP-RS232 Serieal Port Number 1/2:1*用计算机的串口COM1和TEC2通讯,选择“l”,直接回车;用计算机的串口COM2和TEC2通讯,选择“2”,然后按回车键。此时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以下设置信息:*Band Rate9600 bitsSecondParityNoneStop bit l bitCharacter Length = 8bitsChange these characters?(N)*此界面的设置为推荐设置,键入“N”键后回车。然后按压TEC2大板左下角的LDMCRESET键加载微程序。这时计算机屏幕出现以下界面表示联机成功:*TEC2 CRT MONITORVersion 50, Jan1994Computer Architecture Lab,Tsinghua University*此时可以运行TEC2计算机系统的指令,如U、D、T、P、A等或做TEC2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如果按压LDMCRESET键后屏幕上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可按F10屏幕出现以下界面:* 0-Return to TEC2 CRT Monitor l-Send a file to TEC2 2-Receive a file from TEC2 3-Return to PC(MS)DOS Enter your choice: 0*选3或者按CtrlPause键退出联机通讯程序,重新运行程序PCEC,并选择另一个串口再试。注意:开机时先开计算机的电源,当计算机正常启动后,再打开 TEC2机的电源;关机时应先关掉TEC2机的电源,再关掉计算机的电源任何时间一定不要带电操作。2.2TEC2机用法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2.1实验目的这是在深入学习与开始计算机功能部件实验之前,建立对TEC2机感性认识的一次实验,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发现一些自己尚不能清楚回答的问题。先初步了解一下: TEC2机的实际组成,包括两块插件板的插接方式(本书1.3.1节并见实物); 指示灯的可显示的内容与显示选择开关(S1、S2、S3)的用法(参见表13及其说明); 水平板上4个功能开关(FS1、FS2、FS3、FS4)的用法及各项功能的操作步骤,特别是连续单指令执行程序、单微指令执行(单步操作)的概念及各自的特定意义(参见表112及其说明); TEC2机的指令格式、指令功能、TEC2机汇编程序设计(本书第1.2节); TEC2机监控命令的格式、功能与用法(本书1.4节)。 TEC2机交叉汇编程序ASEC、联机通讯程序PCEC使用和联机方法。 2.2.2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包括: 学习与了解TEC2机监控命令的用法,包括使用A命令编制一些小程序。 学习与初步了解TEC2机的指令系统,学习简单的汇编程序设计,包括交叉汇编程序的用法。 TEC2机开关、指示灯、按键的简单用法。2.2.3实验要求这次实验,学生可以不必提交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实验指导书中指定的有关章节必须基本上学懂。可以考虑做以下一些汇编程序:1 内存读写正确性的诊断程序2 PC机作仿真终端(或计算机终端)接入TEC2机,完成各种入出操作的程序3 双倍字长的2个数的加、减计算程序4 实现二一十,十一二数制,BCD码十进制数转换功能的程序5 两个16位补码数的乘法计算的程序2.3运算器实验2.3.l实验目的深入了解AM2901运算器的功能与具体用法,4片AM2901的级联方式,深化运算器部件的组成、设计、控制与使用等诸项知识。2.3.2实验说明TEC2机的运算器实验可以分成脱机与联机2种方式进行,又可以分成静态功能实验与动态进位时间测试2个方面的内容。(1)脱机方式当TEC2机的4个功能开关FS1FS4处于1位置时,即左3个开关位置为0或1,最右一个开关FS4处于“l”位置(向上拨)时,TEC2机的运算器处于脱机状态,即运算器从TEC2机整机中脱离出来,它的全部控制与操作均通过两个12位的微型开关SW2、SW1完成。此时谈不上执行指令。只能通过开关、按键与指示灯控制TEC2机的运算器执行指定的功能。微型开关的具体分配是:这些信号与讲解AM2901器件时用到的相同。A口、B口地址是送给AM2901器件用于选择源与目的操作数的寄存器编号;I8I0是选择操作数、选择操作功能、选择操作数处理结果和运算器输出内容的3组3位的控制码,详细请参见表14、表15、表16及相关叙述;SCi、SSH和SST用于确定运算器最低位的进位输入、移位信号的入出和怎样处理AM2901产生的状态标志的结果,详细请参见表18和表19及相关叙述。(2)联机方式当TEC2机的4个功能开关的FS4处于“0”位置时,运算器处于联机状态,即运算器已正常接入TEC2机的整机系统之内,其全部的控制信号,即在脱机方式下由2个12位的微型开关提供的信号,完全由TEC2机的控制器的微指令寄存器PLR的相应微码位给出。这些位的具体分配请参见对微指令格式的规定。与脱机方式相比,是把通过二个微型开关拨的内容,变成写进控制器的控存相应单元中对应位上的“0”和“1”。每一步操作,还可以通过单步按键单步执行。这种实验方法需对怎样向控存装入微码和怎么顺序取出微指令字有一定了解。在两种方式下进行运算器实验时,若通过指示灯检查运算器的每次运算结果,得到的运算结果是在按STEP键之前,而得到状态寄存器中存入的状态标志结果则在按STEP键之后。2.3.3实验内容 在脱机与联机两种方式下,可以用一些数据实现多种计算,以控制其操作过程与功能,检查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在脱机方式下,通过2个12位微型开关完全自主的控制与操作运算器,实现表21中给出的 AM2901芯片用法的几个例子的具体内容,这可以通过对A口、B口地址、9位控制码,最低位进位输入,移位等的用法全面检查到,可以观察运算器的计算结果和各标志位的值。在联机方式下,可以看一些简单指令,如ADD、SUB、INC、AND、SHL等指令的执行控制。由于此时控制器的内容尚未讲到,正确全面理解这些指令的执行过程是困难的,但可以在单步方式下,使TEC2机进到要看的指令所对应的微指令的位置,例如前述5条指令所对应的微指令地址分别为1ch,20h,66h,4ah,5ch,可以查看送到运算器的全部控制信号和运算器的计算结果,这不仅对学习运算器有直接帮助,也为学习控制器做了一点准备。为此,必须了解怎样进到上述几条微指令地址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观察到要看的全部信号。这些内容可以去看控制器实验中执行微程序的操作步骤。 测试动态进位时间的实验(选作)TEC2机通过3组跨接线可选择四片AM2901器件之间实现并行或串行进位;通过SCi的两位给11值,可选ALU的最低位进位信号为方波信号。当选用二相加数为16位全“1”加 0、最低位进位输入信号为方波时,则加法器每位输出均为方波。此时可测量 4片的每一片在并、串2种方式时的进位延迟时间,体会并、串进位对加法运算执行时间的影响。2.3.4实验要求实验之前,认真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用的全部数据,实验操作步骤等,实验之后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包括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及对该次实验的建议与意见。2.3.5实验指导注:除特殊说明,实验中所述将某开关置为“l”,即表示将开关拨向上,将某开关置为“0”,即表示将开关拨向下。(1)脱机方式 将TEC2机功能开关FS4置为“l”。 将TEC2机主脉冲置为单步方式,即 STEPCONT开关拨向 STEP一边。 D0+0R0将立即数D0置入寄存器R0。波特率开关数据开关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SW1(共12位)MI876MI543MI210未用A口B口SCISSHD15D0011000111000000000000000AAAAH步骤如下:a) 按上表设置各控制信号(MI8MI0为垂直板元件V60 SW2,A口、B 口、SCI、SSH为垂直板元件 V61 SW1)。b) 按上表设置十六位数据开关(为:“AAAAH”,即“1010 1010 1010 1010”)。c) 按压一次STEP键后,立即数D0即置入寄存器R0中。 用D1+0R1将立即数D1置入寄存器R1。波特率开关数据开关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SW1(共12位)MI876MI543MI210未用A口B口SCISSHD15D00110001110000000000100005555H步骤如下:a) 按上表设置各控制信号(MI8MI0为垂直板元件V60 SW2,A口、B 口、SCI、SSH为垂直板元件 V61 SW1)。b) 按上表设置十六位数据开关(为:“5555H”,即“0101 0l0l 0l0l 0101”)。c) 按压一次STEP键后,立即数D1即置入寄存器R1中。 对R0和R1进行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可参看表21。 将开关S2S1S0置于“110”状态时,指示灯将显示ALU的运算结果 将开关S2S1S0置于“000”状态时,指示灯将显示SVZC的状态(H25=S,H26V,H27Z,H28C)。表21R0R1运算表口口按压STEP键前按压STEP键后ALU输出SVZCALU输出SVZCR0+R1R001100000100010000FFFFH00005554H1000R0+0R001100001100000000FFFFH1000FFFFH1000R0-R1R001100100100010000AAAAH10005555H1000R0+0R001100001100000000AAAAH1000AAAAH1000R0R1R001101100100010000FFFFH1000FFFFH1000R0+0R001100001100000000FFFFH1000FFFFH1000R0R1R0011100001000100005555H10005555H0000R0+0R0011000011000000005555H00005555H0000(2)联机方式 启动TEC2机,进入监控程序状态。 用“A”命令输入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800 屏幕将显示: 0800: 之后继续输入: MOVR0,AAAA MOVR1,5555 ADDR0,R1 SUB R0,R1 OR R0,R1 ANDR0,R1 RET 用“G”命令运行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G800 执行上面输入的程序 用“R”命令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人: R 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 屏幕将显示: R05555 R15555 PC0800 F 00000111 0800:2C00 MOVR0,AAAA 用“T”或“P”命令单步执行,用“R”命令观看结果及状态。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T 或 P 重复执行第步,观察运行结果及状态(3)动态测试用双踪示波器测试串行及并行进位时间。 将 TEC2机功能开关 FS4置为“1”。 将TEC2机主脉冲置为单步方式,即 STEPCONT开关拨向 STEP一边。 用D+0R0将立即数D置入寄存器R0。波特率开关数据开关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SW1(共12位)MI876MI543MI210未用A口B口SCISSHD15D0011000111000000000000000FFFFH步骤如下:a)按上表设置各控制信号(MI8MI0为垂直板元件V60 SW2,A口、B口、SCI、SSH为垂直板元件 V61 SW1)。b)按上表设置十六位数据开关(为:“FFFFH”,即“1111 1111 1111 1111”)。c)按压一次STEP键后,立即数D即置入寄存器R0中。 ALU执行R00操作,结果不回送。波特率开关数据开关SW2(共12位,最末三位未用)SW1(共12位)MI876MI543MI210未用A口B口SCISSHD15D0001000011000000000001100FFFFH按上表设置各控制信号(MI8MI0为垂直板元件,V60 SW2,A口、B口、SCI、SSH为垂直板元件 V61 SW1) 将双踪示波器CH1端接Cn,CH2端接Cn+4(Cn,Cn4为垂直板右上角元件 V48 Cn,V49 Cn+4) 用并行及串行方式分别测试进位时间a)并行方式将V62,V63上的短路子按下图设置(V62,V63为垂直板元件)b)串行方式将V62,V63上的短路子按下图设置(V62,V63为垂直板元件)2.4TEC2机微程序设计实验2.4.1实验目的比较深入透彻地学懂计算机各种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组成、设计的具体知识。理解动态微程序设计的概念。2.4.2实验说明TEC2机的微程序设计实验,是控制器部件实验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学习计算机整机设计,特别是每条指令执行步骤的重要内容。要进行这项实验,必须比较清楚地懂得:2 TEC2机的功能部件及其连接关系;3 TEC2机每个功能部件的功能与具体组成;4 TEC2机支持的指令格式;5 TEC2机的微指令格式,AM2910芯片的用法;6 已实现的典型指令的执行实例,即相应的微指令与其执行次序的安排与衔接。7 要实现的新指令的格式与功能。(1) TEC2机微程序设计的具体步骤 依据TEC2机的具体硬件结构,要实现的新指令的格式与功能,设计该指令的执行步骤与它们的衔接次序; 按每一执行步骤的执行功能,确定对应的微指令字各字段的编码,既包括微指令的各控制码字段的码值,也包括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的值,AM2910器件的命令码,和形成其判断条件值的字段码; 按指令操作码查出该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段的首地址,将设计好的微指令字装入控存; 运行含有新指令的一小段程序,检查新指令是否正确执行,若有错,则返回1或2修改设计,直到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装入微指令到控存的2种操作方法。从程序中用LDMC指令装人微指令的具体操作方法,已在1.3.4节讲解过,这里只需介绍通过水平板上的开关手工拨入的操作步骤。(2) 手工装载微码 首先拨功能开关FS1FS4为0000(均朝下方)位置,并使运行方式开关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用16位数据开关拨好控存地址(实用低10位)并按RESET按键,将其打入地址寄存器AR; 拨第一条微指令字的最高16位微码(其中高位字节无用),按STEP CLK按键; 拨次高16位微码,按 STEP CLK按键; 拨次低16位微码,按 STEP CLK按键; 拔最低16位微码,按 STEP CLK按键。此时将完成第一条微指令字的装入,控存地址将自动增1。 重复,四步,依次装入接下来的微指令字的4段内容。在整个装入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16位的指示灯,观察主机内部总线的内容或地址总线的内容,监视拨入的微码内容或控存地址的正确性。若要把几段微指令装入不同的控存区,每换一控存区,都要从前边的操作步骤开始。(3) 微程序的执行微程序的执行,有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两种方式。 直接执行 即通过直接拨入相应微程序段的首地址进入相应微程序段的执行过程。FS1FS4拨成0001状态。STEP开关为单步脉冲方式,使TEC2机处于单步(单微指令)运行方式,即每按一次STEP CLK键执行一条微指令。a) 拨好相应微程序段的首地址,按RESET键;b) 连续按4下STEP CLK键,转入并执行第一条微指令。c) 接下来,每按一次STEP键执行一条微指令,此时,可用16个指示灯查看微指令地址,56位微码,内部总线,地址总线,运算器的执行结果和各标志位的值。当STEP处于连续运行方式时,这几条微指令也可以连续运行下来。 间按运行 即通过给出相应新指令所在的内存地址,让TEC2机通过执行这条指令而使这段微程序投入运行。FS1FS4拨成1110状态,STEP开关为单脉冲运行方式。a)拨好指令所在的内存地址,按RESET键;b) 连续按6下STEP CLK按键,以执行该指令的第一条微指令。c) 接下来的操作同直接执行。当TEC2教学计算机系统中接有计算机终端或PC机时,采用已讲过的在一段TEC-2机程序中,自动装入微码并运行相应新指令的方式,来调试自己设计的微程序是最方便的。2.4.3实验内容(根据情况任选之一) 选定指令操作码,指令格式,设计一条指令,其功能是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B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在B单元中。 设计一条指令,其功能是把一个通用寄存器中的内容进行半字交换,即将其高低位字节的内容对换。 设计一条指令,完成对存放在低位字节的8位有符号补码数进行符号扩展,即将其变为16位的同值的补码数,仍保存在原寄存器中。 设计一条指令,完成某内存单元内容与一通用寄存器内容相加,结果放在另一寄存器中。 设计不同功能的转移指令,转子指令等。2.4.4实验要求与运算器实验一样,要认真写出预习报告与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要认真总结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特别要把单微指令方式下的调试过程写清楚。控制器是否真正学懂了,本实验将起重要作用。2.4.5实验指导(要求一)设计一条指令,完成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DDR1的内容与内存单元ADDR2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到ADDR2单元中指令格式:D4XXADDR1ADDR2功能: ADDR1 + ADDR2 ADDR2 (1) 微程序 PCAR,PC+1PC:0000 0E 00 A0 B5 54 02 MEMAR: 0000 0E 00 10 F0 00 02 MEMQ: 0000 0E 00 00 F0 00 00 PCAR,PC1PC:0000 0E 00 A0 B5 54 02 MEMAR: 0000 0E 00 10 F0 00 02 MEMQQ:0000 0E 01 00 E0 00 00 QMEM,CC0: 0029 03 00 10 20 00 10(2) 启动TEC2机,进入监控程序状态(具体方法见“21联机通讯”所述)(3) 将微码输入到由900H开始的内存单元中 用“E”命令输入微码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E900屏幕将显示: 0900:之后继续输入:(每个数值间用空格键分开,输入完毕用回车键) 0000 0E00 A0B5 5402 0000 0E00 10F0 0002 0000 0E00 00F0 0000 0000 0E00 A0B5 5402 0000 0E00 10F0 0002 0000 0E01 00E0 0000 0029 0300 1020 0010 用“D”命令察看输入的微码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900屏幕将显示:09000000 0E00 A0B5 5402 0000 0E00 10F0 000209080000 0E00 00F0 0000 0000 0E00 A0B5 540209100000 0E00 10F0 0002 0000 0E01 00E0 000009180029 0300 1020 0010观察内容是否正确(4) 将微码加载到微控存中 用“A”命令输入加载微码的程序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800屏幕将显示: 0800:之后继续输入: MOV R1,900;微码在内存中的首地址 MOV R2,7;共七条微指令 MOV R3,100;微码在微控存中的首地址 LDMC;加载微码指令 RET 用“G”命令运行加载微码的程序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G800微码便装入起始地址为100H的微控存中(5) 输人程序,运行新指令 用“A”命令输入程序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820屏幕将显示: 0820:之后继续输入: MOV R0,0023 MOVA00,R0 MOVA01,R0 NOP NOP NOP RET 用“E”命令输入新指令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E826 屏幕将显示: 0826: 之后继续输入: D400 0A00 0A01 用“U”命令察看输入的程序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U820屏幕将显示: 0820:2C00 0023 MOV R0,0023 0822:3400 0A00MOV 0A00,R0 0824:3400 0A01MOV 0A01,R0 0826:D400 DW D400 0827:0A00ADCR0,R0 0828:0A01ADCR0,R1 0829:AC00RET 用“G”命令运行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人: G820(6) 观察运算结果用“D”命令察看运行结果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A00屏幕将显示: 0A00 0023 0046 0A01单元为0046,即为运算的正确结果2.5TEC2机存储器部件实验2.5.1实验目的学习主存储器系统设计知识,了解主存工作过程中各种信号的时序关系,观察主存读写中各种信号的波形。2.5.2实验说明(1) 完成外部与主存储器间的数据读写,可以用监控命令D和E完成。在无PC机与计算机终端时,就只能借助开关与按键完成,并借助指示灯查看结果,通常称这种工作方式为手拨数据方式,在TEC2机上,其操作步骤是: 存储器写FS1FS4=0100 STP置连续脉冲方式实验步骤:a) 拨好存储器的首地址,按RESET;b) 拨人数据,按STEP CLK写入该数据,存储器地址自动加1;c) 重复b),连续写入数据。操作时,可以让LED灯显示内部总线,观察拨入的数据,或显示地址总线,观察将要写入的存储器地址,或两者交替显示,即在拨入数据时显示内部总线,写入时显示地址总线。d) 数据要写入不连续的存储器单元时,转a)重新开始。 存储器读FS1FS40110 STP置连续脉冲方式实验步骤:a) 拨好存储器的首地址,按RESET;b) 用LED灯显示IB总线,观察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或显示AB总线,观察存储器的地址;c) 每按一次STEP CLK,顺序读出存储器单元的内容,需读不连续的存储器单元时,转a)重新开始。(2) 存储器动态测试在该实验之前先用存储器写方式给存储器连续8个单元(末3位地址从000111)写入便于用示波器显示的数据(如四个单元写全“0”,4个单元写全“1”)。FS1FS4=1000 STP置连续脉冲方式实验步骤: 拨好存储首地址(末3位地址为000),按RESET; 用示波器测出AB0,DB0,和/MCS1的波形; 求出地址有效到输出,即 AB0到 DB0的延迟时间Tad求出片选/MCS1有效到输出,即/MCS1下降沿到DB0的延迟时间Tcsd;求出片选/MCSI无效到输出变为3态,即/MCS1上升沿到DB0为3态的延迟时间Tcsx。(3) 存储器扩展用扁平线把TEC2机的扩展插座中的信号引到实验盒中,其中与存储器扩展有关的信号有:AB15一AB0:存储器地址线DB15一DB0:存储器数据线/MMW:存储器写信号/MERQ:存储器请求信号,只有/MERQ为低时才能访问存储器/MCS3:未用的存储器片迷信号,地址范围为1800H1FFFH根据扩展的容量以及地址范围,对AB15一AB0,/MERQ进行全译码,产生存储器片选信号,也可直接利用已有的/MCS,但只能扩展2K,接好线后,利用存储器读写检查电路的正确性。2.5.3实验内容 完成内存数据手工拨入操作后,用读出方式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并看懂微程序中实现这两种功能的微指令段。 观察并记录内存读写过程的波形及相互时序关系,检查自己对其理解的正确程度。 进行内存容量的扩展实验。2.5.4实验要求认真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对内存读写有关信号的推断,以与实验后的记录波形对比。若做内存容量扩展,设计好线路,查明要用到的信号,设计好接线图。2.5.5实验指导(1) 实验原理电路图主存储器扩展实验原理电路图(2) 接线图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接线图(3) 接线(用直径0.2m的单股导线)输出允许接地6116芯片、右侧/OE均接地(扩展板左上方)接扩展板读、写信号6116芯片、右侧/WE均接/MMW(扩展板左上方)接 6116芯片地址总线A0A10(6116芯片的左侧)接AB0AB10(138芯片左侧)6116芯片片选接138译码器a) 6116芯片、右侧/CS均接/Y0(138芯片右侧)b) 6116芯片、右侧/CS均接/Y1(138芯片右侧) 接138译码器输入a) AB15接G1(138芯片左侧)b) AB14接G2B(138芯片左侧)c) AB13接C(138芯片左侧)d) AB12接B(138芯片左侧)e) AB11接A(138芯片左侧)f) /MERQ接G2A(138芯片左侧) 内存扩展板与TEC2主机相连将TEC2机50芯扁平电缆线与扩展板相连(注意:50芯扁平电缆线与扩展板方向不要接反,扁平电缆线红线边向上)(4) 启动TEC2机,进入监控程序状态 (具体方法见“21联机通讯”所述)(5) 单步命令实验 从8000H开始的内存单元实验a) 用“ E”命令输入数据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E8000 屏幕将显示: 8000: 之后继续输入:每个数值间用空格键分开,输入完毕用回车键) 0000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6666 7777 8888 9999b) 用“D”命令察看输入的数据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8000 屏幕将显示: 8000 0000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6666 7777 8008 8888 9999 观察内容是否正确 从8800H开始的内存单元实验a) 用“E”命令输入数据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E8800 屏幕将显示: 8800: 之后继续输入:(每个数值间用空格键分开,输入完毕用回车键) 0000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6666 7777 8888 9999b) 用“D”命令察看输入的数据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8800 屏幕将显示: 8800 0000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6666 7777 8808 8888 9999 观察内容是否正确(6) 连续程序实验 从8000H开始的内存单元实验a) 用“A”命令输入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800 屏幕将显示: 0800: 之后继续输入: MOV R0,8000 MOV R1,0000 MOV R2,800 MOVR0,R1 INC R0 INC R1 DEC R2 JP NZ,806 RET b) 用“G”命令执行输入的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G800c) 用“D”命令察看程序执行的结果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8000 屏幕将显示: 8000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8008 0008 0009 000A 000B 000C 000D 000E 000F 从8800H开始的内存单元实验a) 用“A”命令输入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800 屏幕将显示: 0900: 之后继续输入: MOV R0,8800 MOV R1,0000 MOV R2,800 MOV R0,R1 INC R0 INC R1 DEC R2 JP NZ,806 RET b) 用“G”命令执行输入的程序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G800c) 用“D”命令察看程序执行的结果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8800 屏幕将显示: 8800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8808 0008 0009 000A 000B 000C 000D 000E 000F2.6TEC2机I/O实验2.6.1实验目的学习串行口的正确设置与使用,并行口的正确设置与使用。中断的产生、响应、处理等技术,学习将并行口打印机接入TEC2的实际知识。2.6.2实验说明TEC2配置了2个串行接口COM1和COM2,它们的数据口地址与控制口地址分别是:COM1:80H,81H;COM2:82H,83H;一般采用9600波特率。(1)双机通讯串行口1与CRT或PC连接,作为TEC2的控制台;串行口2与另一台TEC2的串行口2连接,作为通讯接口,通过双机通讯程序(即接收、发送程序),就可以实现双机之间的数据传送。为使双机间能正确发送与接收,发送程序在正式发送数据之前,应先发送如下三个数据:发送启始标志,并等待接收端回答 表示双机准备好,通讯开始发送数据首地址 作为接收端存放数据的首地址发送数据的长度 作为接收数据的个数发送数据过程如下:发送启始标志接收端回答否?有回答则转,否则转发送数据首地址发送数据长度发送数据结束接收数据过程如下:接收到启动标志否?接收到转,否则转用启动标志回答发送端接收数据首地址接收数据长度接收数据结束(2)I/O扩展用扁平线把TEC2机的扩展插座中的信号引到实验盘中,其中与I/O有关的信号有;AB7AB0:I/O口地址AB7DB0:I/O数据/IOR:I/O读信号/IOW:I/O写信号/IORQ:I/O请求,只有/IORQ为低时才能访问I/O设备/IOS:未用I/O片选信号,地址为84H(AB0=0)一85H(AB0=1)/CLK3:主脉冲信号/Reset:复位信号根据I/O设备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两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临聘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综合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板
- 合同管理流程与电子签名工具
- 保证提升效率与效果服务承诺书(9篇)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HRBP岗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河南郑州市新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属文旅板块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专业服务行业责任保证承诺书(3篇)
-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9篇范文
- 2025年河北唐山东方学校小学部招聘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1.2.2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生物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 雷达式水位计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招商银行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挂靠公司走帐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集
- 全屋定制经销商合同协议
- 2024年仁怀市辅警真题
- 知道智慧树有礼同行伴礼一生-大学生礼仪修养满分测试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3)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