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大数据,哲学新思维李德伟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5日 12 版)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微软位于芝加哥的数据中心。资料图片“数字生活”中,我们接收更多数据,也制造了更多数据。大家都在思考:大数据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CFP 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创造的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其特点是4“V”,即,数据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处理速度快;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潜力。这种变化不只是科学上的,“大数据浪潮”还引发了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的改变这让哲学家们认识到:必须认识其数理哲学基础。 对数据的认识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 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式可以归结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而这就是智力。智力的进步,归根结底就是信息技术的进步。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三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创造文字的创造电信通讯的创造。 语言让人认识世界,建立相互关系;但其限制和缺点是无法突破个体的时空界限。文字的出现实现了人类思想的远距离和世代相袭传递,人类联合因此扩大;它虽然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但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电信通讯的创造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为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创造奠定了基础。 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创造,是一次伟大而空前的大综合,其特点是:所有信息全部归结为数据表达形式0和1。只要有了0和1,加上逻辑关系,就可以构成全部世界。而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构成的,已经出现的读脑机、脑电波指挥的电脑、智能机器人和人脑插入的芯片等等,都说明大脑的认知方式与世界事物同构。 大数据的出现促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是一部数据搜索、处理、挖掘和创新的历史。大数据方法揭示了因果关系是常规性的,终极的关系应从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同构性中寻找。数据反映的是具有同构关系的两个序列的关系信息,一个对象的运动轨迹,通过另一个序列的载体编码来表达。认识者获得的不是对象本身的绝对映像,而是离开了对象,从对象中抽象出来的、关于对象运动轨迹的数据。从这一角度看,同构关系是大数据的数理哲学基础。 人工智能可能超越人类 依据对象之间数据关系来认识世界,这一方法可靠吗?以往人类在对自己认识能力的反思中,已经多次提出疑议。人类每一次宣告自己是绝对真理的全称判断,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总是被一个小小“黑天鹅”单个事件推翻。“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因此,不能把科学知识看做是对客观世界的终极反映,它只是人们用理性构建的认识对象的模型。 大数据更像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论证和数据流。这使让人们意识到,知识永远不会被完全确定,永远不会终止。 大数据的出现或许让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成为可能。在图灵测试中,通过测试的机器人是否真的有自己的思想?反对者认为“智能和思想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在图灵测试中换上小孩,那么问题变成:对于刚出生的小孩,智能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验证明:小孩的自我意识始于大量的条件反射刺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仅仅是无数次的重复刺激成为坚定的信念基础,以至于形成信仰,相信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事实上,大数据已经说明:思维的模型与世界的模型的同构关系已经真实地被把握了。 根据大数据的同构关系,我们将重新定义知识:人的知识也是一个有限量。从这个定义出发,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只要人工智能是动态的、可以发展的,就可以学习并超过人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可以超过关键的“奇点”,只要通过证实的概率增加,给人工智能一个信仰或公理,人工智能技术将可以超越其制造者人类本身。 将带来的发展模式革命 知识是不断递增的。摩尔定律揭示了大数据增长的速度。这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改变我们的思维、决策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场影响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 与以往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大数据的冲击力有三方面: 一是以无限增长突破有限增长。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是有限的,因为物资财富和资产是有限的,是会枯竭的。例如现在使用煤,仅供开采160年,使用石油,仅供40年。但是大数据的增长却是源源不断的、递增的、无限的。 二是以效益递增突破效益递减。传统社会发展方式是高成本、低效益的,效益递减的。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式却是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度的,效益是递增的。 三是和谐共赢发展突破了对立的、矛盾的发展。传统的发展是零和博弈似的、马太效应的:你有我就没有,你多我就少,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们互相争吵,世界不得安宁。现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却是和谐的、合作共赢的。因为数据财富和资产可以复制、递增、共享。当然,关键还要看人的素质,因此要发展科教事业,提高人们素质。(作者为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 同构关系:大数据的数理哲学基础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5日 12 版) 过去,人们认为人类与动物区别于劳动。但实际上,动物也有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类似劳动的活动。因此,如何看待数据才是是否拥有智力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类才能认识事物的数与结构关系,并定量地、合目的地作用于对象。 在极其遥远的远古时候,占卜吉凶,预测未来,就是人类强烈的愿望,而实现的途径离不开数据。易经、八卦这一类占卜吉凶的工具,就是一种透露世界万事万物运行盛衰信息的载体,它本身既存在于现实中,也必然与世界其他所有事物遵循同一时空关系,与世界事物变化具有同构关系。例如相互依存、物极必反、量变质变、过犹不及、柔弱胜刚强等规律。 大数据方法揭示:因果关系是常规性的,终极的关系应从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同构性中寻找。数据反映的是具有同构关系的两个序列的关系信息,一个对象的运动轨迹,通过另一个序列的载体编码来表达。认识者获得的不是对象本身绝对映像,而是离开了对象,从对象中抽象出来的、关于对象运动轨迹的数据。 从这一角度看,同构关系是大数据的数理哲学基础。 人类关于世界起源争论了几千年,究竟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源是物质,例如,原子、基本粒子、夸克;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源是精神,如贝克莱的主观感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如果忽略本源问题的争论,得出的是物心二元论,从亚里斯多德的形式因和质料因,到斯宾诺莎的物心并行二元论。也就是说:物质系列与精神系列是二元并行的同构关系(不重合的相似圆)。 从纵的方向看,物质序列和精神序列都遵循因果关系,但是沿着因果关系却趋于无限。因此,人类的认识遇到无法解决的悖论: 1、就并列的横向关系,精神无法突破自身的限制,达不到物质,无法证明自己的认识真伪。 2、从纵的方面,因果关系的推演将趋于无限,无法思考。 如果从序列中任一点开始,那么无论向前向后,对因果关系的最终追究将推到相互关系,而这就是大数据分析的实质:从假定性的起点开始,是最基本的单位,是物质还是精神是个假定,其证明是无穷过程。可以确认的是一系列物质与精神二元结构的同构关系,更准确地说,就是相互关系的数或结构,或现在说的数据关系。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宇宙结构法则类似人脑和互联网。 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创造将所有信息全部归结为数据表达形式:统一的数字形式,0和1,只要有了0和1,加上逻辑关系,就可以构成全部世界。而世界本来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
- 药学专业自荐试题及答案
- 能源专业试题及答案
- 测绘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内墙腻子拆除施工方案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卷2(力学部分B卷)
- 在线直播行业发展报告
- 婚礼主持人开场白模版
- 金乡蔬菜冷库施工方案
- GB/T 18277-2025收费公路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
- 高一语文学法指导(绝对经典)
- 包装车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建筑中级试题及答案
- 古代服饰复原与租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河北社区工作管理办法
- 超声内镜检查及护理配合
- 数字人文与档案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密码的课件
- 小儿腹泻患者的健康宣教
- 企业有限空间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