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 自然条件等原因 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 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 技术最发达 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 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 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 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一 汉代四大经济区代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2 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的特点 1 多样性 2 不平衡性 3 互补性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 一曰天 天灾 二曰官 政府的徭役 三曰军 供给军队物资 四曰钱 高利贷 五曰愚 经营不善 请思考 总结上述原因 天灾人祸人祸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两晋之际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氐 羯 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两晋之际 原因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 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 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 五胡乱华 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两晋之际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两晋之际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 第二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唐安史之乱以后 安史之乱是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 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也称天宝之乱 影响 黄河流域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北人再度南迁 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原因 安史之乱的破坏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 第三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两宋之际 靖康之变 公元1126 金军攻占汴京 次年俘虏了宋徽宗 宋钦宗父子 使汴京一片残破 导致北宋灭亡 影响 促进南北文化交融 加速了民族融合 原因 靖康之乱的破坏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影响 1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引起经济重心南移2 促进江南文化的发展3 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促进民族融合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原人口南迁 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 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1 原因 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1 孙吴 东晋 南朝 2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宋书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 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 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出现了建康 今江苏南京 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 南京 公元229年 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 称为建业 282年改建邺 此后 东晋 南朝的宋 齐 梁 陈均相继在此建都 故南京有 六朝古都 之称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人口达百万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 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 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 孙吴 东晋 南朝 2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 晏如也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宋书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 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 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出现了建康 今江苏南京 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 初步开发 2 中唐以后 中唐以后 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 成都 商业繁荣 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 洛阳之上 当时有 扬一益二 的说法 唐朝后期 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财赋 各行业均逐渐超越北方 注意 超越北方不等于取代北方 全国的经济中心仍在北方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今赋出天下 江南居十九 全唐文 卷五十五 韩愈 送陆歙 sh 州诗序 2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2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3 南宋 重心南移完成 宋代南方地区开始大量种植冬小麦 故在南宋后期 南方许多地区都形成了稻麦一年两熟制 江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高于北方 当时淮河流域的 百亩所收 不及江浙十亩 故宋代有所谓 苏湖熟 天下足 苏常熟 天下足 之称 北宋至道三年 997年 至元丰元年 1078年 银 铜 铅 锡的主要生产地大都是在南方地区 宋末元初马端临 文献通考 记载 产铜之地 莫盛于江南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 影响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1 教育文化重心南移 南方教育不断发展 2 促进了民族融合 3 后来 由于过度开发 也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思考讨论 课堂小结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时间 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 战乱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 多样性 不平衡 互补性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 中原人口南迁 社会环境 原有潜力 4 统治者重视过程 孙吴东晋南朝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完成影响 文化重心的南移 民族融合 南方环境后来遭破坏 1 右图为吴松弟所著 中国移民 书影 该书详细论述北方人口南迁的具体背景 迁移过程 分布状况和造成的影响 这一南迁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 南方人口增加 逐步超过北方b 对南方过度开发 破坏了生态环境c 江南经济开发加快 经济重心南移d 南北风俗融合 文化重心南移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 最主要的特点是 a 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 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 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 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四大经济区中 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山东地区 山西地区 江南地区 龙门碣石地区a b c d 课堂练习 a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起推动作用b 北方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转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与纸尿裤售后培训
- 关于名人的爱情故事
- 2026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街道亮点工作总结
- 2026届重庆市南开融侨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研发中心年终总结报告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重庆綦江南川巴县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育华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三篇)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医用眼科器械消毒处理标准流程
- 胸部穿刺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