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下的理论模式,从而对社会工作实务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对话,提升社会工作研究生的理论敏感度。具体目标:掌握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背后的理论范式的转移,从而反思批判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局限和贡献;区分社会问题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实物流派,从而反思批判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专业技术和整合可能;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模式和特定时空的处境化互动,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的融合与碰撞,创造性推动社会工作策略与中国社会的协同转型。课程纲要:第一讲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1 理论的属性及其和实践的关系:2 什么是社会工作理论3 社会工作理论分类:类型学框架VS.实务领域框架4 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科学主义范式VS.建构主义范式第二讲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问题解决模式:社会工作新主流框架1 一般系统理论2 生态主义演变3 生态系统框架4 问题解决模式5 生命模式: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16 家庭治疗: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2第三讲 优势视角、能力建设和增能框架:一个有希望的生活世界1 优势视角2 增能概念3 抗逆力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14 能力建设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25 社区资产建设:优势视角的运用3第四讲 行为主义和准行为主义理论:证据为本的干预模式1 行为主义理论2 社会学习理论3 认知行为理论4 认知行为治疗5 理性情绪模式6 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第五讲 精神分析和心理社会模式:病态模式的治疗实践1 弗洛伊德的创造2 自我心理学阶段:埃里克森的贡献3 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比昂、温妮科特的贡献4 自身客体理论:海因茨.科胡特5 约翰.鲍尔比和大卫.豪的依附理论6 弗洛伦斯.霍利斯和玛丽.伍茨的心理社会治疗第六讲 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建构论:反思实践的理论背景 1 乔治.H.米德的理论创新2 芝加哥学派(赫伯特.布卢默)和衣阿华学派(曼福德.库恩)之争:情景的权宜性VS.情景的结构性3 认同和角色理论:谢尔顿.斯特莱克和拉尔夫.特纳4 拟据化理论:欧文.戈夫曼5 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身份理论6 布迪厄的建构结构主义和反思实践7 唐纳德.肖恩:反思行动实践第七讲 人本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理论:一个哲学意味的激进实践1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贡献2 作为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让-保罗.萨特3 现象学之后的存在主义:马丁.海德格尔4 人本主义小组工作:格拉斯曼和凯茨5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N.汤普森第八讲 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相对正统的激进实践1 马克思主义:作为异化主题,还是剥削主题?2 安东尼.葛兰西:文化霸权与市民社会3 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4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5 欧内斯特.拉克劳和尚塔尔.莫菲:后-马克思主义的接叙(articulation)实践6 保罗.弗雷勒:受压怕者的教育学7 进步社会工作第九讲 性别视角、族群视角和文化视角:反霸权支配的文化激进实践1. 第二性:西蒙.D.波伏娃2. 母职的再生产:南希.乔德罗3. 性别麻烦:朱迪丝.巴特勒4. 三种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同化、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5. 多元文化下的社会化过程和身份认同6.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践:丽娜.多米内利和卡伦.希利7. 反歧视、反压迫的文化实践:达琳普尔和伯克的理论第十讲 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处在虚无主义边缘的新激进思维1 表征危机和语言学转向2 从一般语义学到语用学3 克利夫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4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民间叙事与合法性5 米歇尔.福柯:真理体制和规训权力6 后现代批判社会工作:迈克尔.怀特和简.福参考文献:1. Robbins, Susan P. Chaterjee, Pranab. Canda, Edward R. Contemporary Human Behavior Theor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8.2. Turner, Francis. J. and Kendall Katherne A.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6. 3. Howe, Davi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Making Sense of in Practice. Aldershot: Wildwood House, 1987.4. Payne, Malcom.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third edi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英马尔克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冯亚丽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Dominelli, Lina. Sociology for Social Work.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97.英丽娜.多米内利,社会工作社会学,刘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Turner, Jonathan.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7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3.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7. Mattaini, Mark A. Lowery, Christine T. and Meyer Carol H. Foundation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raduate Text, 3rd edition.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2002.8. Coates, John. Ecology and Social Work: Toward a New Paradigm. Novia Scotia: Fernwood Publishing. 2003.9. Germain Carol B. and Gitterman, Alex.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10. Walsh, Froma.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Guilford Press, 2006.芙玛 华许,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任力与疗逾,江丽美等译,台北:心灵工坊,2008。11. Saleebey, Dennis.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3rd edi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2002.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 Lee, Judith A. B.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13. Scharf, Richard. 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 4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04.理查德.S.沙夫,心理治疗与咨询理论: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 Howe, David. Brandon, Marian. Hingins, Diana. Schofield, Gillian. Attachment Theory,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amily Support: A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Model.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9.15. Woods, Marry. E. and Hollis, Florence. Casework: a Psychosocial Therapy. 5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16. Erikson, E.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196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7. Kohut, Heinz. How Does Analysis C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訾非,曲和清,张帆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8.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Anchor, 1959.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 翻译,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19. Schn, Donal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c. An Invitation to Reflect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 译,北京三联,1998。2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2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4. 意安东尼奥.格兰西,狱中札记,葆煦 译,人民出版社,1983。 25. 法让-保罗 萨特 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 汤永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6. 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2006。27.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 著,合法化危机,刘北城 曹卫东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8. 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儿?,周凡译,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9. Freire, Paulo.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Penguin: Harmondsworth, 1972. 受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 Mullaly, R. P. Structural Social Work: Ide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Ontari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3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32. Chodorow, Nancy J.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2nd E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美兰西.雀朵洛,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张君枚 译,台北:群学出版公司,2007。33.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1999.美朱迪丝.巴特勒 著,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 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34.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 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35. 法米歇尔.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莫伟民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6.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7. Chambon, Adrienne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