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生产技术的进步.doc_第1页
第六课生产技术的进步.doc_第2页
第六课生产技术的进步.doc_第3页
第六课生产技术的进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生产技术的进步奉贤区曙光中学 汪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知道铁器和牛耕的结合,为农业的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了解铁器的广泛使用,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条件;了解秦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普及,成为中国农耕文明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2根据对各种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从而提取信息、得出结论,培养应用材料的能力,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观。3通过学习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事实,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重点与难点重点:铁器与牛耕难点:铁农具与牛耕的结合在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地位说明:1铁器与牛耕是农业生产技术最大的进步,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精耕细作型农业的基础,故为本课重点。2铁农具与牛耕的结合是理解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突破口,为中国农业由粗放式经营向精耕细作型转变提供了技术保证,故为本课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材料:“桓公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毋籍而用足。”管子对曰:“不可,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管子轻重阅读提供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出示管子轻重作为史料情景导入: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春秋时齐国已经掌握冶铁技术。铁器出现,推动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由管子轻重导入。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掌握铸铁技术。铁器与牛耕材料:“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国语齐语阅读所给材料,解释:探究中国古代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线索,思考并回答。根据材料提问:1“美金”、“恶金”是什么?2铁器相对石器、铜器有哪些优点?3铁器有哪些种类?举例。4铁农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春秋时代不仅有了铁制的犁,而且有了用于拉犁耕地的牛。由“美金”、“恶金”引出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使用,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古代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线索,突出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是物质文明进步的象征。材料: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周易系辞教科书P34“各抒己见”。阅读所给的材料,思考并回答。提问:1黄帝、尧、舜时代哪些畜力被人们所使用?2从孔子学生的名字中你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小结:铁犁和耕牛的结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中国农耕文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铁器的使用,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创造了条件。由孔子学生的名字形象生动地说明牛耕已经推广,引导学生懂得历史信息的特点。都江堰教科书P35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都江堰影像资料。观察并在地图上找到都江堰的位置。观看录像,了解都江堰概况。出示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利用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培养学生识图及用图能力。材料:在楚地,西方则有河渠沟通汉水云梦泽之野,东方则江淮之间有沟相通。在蜀地,蜀地太守李冰凿穿离碓,用以避免沫水的损害,在成都县开二江,都可以行船,多的水可用来灌溉,百姓都享受渠水的利益。据司马迁史记译阅读所给材料,在地图上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地理位置,思考并回答。根据材料提问:1李冰在蜀地修建了什么水利工程?2这一水利工程具有怎样的功能?3这一水利工程有什么影响?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结构合理、科学,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理解它对成都平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师生归纳:围绕完成的板书小结本课的内容。生产技术的进步铁 器牛 耕主要代表:都江堰促进农耕文明的进步春秋:军事、生产领域水利工程战国:铁农具普遍使用春秋时就有铁犁与耕牛板书设计训练设计 (1) (2) (3)上面(1)、(2)、(3)三幅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耕作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观察上图,结合教科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三幅示意图中的耕作方式,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列应是:( ) A(1)、(2)、(3) B(2)、(1)、(3) C(1)、(3)、(2) D(2)、(3)、(1)2第二幅图反映的耕作方式出现在_时期。3请你从教科书中找出材料证明上述结论。案例国语齐语中的文字材料分析教学实施过程:出示材料:“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国语齐语)教师:“美金”、“恶金”是什么?学生:“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教师:铁器相对石器、铜器有哪些优点?学生:更加坚硬,有利于生产。教师:铁器有哪些种类?举例。学生:兵器、农具、生活用具等。教师:铁农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学生:铁器的出现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中国农耕文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铁器的使用,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创造了条件。分析: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古文材料的阅读理解,使学生了解铁器工具取代青铜工具所带来的生产发展、文明进步,同时提高学生理解材料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