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七年级下树德实验语文半期考试题.doc_第1页
2015级七年级下树德实验语文半期考试题.doc_第2页
2015级七年级下树德实验语文半期考试题.doc_第3页
2015级七年级下树德实验语文半期考试题.doc_第4页
2015级七年级下树德实验语文半期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题七年级 语文A卷(共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u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B这些字帖(ti)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nng),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D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qng)佩地听着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C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D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B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周而复始。C她戴着那漂亮的红蝴蝶发卡,十分惹人注目。D学习不能三天打渔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属于 B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奇怪 C泯然众人矣 泯然:消失 D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B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C余闻之也久 卒之为众人D父利其然也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B“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C“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自身关键。D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第卷 (其他类型题 共82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答: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答: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子) (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那些卑微的母亲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9概括文章第的主要内空。(不超过30字,2分)答: 10文章第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答: 11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点词的作用。2分)答: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答: 12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3分) 答: 五、作文(60分)13(60分)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请以“这样做,值得”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2)自定立意;(3)文体:记叙文;(4)不少于500字;(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4分)(1)年十有九( ) (2)会诏百官言事( )(3)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 )(4)尝奏事殿中(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译文: (2)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译文: 3. 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 二、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名著阅读4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5分)A听音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全神贯注,他把手指插进乌黑的头发里,眼睛盯着屋角,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有时他突然叫起来,惋惜地说:“上帝啊,要是给我一副好嗓子,我也来唱一个!” 外婆这时叹着气说:“好啦,雅沙,你弹得让人心里难受!A,你来给大家跳个舞吧” 这时候,外婆的请求不是马上能够得到满足的,不过乐师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钟,然后握起拳头,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仿佛把一件既无形又无声的东西从自己身上甩掉,神气活现地喊道: “扔掉忧愁和烦恼吧!A,出场!” A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 “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A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A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上面的语段摘自(1) (填作者名)所著(2) (填书名)小说中的一段,文中A是指(3) (填人名),他(或她)是(4) 死的。在这本名著中A主要具有(5) 的性格。(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9题。(19分)高山流水(1)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2)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3)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4)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5)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6)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7)山,并没请谁来! (8)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9)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10)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它冲开壁立的山崖的挡阻,它撞破嶙峋的怪石的阻拦,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5. 根据到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3分) 无精打采 。6. 第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答: 7.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意蕴深刻,请具体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可是,它冲开壁立的山崖的挡阻,它撞破嶙峋的怪石的阻拦,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从语句含义的角度分析。3分)答: 8. 文中语句“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这一语句属于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3分)答: 9. 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4分)答: 四、语言运用(共12分)10综合性学习(8分)3月9日,成都市“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天府广场举行。学校就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一)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