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及其特点与影响。2.难点:分析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法令和建立的政体,认识苏俄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权的特色。教材整理1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客观条件(1)物质基础: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2)发展落后: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3)直接原因:一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2主观条件:坚定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教材整理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8日,工人和市民由示威游行转变为武装起义。(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1)背景: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2)内容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3)作用: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7p78第二目内容,思考: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及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提示】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是当时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百姓则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列宁试图通过无产阶级夺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解决人民渴望得到的切身利益问题。3十月革命(1)准备:1917年7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2)过程: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3)结果:攻占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取得胜利。(4)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图解示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教材整理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2政权特点(1)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2)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3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图解示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俄国是最薄弱的一环;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2.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3.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号召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探究点十月革命的特点史 料解 读史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明确两个阶段的内涵。史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3日)注重关键信息“武装起义”“实际问题”,联系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提示】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史料二中提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得出的?【提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史论拓展】十月革命的特点(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革命道路:所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3)革命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实现方式:是由设想和平夺权到采取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5)革命对象:反侵略、反资本主义与反封建三位一体。(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有人说“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历史的引领者”是指()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c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解题模板】抓关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历史性转换”“不再是效仿者”“而是引领者”排易误十月革命并没有否定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十月革命后世界现代化中,俄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并存,a项错误;十月革命开创了一种新的民主模式,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十月革命在社会发展模式上的开创性意义,而不是其国内意义,c项错误验结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答案】d1阅读右面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解析】注意图片中的文字“罗曼诺夫王朝完蛋啦”,据此可判断出题干中的革命是二月革命。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继续参与“一战”,故a项不可能遇到。【答案】a2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暴力推翻罗曼诺夫王朝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b3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导学号:24940108】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以暴力革命为主【解析】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性质的不同,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统治,十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c项。【答案】c4(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中,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实现了此目标的革命是()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光荣革命【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和“实现了此目标的革命”可知,该革命是胜利的、无产阶级发动的、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即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二月革命是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运动。【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各有什么作用?(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斗争内容即可判断。第(2)问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考查对两段材料的综合把握,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事件:二月革命。性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历史背景: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次日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也相继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