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加法交换律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难点: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意义。课堂模式: 引导探究,当堂训练。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1、 复习导入。 采用一组一组的口算练习,为探究问题作铺垫。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1)教师用卡片出示下列口算 题。 75+16= 24+36= 15+75= 36+25= 学生口算 30+45= 260+140= 45+30= 140+260=(2)教师:同学们,如果a+b=12,学生看题,思考后在小组中交 那么b+a=?流讨论。(3)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等于12学生汇报:a+b=12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 b+a=12我们就来探究这样的规律。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教材第27学生观察画面情境,了解画中页主题情境图。的信息,然后汇报。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你从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图画上的信息,学生小组议一议,然后汇报。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教师:让我们来解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并在小组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说说数量关系教师小结: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5)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观察解答算式,在小组中交流什么?自己的发现,然后汇报。(6)你还能举出几道这样的算学生汇报,列举几组类似的算式?式。(7)通过上面解决问题和大家学生讨论,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举例,你发现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加法中,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三、应用反馈(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相示加法交换律吗?互交流,然后汇报。教师:通常我们用字母来表示:板书:a+b=b+a(2)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全体集体订正。做”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3)说算式游戏。学生每两人一组,说算式游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知识,内化形成能力。一名同学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戏。另一名同学根据加法交换律,说出另一道加法交换律。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畅谈收获。教学板书:36+78=78+36 36+135=135+36 78+135=135+78 135+296=296+13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 a+b=b+a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 题: 加法结合律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演算比较,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加法结合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护理归纳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培养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计算过程,发现规律。课堂模式: 分组合作,小组探究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从生活入手,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自体会加法结合律的由来。1)、出示李叔叔自行车旅行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谈感学生说说自己骑车的经历。受。2)出示李叔叔骑车记录表。第一天88千米第二天104千米第三天96千米2)根据让录表说说你想提出什不拘于课本上的内容,畅谈自数学问题?己的想法。二、探究新知1)教师相机出示例2。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生:88+104+96 88+(104+96)米? =102+96 =88+2002)请大家根据记录表,算一算 =288(千米) =288(千米)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发现他们的计算顺序不同,结果还两种不同顺序的算法,得到的是一样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4)再出示两组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当堂训练,使学生堂堂清,让学生掌握本课所授的内容。(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a、组织学生算一算,比一比。通过计算,完成练习。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引导学生思考,写出同样的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式。b、观察上面这几组等式,你发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现了什么,C、教师指名汇报,完整叙述分式,板书: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学生朗读,记忆。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5)巩固练习。根据加法结合律,在方框填上适当的数。(136+157)+143=136+( + )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填写(286+495)+105=286+( + )完整。304+(496+257)=304+( +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267+(333+214)=267+( +)通过举例子培养学生的发散的思维,巩固知识,内化形成能力。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口答小组互相口答,提高学生的然后教师指名口答。参与学数学的兴趣。三、课堂小结。1)、加法的结合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并举出例子通过举出例子,来表示从理解的程度上掌握了加法结合2)你能不能用字母把加法律。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出来。四、课堂作业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4题。学生完成作业。课 题: 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2)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3)掌握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导,发现过程,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堂模式: 发现探究,尝试总结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 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定律,为学生知识迁移埋下伏笔。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同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出示: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学生口答练习32+45=45+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27+(58+73)=(27+58)+报。a+b=b+(a+b)+c=a+(b+ )教师:上面的运算中,应用了学生独立思考,可能会认为乘哪些运算定律?各是怎样的?法算式中,也有类似的运算定在乘法计算中,是否也有类律。似的运算定律呢?二、合作探究。(1)在乘法计算中是否也有交(1)学生根据问题,在小组换律和结合律呢?大家自己合作中组织探究乘法分配律去探究一下吧。和结合律。教师巡间指导。(2)学生上台汇报,展示自(2)组织学生汇报。己的探究过程,归纳自己的结教师适当加以指导。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结论。并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充分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律。为学习分配律奠定基础。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字母怎样表示乘法交换(3)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律和结合律呢? 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能教师板书:说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三、应用反馈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算一算并验算。第1题。(2)学生看题后,可能会列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式:2245第2题。计算时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导学生看题,分析题意。计算。列算式解答,并相互流。2245=25243、教材练习六第2题。 =10244、教材练习六第3、4题。 =240(瓶)引导看题,理解题意。(3)学生独立填一填,并分小组合作交流解答。别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学生先题,理解题意,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再解答,并相互交流。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学生畅谈收获,也可以说一哪些收获?说获得新知识的快乐感受和获得知识的方法。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位置,积不变。 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积不变。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a (ab)c=a(bc)课 题: 乘法分配律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发现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区别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课堂模式: 合作探索,共同发现规律。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 复习乘法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法迁移,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题。125= 352=(1)学生开火车口算。1258= 154=458= 254=165= 245=(2)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258= 1574=再交流汇报,汇报时学生可能2534= 86125=会说:(2)教师:我们己经学习了乘法我们己经学习了乘法交换的哪些运算定律?我们是怎样律和结合律。发现这些运算定律的?我们是通过计算体验,比较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通过算式,现归纳发现这些运算定计算体验,比较发现探索有关律。乘法的计算,大家有没有信心。2、 探索新知(1)教师投影出示土土填下列(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探四组算式。究步骤,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1173+1177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 117(37)流。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 25(200+4)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计算规律,再让学生自己列式,进一步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拧究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东,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25200+254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 464+466交流,形成共识,再以小组为 46(4+6)单位,进行汇报。分别计算出每组算式中两道算式结果;比较观察两道算式的特点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表述出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1.学生根据算式规律,自己列出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几组算式,并独立算一算,比书。较计算的结果。(2)教师:你们还能举例写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算一算,2.学生分别展示汇报自己写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比较。(3)教师指名汇报写出的一组算式和计算结果。3.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组(4)能把你的发现说出来织语言,再小组汇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三应用反馈在应用中进一步验证发现知识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未能分配律的意义。(1)完成教材第36页“做一做”(1)先观察每组等式两边(2)教材练习六第5题。算式的特点。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区分乘法结合律算一算,进行验证。分配律的不同点。(2)学生观察算式特点,在小组中议一议。进行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又学生畅谈收获有哪些新的收获?课 题: 练习课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2)会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3)会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存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难点:会通过拆数、变式等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课堂模式: 例题引导 质疑启发 分析推理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 复习乘法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1)口算。25 425 1258(1)学生开火车口算。454 352 2581254 205 165 (2)说一说乘法的交换律、(2)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结合律、分配律是怎样的?用再交流汇报。字母怎样表示?(3)算一算,能简便的用简便算法。(3)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58254 12516 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能说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指导练习。(1)复习前面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出示:9436794333学生练习,然后上台板演。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数字的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9436794333 100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理解能力。领悟乘法分配律的计算规律,再让学生自己列式,进一步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算一算。然后汇报交流。想一想,怎样简便呢?要用到什么运算定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算一算。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2) 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出示:五兵家开办养鸡场,每栏有25鸡,有88栏。一共有多少只鸡?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在小组议一议,说一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计算的思路,再动手算一算学生计算时可能会说出:2588=25802582588=258112588=2542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相讨论:这三种算法有什么异互交流,然后汇报。同之处?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教师小结:通过教师讲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掌握多种算法奠定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一题多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第一种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把88看作(80+8)来算。说一说自己喜欢用哪一种第二、三种是根据乘法结合律把88年作(811)或(422)来算。(3)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六第6题中10312想一想,怎样计算简便?说一说你是选用哪一种方法比较不同的算法,说一说简算的依据。课 题: 连减的简便计算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连减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连减式题的计算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逻辑之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连减的简便算法。难点:会灵活根据计算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课堂模式: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 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引出要探究减法减运算定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1)教师出示下题。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2412876 2574学生通过计算体验,回顾旧知36+49+51+64 723727,学生能会说出:应用了加法教师:在计算中,我们运用了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2)在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我们都发现一些运算定律,哪么在减法中,有没有运算定律使我们的计算简便呢?二、探究新知(1)探究规律教师出示: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中,在答算一算,把相同的算式连起来。题卡上完成计算练习,并把得46-51-49 545-145-167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868-32-68 1500-28-272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1500-(28+272) 415-74-26集体订正。415-(74+26) 868-68-32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545-167-145 456-(51+49)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类整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渗透分类思想的同时,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分组整理的结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计算中的规律,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汇报。体验发现知识规律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要探究减法运算中的规理的方法,并记录下妆纳整理律,你会怎样将上面的算式进结果。行分类整理?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将分类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观察两组算式,在小组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中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了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现。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a-b-c=a-(b+c)a-b-c=a-c-b(2)应用规律。教师:教师:应用我们发现连减计算规律,可以合这类型的计算更简便。教师出示:528-53-47 470-254-46545-167-145 教师:计算这三道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当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注重算法优化,使学生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优化思维。及时巩固练习,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技能。小老师,讲简便计算的方法、过程。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例1学生先看图,理解题意,要求还剩多少页没看,要把已a、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经看完的页数减去。意,b、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学生的计算过程,并234-66-34分别说一说是怎样算的。c、你喜欢哪种算法?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并阐明理由。三应用反馈。完成教材延续39页“做一做以及练习七第1题。课 题: 运用加、减简便计算解决问题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加减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优化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肯动脑筋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会用加、减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模式: 创设情境,质疑启发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 通过学生口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从生活入手,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内化成能力(1)口算。(卡片出示)13+24+16= 487-3=56-18-16= 45+23+18=32+47+18= 55-17-8=学生开火车回答,并说一说口69-29-17= 17+23+18=算过程教师卡片出示,指名口算。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教材第40页情境图图上画了些什么?李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学生看图,然后回答老师提上的信息。出的问题。(2)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示:哪三本书的总价在100元左右。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相指名汇报。互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a、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理解能力。通过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遇到问题多动脑,多思考。b、先算出四本书的总价,再同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100元比较,多的钱与哪本书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算法。的钱最接近。教师小结: 以上两种方法都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认为第2种学生认真聆听。做好笔记。说方法比较简便,在具体解决问一说第二种方法的好处。题时,我们要多动脑,想出更好的办法来(3)解决问题2教师:看右图,李老师付100元习这两套书,找回多少钱?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板书:100-48-47学生小组讨论,哪一种方100-(48+47)法好。50-48=2 50-47=3 2+3=5(4)引导学生小结。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全班交流。你想说些什么呢?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三、应用反馈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内化成能力。(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七第5题。(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800-138-162 672-36+64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1034+78+320+102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算法。25+72-25+75四、课堂作业。教材第42页,练习七第5、6、7题。课 题: 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计算技能。(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连除式题简便算法的发现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美,培养审美情趣,体验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快乐,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算方法。难点:会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自主探究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 复习乘法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从生活入手,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1)口算。255= 1203= 学生开火车回答。1688= 642=642= 567=10008= 3255=(2)引入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2)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法、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再交流汇报。算方法。除法算式中也有简便算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除法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同学植树图。教师:同学们植树图引导学生说出买树苗需要学生说出所求的问题是什么多少钱的问题。教师随机出示例3:一共有25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购买这些树苗花了1250元,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一题多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棵树苗多少钱?(2)教学例3指名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解怎样计算每棵树苗多少钱呢答,并在小组中交流。组织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方法一:先求出每小组买树苗多少钱再计算出每棵枝苗多少钱。1250255方法二:先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再计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1250(254)仔细观察以上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小结:交流,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3)巩固应用试做教材第4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两名学生板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第1题左边两道小题。演,然后集体订正。巩固练习,把知识内化成技能。教师:你们同意这么做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三、应用反馈。(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4+8) 5995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最42037 简便,然后汇报,交流算法。四课堂作业。教材第46页练习八第1、2、3题。课 题: 简便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展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肯动脑筋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运用简便算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模式: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运算定律,为学生知识迁移埋下伏笔。通过教师讲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掌握多种算法奠定基础。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各种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使们的说说以前学了哪些运算定律计算又对又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简便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教师出示例4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图画上,你了解到哪些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信汇报。怎样计算五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呢?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然后组织班上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12525=300(个)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1225=3(425)=1200(个)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内化成能力。从科学考察入手,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1225=1210004=1200(个)说一说,你们分别是根据什么这样算的呢?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说一说教师小结:同学们做得对,计各种计算过程的算法算时,我们要灵活运用算法正确计算。你们还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分组比赛学生小组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解答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灵活、巧妙。(2)教学例5教师:同这们听说过科考队的故事吗?出示例5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图上获取信息。根据科考队这次科学考察的时间表,你想知道什么?引出例5的问题:科考队这次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然后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汇报。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学生根据时间表,独立思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内化成能力。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并在小组中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A、把每月的天数加起来31230226=(31+30)226=612=26=148(天)按星期算:7211=148(天)三、应用反馈教师出示小黑板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做法。课 题: 练习课 备课节次:第 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简便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快乐,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课堂模式: 组织引导学生练习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回顾。 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强化所学概念。通过比赛,强化小组竞争意识,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运算定律。(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运算和性质?用字母怎样表示?组织学生思考回顾,并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汇报。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45+163+55 25174127+133+273+67 48102345-66-134 59148659学生组织独立练习,再在小组437-(137+240) 48052中相互交流算法。每组选派做秀选手比赛。二、习题讲解。(1)练习八第4题,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10625=251065174=54171332=13(32)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2584=8(254)然后汇报,看哪个小组完成得4658=(48)(65)好。 教 案学 案设计意图(2)练习八的第5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学生先判断,然后小组中说一的画“”错误的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大唐电力亳州市2025秋招自动化与测控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酒泉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自贡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能源许昌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泸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滨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训练支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设备保管协议
- 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教材
- 某火电厂输煤系统土建工程监理细则
- 室外消防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PE管施工及方案
-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 焊接质量手册
- GB/T 704-1988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29049-2012整樘门垂直荷载试验
- 【上课用】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错位相减法课件
- 《放飞烦恼-拥抱快乐-》-心理健康p课件
- 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