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1、 选择题1.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3.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 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 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4.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上述变化说明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5.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6.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a.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c.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7.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8.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是a.民主b.科学c.民生d.新文学9.有学者认为,一批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有机会接触现代文化的中国人魏源、冯桂芬、郑观应等人通过各种途径大声疾呼,传播现代文化、现代文明,他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下列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a.新文化运动肇始于鸦片战争后b.中国向西方学习从思想层面开始c.魏源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第一人d.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意义并不大10.陈独秀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亊也。”由此可知,陈独秀a.以民主科学作为反对尊孔复古的武器b.主张政治革命、文学革命与伦理革命并重c.视儒学道德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d.冲破传统道德礼教的朿缚,倡导女性解放11.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过多b.传播了新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c.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d.推动了近代史学的产生发展12.现代新儒家梁簌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文化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此论表明梁簌溟a.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b.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c.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d.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13.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4.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15.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康有为 b.陈独秀 c.梁启超 d.严复16.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2、 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材料二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称呼的演变并作简要评价。(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践活动。(6分)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为汉语出版。材料二、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并末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况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推动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况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折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试卷答案1.b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相对论和对民约论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科学、民主(赛先生、德先生)的追求,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两大旗帜,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一代人;c选项材料中反映不出;d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相关概况3.d材料“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的运动,开启了民族爱国思想,启蒙了革命的思想,d正确;a是材料中现象;b是新文化运动影响;c是民主革命分期标志,不符合题意。4.a材料中“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从史学的角度说明思想解放,主要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故a正确;b中彻底消除说法绝对;c中趋于一致不符合事实;d中传统文化融入与材料信息不符合。5.b“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说明当时青年人认为清政府是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实际上没有认清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故b正确;a明显错误,不符合事实;材料没有说明对于中国发展的手段,故c错误;d不是青年们认识到的因素。6.c7.b“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说明当时青年人认为清政府是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实际上没有认清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故b正确;a明显错误,不符合事实;材料没有说明对于中国发展的手段,故c错误;d不是青年们认识到的因素。8.c新文化运动的两个重要内容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它们代表着民主与科学,故a、b选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主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d选项正确。c选项民生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新文化运动中没有被强调,故本题选择c选项。9.a从材料“一批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有机会接触现代文化的中国人他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肇始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鸦片战争后一批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有机会接触现代文化的中国人最先在中国传播现代文化、现代文明,没有涉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故b项排除。魏源只是传播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先驱之一,故c项“中国新文化运动第一人”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抓住“他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一关键信息,排除与材料无关的bd两项和对材料曲解的c项即可得出答案。10.c从“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中国当时主要问题在于思想上,所以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对象就是封建思想文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科学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更注重的是伦理革命;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11.c由材料内容可知,胡适引导了一批青年学者研究祖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有继承延续的功劳,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扬作用,并未提及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扬作用,并非对近代史学的影响,排除d。12.c根据“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表明梁漱溟所要复兴的是儒家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c正确;材料“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表明梁漱溟认为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说法不妥,不能表明他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排除a;材料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梁漱溟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没有涉及“西用”,排除d。13.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14.d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主张“克己复礼、仁政、以德治国”的儒家思想受到各国的冷遇;秦始皇采纳了法家的学说,为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思想专制,下令焚书坑儒;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是为了戊戌变法的需要;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也是为了解放人们思想的需要。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故选d。15.b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和“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 “学潮弥漫全国”这一重要信息,结合所学判断,这里应指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故本题答案选a项;梁启超和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bd不符合题意;章太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c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16.b陈独秀并不反对青年追求独立自治,反对的是对独立自治的误解,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举的三个例子说明了当时的青年对于西方的学习存在着误解,存在着极端化的倾向,故b项正确;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极端化倾向,并不意味着陈独秀修改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西方文化的弊端,只是青年的“误会”,故d项错误。17.1)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3分)(2)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评价: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立场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反映了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6分)(3)三个阶段及实践:学术觉悟,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发起洋务运动;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蛋白质稳态调控与寿命延长-洞察及研究
- 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航空碳税影响-洞察及研究
- 有向图路径优化算法-洞察及研究
- 5G网络切片技术优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弱电解质结构解析-洞察及研究
- 海洋覆盖物对海洋文化传承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服务标准化实施路径-洞察及研究
-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戏剧表演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容器编排在云计算中的角色演变-洞察及研究
- 2025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和答案
- 养老照护机构长者康复训练服务流程1-1-1
- 高中化学命题分析课件
- 肛瘘的护理小讲课稿
- 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知识培训
- 如何成为成功的质量总监
-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GB/T 13537-2024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规范
- 读者简明使用手册-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