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docx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docx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docx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docx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思想阵地新青年活动中心北京大学1.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2)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3)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核心内容(1)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2)科学: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及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含义: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攻击。(2)表现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等。(3)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1917年,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4.文化平民化(1)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2)概况: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内容、形式上风格多样。2.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其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民主与科学。3.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观念?提示否定传统儒家思想。4.新文化运动期间,为什么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示(1)孔子是历代君王塑造的精神偶像,儒家学说则成为专制统治的灵魂,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5.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则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二者是否有着本质区别?提示其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轻巧识记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内容史料一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民国元年一副春联史料二注意史料一图片中袁世凯等人在祭天时穿着的服装;图片对联中“皇恩”“帝德”;所有这些说明当时社会上的皇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漫画中“三从四德”“旧思想”“靠不住的”是理解史料二的关键。(1)史料一中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2)史料二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答案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首先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3)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答案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主题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史料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此段史料反映了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表明: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文学革命。表明:陈独秀文学革命的坚决态度,新文化运动的锋芒直指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1)根据史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2)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答案(1)性质:是非之争,进步与倒退之争。态度:坚信文学改良正确,不容讨论。(2)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故陈独秀的态度是必要的,对推动文学革命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但这种态度有偏颇、偏激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它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5)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中民主与科学是核心内容。3.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答案c解析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2.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a.信仰马克思主义b.宣传维新思想c.认同无政府主义d.接受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都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3.“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答案b解析材料情境描述的显然是文学革命的内容。故选b项。4.(2017河南三市调研)“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 ()a.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b.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c.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d.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答案b解析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到民主制度的作用有限,于是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5.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的观点。该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文学革命的推动b.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c.白话文运动的兴起d.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有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题干中钱玄同废除汉文的主张即是例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都不可能直接否定汉文的实用价值,故选d项。课中思考题请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思想的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思想的解放又会推动政治、经济的进一步解放。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这说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大领域的发展和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阅读与思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大部分人的知识需求,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解析与探究(1)因为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2)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3)意义: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自我测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基础达标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宣传民主与科学b.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白话文取代文言文d.新青年等新式刊物的出现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中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当代历史学家袁伟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这一评论着眼于新文化运动()a.解放了思想 b.打倒了传统的权威c.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d.否定了封建王权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所以说是“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故选b项。3.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的重建”指的是()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 b.c. d.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因而和是符合题意的;其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因而也正确,而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上的,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因而也正确。4.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从题干信息看,该学者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故选d。5.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改革教育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且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大变革的风暴。能力提升6.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平等;君主贵族之压抑,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a.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d.彻底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可知陈独秀看到并指出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缺点,故选a项。7.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b.引进西方学说c.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d.提倡文学革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存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弊端。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等信息,可知作者把新文化运动看作是混乱形成的根源而加以否定,故选c项。8.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普及科学知识 b.方便民众阅读c.推广白话文体 d.服务政治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出建设三种文学的信息,可知与科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推翻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与方便民众阅读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与推广白话文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建设有利于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能够推动政治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9.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