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2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3张国刚中国家庭史载,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女生有9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婚姻观念出现新旧的碰撞b农村婚姻观念深受传统的影响c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d城乡婚姻观念变迁存在不平衡4据崇德老人自订年谱描述:“庚子(1900年)以后,风气弥开,男女皆尚高领窄袖凡西洋服饰若花边细钮绒毛衣之属皆为常御之品,而往时之阑干挽袖均捐废矣。”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b西方的服饰开始传入中国c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d国人的服饰受到西方影响5上海学者许纪霖说:民国时期,北京知识分子的核心是学者专家、大学教授,而上海文化精英的主流是出版商、报业大王、记者、编辑、民间教育家以及自由撰稿人。这说明()a北京是民国时期政治中心b北京的教育水平要高于上海c上海的纸质传媒优于北京d上海的市场经济比北京发达6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a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b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c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d西方科技文化导致民众观念西化7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b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入侵积极准备c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d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8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d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9民国时期,中山装上部小口袋的笔架形袋盖,暗喻中国革命需要依靠知识分子才能获得成功。它坚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一种精神焕发、阳刚向上的速度美及力量美。中山装设计风格反映了()a近代民主思想的不断成熟b国人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c辛亥革命加快了中西融合d部分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0下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19世纪40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期 代表刊物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d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二、非选择题11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人们在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发生变化,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1)在对待电灯、自来水问题上,上海市民的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相对于材料一,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中又生成的新观念。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d 2a 3c 4d 5d 6c 7d 8d 9b 10b11解析:第(1)问,注意抓住材料信息“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到“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通装水管,饮濯称便”,电灯、自来水在近代是从西方传入的,代表着近代工业文明传入中国;第(2)问,主要从材料中的“社会生活”方面的新气象,分层提取材料信息,原因主要依据材料找出其不同;第(3)问,多角度找出中国社会生成的新观念,看待应从两个方面回答,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答案:(1)变化:由恐惧到认同。历史趋势: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促进生活近代化;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夏银行柳州市柳南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南昌市青山湖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电子商务)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兴业银行西宁市城东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兴业银行常州市钟楼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广发银行牡丹江市西安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嘉兴市海盐县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海船船员考试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GJB9001C质量保证大纲
- SYT 668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PDF解密
- 《遗传学》课程标准
- 蛋白质分离纯化及鉴定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研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超全QC管理流程图
- 2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