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大解放。其中“经济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的“经济上的大解放”。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能够彻底结束封建制度,故a项说法不正确,排除;c、d两项说法正确,但分别属于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大解放,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2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三罢”斗争出现 d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的标志为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的壮大提供根本的经济基础。a项为转折的表现,b项是根本原因,c、d项为斗争的方式。故选b。答案:b3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起记载:“自民国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于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a发生于鸦片战争后,b发生于洋务运动时期,d发生于一战期间。只有c与题目的时间相符。答案:c4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结合1943年抗战时期,故a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结束后,故b项不正确;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日军掠夺服务的,实现“以战养战”策略,故c、d项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答案:a5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中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乞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的命运,关键是要从根本上()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运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只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得到较好发展。答案:d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解析:第一小问,通过观察材料表中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与指数的变化情况,可分析得出变化的总体趋势;第二小问,据时间“19131918年”,迁移与之相关的国际大事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主要原因。答案:趋势: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主要原因: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基础巩固1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析:由题干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规定礼服礼帽的衣料必须用本国的纺织品,实质上反映了政府在极力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答案:c2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这表明()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c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民国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14年”和“农工商部”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答案:d31905年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展迅速,成为民族烟草工业的领头。1919年,在烟草市场据有绝对优势的英美烟草公司,指控南洋公司产品为“日货”,迫使其停业。南洋公司奋起抗争,在众多民众的声援下,终于重新开业,从上述材料可获取的信息不包括()a民国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解析:“据有绝对优势的英美烟草公司”迫使南洋公司停业,反映出其力量弱小,所以可知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包含b项的信息,所以不选;同时,以上所引内容也反映了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d项不选;“在众多民众的声援下,终于重新开业”,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c项不选;材料没有民国政府政策的内容,所以a项符合题意。答案:a能力提升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高歌猛进 b曲折发展c停滞不前 d萧条萎缩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因国内外环境变化而曲折发展,故选b项。答案:b5日本“适地适产主义”的实质是()a军事掠夺b将中国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c控制沦陷区的工矿企业d将沦陷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解析:结合“适地适产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实质。答案:b6日伪政权在沦陷区经济破坏中的哪一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a经济统制政策b“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c物资管制制度d掠夺劳动力解析:物资管制制度便于日伪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答案:c7下图显示相关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外国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以选b项;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排除a项;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在图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在图中没有反映,排除d项。答案:b8“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吞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缺失的“”部分原文应为()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解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为b项。答案:b9近代后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以致很多破产的因素有()美日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官僚资本的挤压民主党派被解散a bc d解析:注意限定条件是“近代后期”,这应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此正确;新民主主义经济尚未出现,排除;此时期,官僚资本不断以直接投资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工业,正确;民族党派的解散跟民族工业的萎缩无直接关系,排除。故选c项。答案:c10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份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 383.58104.9219152 097.3493.3019162 062.0741.4219171 559.4385.4719181 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解析:表格数据体现的是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状况,火柴进口量逐渐下降,新办工厂数量和投资额的增长,折射了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征,故c项正确;19141915年工业发展直接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故a项错误;表中数据显示华商的投资额不是递增,故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故d项错误。答案:c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分类表现说明有利因素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各国不可能继续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从而有利于民族工业市场的扩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妄图独霸中国,加大对中国侵略,激起各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热情,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华侵略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请依据以上表格,分别找出影响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加以说明。答案:示例一:有利因素:民族资本家的努力。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民主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