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件(共16张).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的领域 农业 生产工具 生产模式 土地制度等内容 手工业 冶炼 纺织 陶瓷 经营方式等内容 商业 商业及商业政策 城市等内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 政策等 远古时代 原始社会 先秦时期 夏 商 周奴隶社会 封建时期 秦汉至明清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小农经济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70年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ny小练历史工作室 一 阅读第一目内容 概括归纳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 起源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2 作物分布格局 南稻北粟3 农业产业结构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五谷 粟 六畜 二 生产工具 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1 农耕工具 2 灌溉工具 木 石 骨 木 石 骨 蚌 青铜农具 铁 牛 铁 牛 曲辕 翻车 水排 东汉 筒车 唐 1 农具用材质量的变化 耐用性 实用性能加强 由石器 骨器 木器到金属工具 到铁农具的出现 2 工具种类不断增加 技术得以突破 能完成多道工序 由耒 耜到曲辕犁 3 农业动力的变化 由人力到畜力 牛耕的出现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考1 结合上述中国农具的发展变化总结其发展变化的特点 其变化体现了什么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二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 2017 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 25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 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 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 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 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2 2017 山东青岛一模 25 图7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c 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总结从春秋到明清水利设施的兴修情况 并说一说水利兴修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春秋战国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西汉 漕渠 白渠 两汉 治理黄河 王景 地方特色灌溉工程 坎儿井 西域 三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中国属于大河文明 农业历来在经济占主导地位 而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有限 所以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注意农业生产中的精工细作 也就是改进工具 提高生产技术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而水利方面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而且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根本就无力对抗诸如水旱之类的自然灾害 所以为保证农业生产 古代历朝历代都重视修建水利工程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 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 私有土地的出现 生产关系 商周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时期 自耕农经济出现 原因 条件 四 生产关系变革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什么叫小农经济 指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生产力的提高 特点 分散性 生产规模小 家庭为单位 落后性 分工简单 男耕女织 封闭性 缺少交往与合作 自给自足 脆弱性 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 易破产 阅读教材p5中关于白居易的诗以及p6中 阅读与思考 关于晁错的文段 从中分析自耕农经济 小农经济 有何特点 该如何评价 利 较稳定 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弊 比较脆弱 难以应付天灾 战乱及苛捐杂税 自给自足 较少商品交流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的交流 特别到了近代成为阻滞社会发展的因素 阅读理解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 条件 2 特点 3 作用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分散性 封闭性 落后性 脆弱性 较稳定 自给自足 生产积极较高 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 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规模小 难扩大再生产 天灾人祸 容易破产 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三 男耕女织 式的经营方式 3 2017 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六 30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记载 战国亩产量79 41斤 西汉初年93 68斤 汉武帝时期117 11斤 1938年115斤 1949年130斤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 脆弱性b 落后性c 封闭性d 先进性 4 2017 四川成都三模 24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 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 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 吕氏春秋 一书记载有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5 2017 北京丰台二模 13 南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诗云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能够体现的是 小农经济 土地私有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a b c d 归纳总结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1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