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5201229 作者简介 季琳 1974 女 浙江杭州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书画 美术史论研究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新视觉审美倾向 季 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 就书法本体内在审美内涵的包容性和外在审美样式的兼容性来说 书法具有实用性 广泛性 艺术性的特征 当代的书法艺术发展更注重书法本体的艺术性 其实用性已渐渐被 高科技产品所取代 探究当代书法的新视觉审美倾向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拓展具有积极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 审美 新视觉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J2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2795 2005 0120111206 New Visual Aesth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JILin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As the noumenon of calligraphy embraces inclusive 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compatible aesthetic style calligraphy features itself practical extensive and artistic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alligraphic ar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tistic character of calligraphic noumenon while the practical function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hi2tech products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o probe into new visual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Key words aesthetics new vision artistic character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系中 书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样式 千百年来被不断地传承与发 展着 与此同时 也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审美理念和表现形式 书法的魅力在于它具有极强的内在审 美倾向 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情致 可谓是最近乎人性化的一门艺术 并且具有深 厚的人文内涵 是人心灵的表白 体现着一种人性的审美情致 进入信息时代 高科技电脑汉字输入 技术的普及削弱了其实用功能而使书法这门传统艺术样式似乎显得无容身之地 面对书法的继承与拓 展等诸多问题 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的发展进程中 书法审美理论与创 作实践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脱节 那么今天的书法艺术将以什么样的一种境域状态 展现在世人面前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社会制度改变了 生产方式改变了 文化传播的路径改变 了 记录书写样式改变了 更重要的是人的审美理念也在发生改变 我们必须冷静地面对百余年来所 发生的这些根本性巨变 如果我们愿意尝试把书法的问题放置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来思 考 或许会有新的关于书法的历史定位 2005年3月 第3卷 第1期 浙 江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March 2005 Vol13 No11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当代境域下的书法艺术面临的若干问题 1 当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对书法的影响 书法形态一方面与中国的文字有关 另一方面与书写的工具有关 目前我们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是上个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发现的甲骨文 这种来源于象形的图案化的文字符号作为文化传统 被继承了下来 并且为书写的表现 书法 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考古发掘者猜测 或许在文字的萌 芽期 我们的祖先将文字书写在了不易保存的物体 如树叶 木片等 上 之后 在文字与书写工具 的互动中 产生了一系列的字体 金文 石鼓 竹简 帛书 大约在唐宋之际 随着纸的出现和逐渐 普及 书写的工具被确定为毛笔 宣纸 墨 文字则被确定为真 草 隶 篆诸体 历史告诉我们 决定书法最终运作模式的背景是经济 初期的农业经济 以及与农业经济相联系的小手工业作坊经 济 它的文化背景是农业社会普遍地以手写文字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它的社会激励机制是隋唐以来的 科举制度 然而我们知道 所有这一切都在工业经济的进程中被无情地摧毁了 书法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印刷技术带来的冲击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现代纸质传播方式 报刊等 对书法的冲击是 巨大的 首先 现代印刷技术肇始了文字与手工书写方式的脱离 在这种技术背景下 文字不再是经 过名家的书写而是先被工业化处理之后才被阅读的了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 印刷文字逐渐替代手写 文字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流 其次 随着印刷媒体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在人们心理上确立了印刷文 字的权威性和解释权 五四时期 新青年 等刊物的巨大社会感召力就是一例 知识精英们急于将自 己的手稿变成为铅字 似乎只有通过这样的转换 知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书法对于一个文 人的附加意义消逝了 紧接着 在现代教育设置中 传统文人用于练习书法的时间被更实际的知识课 程 如英文 所占用 2 逐渐趋于边缘化了的书法艺术 在经济社会里 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带来的多样性视觉文化致使书法逐渐被趋于边缘化 与工业化 进程相适应的摄影 电影 电视 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涌现 使人类情感的沟通 传达 释放 表述 更加多样 其自身的艺术性 实用性 广泛性以及在当代的适应性决定了当下它们的主流方向和主导 地位 摄影 电影 电视 广播 网络突破了人对手写文字 文学 书法等 的过分依赖 代之以高 视觉精度的图文和图像 人们不再满足于用文字来描述事物 而是可以选择摄影 电影和电视图像来 再现事物 摄影 电影和电视作为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复制功能降低了艺术消费的成本 使 传播 普及更为快捷 逐步占据了传播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其次 书法从形式到内容仍然 难以摆脱唐宋以来审美样式的影响 和当代人文环境下的新艺术视觉理念相比有些滞后 3 书写样式及工具的改变大大削弱了书法的实用特征 硬笔 打字机 文字编排机 特别是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的出现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 惯和获取文字的方式 古时候书法形态是与书写的工具和内容密切相关的 20世纪以来 中国人逐 渐放弃了用毛笔和墨书写的传统习惯 取而代之的是钢笔 从而培育了被称作硬笔书法的艺术新品 种 当我们最终不再用笔和纸 而是通过机器获取文字时 书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呢 或许有人会 借助于电脑 设计出与书法相关的软件 从而为文字注入新的美学元素 因此 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审美价值理念具有相对的稳定 性 拓展性 但是时代背景的改变 也要求书法探寻新的发展方向 满足当代更加多元的审美需求 书法家应自觉地从外界汲取源头活水 在造型思维上跨越工具 观念 技法的束缚 摆脱传统文人加 工的 精致的 细巧的书法面貌 结合当代多元的艺术创作 从传统书法的意义 观念出发 通过文 字而解放文字 将书法还原为纯艺术创作的创新实践 开拓出不同于传统书法的当代书法面貌 写出 当代精神 写出与国际互动又具有动感的新时代书法 二 当代书法的审美倾向 关于书法自身的审美定位问题 古今各不同时期书家的理解截然不同 它的审美定位取决于当时 的大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 如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等 而今天的人们欣赏书法 更加注重 21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3卷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书法本身的艺术性 即书法的审美价值 逐渐淡化了书法的实用性 这与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共生的 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如何界定当代书法的内在审美趋向 是一个当代书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的现实问 题 如何充分发挥当代书法价值 彰显传统书法艺术的美学观 是研究当代书法审美倾向的切入点 在保留的基础上解析书法样式中的审美元素 在开放的前提下延伸书法审美元素符号的当代审美形 式 充分发挥书法的一切审美特性 使其完整地 发展地从古典审美向现代新视觉审美转换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样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其外在表象上看可归结为视觉艺术范畴 基 于这一点 书法在当代首先应更加彰显其艺术性的视觉功效 拓宽书法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视觉应用 领域 将书写的实用性提升为视觉的实用性 为了确保传统书法审美特性的完整度 在不更改书法自 身语汇要素的前提下 有益地拓展书法的视觉形式 从书法笔画元素的解析重构到内容式样的编排重 组都具有伸缩性和外延性 书法这样一门古老艺术在当下所焕发出来的不应是墨守成规或捶胸惋叹 更多的应是在宽容状态下的融合与拓变 将书法融入到多元文化共生的视觉革命中去 在文化的发展 中求发展 在时代的变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艺术永远是审美的艺术 审美永远是人的审美 人的审 美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完善的 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倾向归结到底是当代社会主体 人 的主观审美 欲望波动以及当下社会发展态势的主导方向 多元共生 文化兼容 外张内显 机遇错综 这就是当 下的社会特征 将其与书法的静态艺术性审美特性相结合 或许就是当代书法艺术所要进一步深入探 究的新视觉审美倾向 三 书法的新视觉再现 1 绘画性书法 绘画性书法不再像传统一般 书写通篇诗词的长卷 也不是如传统书家 重视字与字的连贯 行 与行的呼应 一气呵成的书写方式 而是以画面的构成需要为创作原则 绘画性 设计性是经营作品 的原则 把书法当成如绘画作品般的 惨淡 经营 从酝酿 构思草图 经营意象到作品完成 有时 必须历经一段时间的反复推敲 或数十次不断的实验 由于作书如作画 以 造型思维 经营位置 强调结构性 因此可以有意将篆 隶 楷 行 草五种不同书体并置 而字的大 小 线条的粗 细 用笔的疾 涩 墨色的浓 淡 枯 润 完全打破传统的章法与书写习惯 按艺术的构成原则 组构画面 达成戏剧般的夸张突兀效果 如张羽翔的作品 新教案 将书法教学过程作为创作题材 并通过作品形式展现 首先可以表明这样的书法作品有可能与社会连接 作品以金文结构为原型 着 眼于强调各种横线 直线 曲线之间的关系 用朱笔加上夹注 旁注的说明文字完全打破传统的章法 与书写习惯 按艺术的构成原则 组构画面 达成戏剧般的夸张突兀效果 2 表现性书法 在书法的创新实验上 尝试开拓不同的媒介与材料 甚至结合音乐的表演 传达与时代同步的节 奏感 我认为写书法是生命的探险 因为中国书法在既定的章法 笔法与布局中 已把书家层层捆绑 311 第1期季 琳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新视觉审美倾向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教案 张羽翔 哀与感 张羽翔 声音 黄文斌 生命被阉割 无法释放出内在生命力 应该丢掉文明的包 装 回到自然的本质 因为艺术是还原自己 追本溯源 才 是内在心灵的反射 如图 哀与感 这幅作品 作者取 哀 与感 为题 将中国文人士大夫在现实中受到的情感与理性 的压力 通过文化渠道来获得内心平衡的感受 淋漓尽致地 表现在作品里 书家书写时 他的思想已不在 只有如本能 般的直觉 当下快速挥毫 是疯癫的神奇力量激荡生命能量 的全然宣泄 达到高度的自由与解放 他企图从传统中爆炸 出来 这幅书法只见笔画飞动 气势奔腾 有股慑人的震撼 力 傅柯 Michel Foucault 在 疯癫与文明 中说 现代世 界的艺术作品 频频地从疯癫中爆发出来 法国哲学家梅洛 庞蒂 Maurice Merleau2Ponty 认为在画家的世界里 从视域的 领域窥视 是一个 可见的世界 在可见的世界里 隐藏着 不可见 的世界 字形的形似与否并不重要 然而在可见的 字形里 所隐藏的那个 不可见的世界 正是书法那股猛烈 震动 冲上云霄的强大威力的内在 神秘 原始的生命蛮荒 之地 3 设计性书法 以中国文字为素材 将文字线条还原为三角形 方形 圆形 直线 曲线 圆点等几何要素 重新设计书法点画线 条 大小疏密 曲直方圆 写出不同于传统书法 又深具个 人特色的美感意识 哀与感 的书法设计 每个字的形态 字字不同 但全幅的整体感又具有多样 的统一 书法要写出现代感 就要通过文字 创造美的形式 人类的生活已瞬息万变 书法也要有所 改变 如果书法的面貌多一些 就不会只局限在一种上 以设计原理画书法 尤其擅于运用有机造 型 表现书法的韵律美感 开设计表现之先端 而设计的返璞归真 是每位书家再度解放自己的另一 种挑战 如作品 声音 4 主题性书法 主题性书法是结合现代艺术 转化传统书法 探讨当代书 法新表现的各种可能性 建构 书法的新美学观 主题性书法 以主题研究探讨现代书法的文 字表现 图像表现 记号表现 行为表现 观念表现 拼贴表 现 装置表现 书法与人体 书法与现成物等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书法强调 如何写 注 重造型与美感的视觉形象创造 书家以其主题 传达他的主观 意识 主题是创作的一切 主题艺术的主要形式有现成 物 发明 文献档案 文字 表达 装置 地景 等方式 所以主题艺术是反形式主义 认为艺术形式可以多元化 多 样而丰富 才足以表现当今世 41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3卷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界的真实状况 如 受到现代文明高压的书法 作者以一个象征 代表现代物质文明的 书 字 它与古代书法在文化性质上是重叠的 作为画面主体 这个 书 字几乎是电脑割出的美术字 它 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 而唐人颜真卿名帖 祭侄稿 作为已被挤压 渐渐缺乏生存空间的古代书法 的代表 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 古代书法慢慢缺乏生存能力 通过这个冷峻的 无表情的 书 字 占据的大空间 突出了现代文明对古典书法进行 高压 的主题 再如作品 变迁 作者通过对书 法史上书体 书派 书风的三种不同的体式变迁 通过三个十字架象征着变迁的各种扩展的可能性 它不仅仅限于对书法史的回顾 还可以将之延伸指向未来 凝固与流动 朱艳萍 变迁 季琳 受到现代文明高压的书法 李晓军 5 复合性书法 复合性书法将中国书法的线质加上色彩 光影的渐层氛围 用综合材料表现线条造型的回旋 动 势 如 凝固与流动 择取怀素 张旭 黄庭坚的草书 秦代画像砖 用拼贴组合的方式 将历代草书 名家如张旭 怀素 黄山谷的草书局部杂糅 再以斑斓的彩色纸为底呈现有如霓虹灯的五光十色 如 围棋 棋谱系列之一 将五体书结合起来 表现的是草书的笔法与韵律感 再如 信封 这件作品 作者以黑 红 金为主色 文字或显或隐 或成为符号 在画面游离 进而跳脱法帖 解构书法 将书 法彩色化 放大化 综合材质化 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视觉形式 提供书法再生的多元化特色 除了以上所归纳的绘画性书法 表现性书法 设计性书法 观念性书法及复合性书法外 来自不 同界域的艺术家 对于书法的文字与书写行为的探索创 作 在突破传统书法的局限时 将文字由表意的制约中解 放为艺术的创 作思维 因而 丰富了书法的 视觉意象 使 书法的创作语 言逐渐纯粹化 呈现书法与当 代艺术融会贯 通的新生机 511 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务培训核心要点与成果总结
- 武汉京东方项目施工方案
- 儿科轮转工作总结
- 新员工怎么写年终总结
- 消防木门改造方案范本
- 清洗房顶施工方案怎么写
- 自相矛盾课件及教学设计
-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护理
- 项目管理座谈会
- 幼师期末保育工作总结
- 企业质量与安全培训课件
- 《青霉素过敏试验》课件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包装机营销策划方案
- 小学生着装礼仪课件
-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代数式求值综合问题(培优强化30题)(原卷版)
- 军队文职专用简历(2023年)
- 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专项练习题
- 让子弹飞 剧本
- 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理论依据和编写体例
- 《税费核算与智能申报》课件全套 中职 导言 税收概述 学习情境1-7 增值税核算与智能申报-社保金及住房公积金核算与智能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