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doc_第1页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doc_第2页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doc_第3页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doc_第4页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体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浅谈我的体验式习作教学观通过体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浅谈我的体验式习作教学观【内容摘要】: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的方式来实施“体验式”习作教学,它将会成为习作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关键词】:体验 人文性 创造性 实施策略【正文】: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困惑: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但仍觉得没内容可写,勉强挤出一些内容来,也毫无情感可言。教学中,老师片面强调书本学习、课内学习,让学生远离自然和社会,致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注重与其它学科沟通,封闭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体验式作文教学这一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体验”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心理学家认为:“体验状态是一种多水平要素的整合。有感觉水平、认知水平和意志水平。”“内心体验具有加工、深比扩展和升华的功能”。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可见,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吻合的。 什么是体验式作文教学呢?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活动、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语文听说读写各种方式,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体验式习作教学较传统习作教学相比有什么优点呢?(1)主动性。体验式习作教学不是以认知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熏陶,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心里话、写真实的话。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原则。当然在作文中适当地进行夸张和虚构也是允许的,但基本事实应是真实的。(2)开放性。体验式作文教学不仅从内容、形式还是评价过程,都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指导模式,其开放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写作内容开放,体验式作文教学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自拟题目,选择写作内容。二是写作时空开放,学生在写作前有较长的准备时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累素材。三是写作形式开放,不给学生过多的体裁和字数方面的限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直抒胸臆。四是评价标准开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把教师的评价原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3)综合性。体验式作文教学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它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等诸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个学习过程中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这就避免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现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吸收整合表达的过程。(4)创造性。创造是写作的生命,学生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造意识,不能人云亦云。体验式作文教学其本质上是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学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写作教学呢?(一)组织活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像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在低中年级体验式习作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把自己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活动行为、感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妙趣横生的习作。如可以组织学生扳手腕、贴鼻子,给金鱼喂食,让蚂蚁搬糖等。而在高年级的体验式习作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一些直击内心情感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内心情感已生动、丰富,给予学生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刺激,学生就能文思如泉涌。如王崧舟老师的测试亲情的重量,指导学生先写上5个亲人,再一个一个划去,在划去的过程中,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很多学生声泪俱下,动情地讲出了自己与这些亲人之间的事,较以往父母之爱为题写出虚情假意的内容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再如一堂高年级的习作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接下来让学生用大约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这就是情境的功能。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激发学生的体验,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为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灵感。(二)激活生活中的原型,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时时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我们暂且称它为原始体验)后,这种体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等等,总之是演化为理性模式这就是原型。体验式作文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那些“原型”体验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原型”体验,要唤醒这些体验,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生活中的一片落叶,一抹夕阳,一段小巷,一扇小窗,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句带有暗示性质的话语等等,都有可能会激活他们某种积于心底的情绪,唤起作文的欲望。当然,这里的置身生活,并不是说非要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不可,有时候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唤醒学生的“原型”体验。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片段:师:咱们精神上、物质上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还犹豫什么呢!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开始出发。(煞有介事地)各位探险队员,经过认真的筹备,亚马逊河假想探险活动今天开始了,我们先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请大家背上行李,系好安全带,飞机起飞了(伴随飞机起飞声)乘坐国际航班飞往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飞往智利(响起飞机降落声)。好,智利机场到了,请大家背上行李,准备出发(继续富有启发性地叙述):“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逊河。(音乐舒缓,伴随鸟叫);让我们进入这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吧,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森林深处吧,让我们继续往里走”(音乐节奏明显加快)“更危险的,也许是在深林的深深处”(音乐明显带有恐怖感)“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优美宁静)让我们踏上回大本营的路。”(“”均表示恰当的停顿)师:请大家睁开眼睛。(来到刚才说不敢去的孩子身边)这位孩子我刚才看见你脸色铁青了(笑)。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请大家先在探险小队内交流一下。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些猛兽盯着我们看,他们一步一步地贴近我们,我们向别的方向跑去。生:我仿佛还看到了我被一群吸血蝙蝠(追逐),他们一直跟着我,我用*跟他们一直在挣扎。师:他们不是在挣扎,而是你在挣扎(笑)生:我仿佛看到了鳄鱼,我们在水里和鳄鱼搏斗。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些凶恶的动物向我们攻击过来。上述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想象体验的饱满、自由的展开,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其实,这些洗练的充满着诱惑的话语,正是再典型不过的“原型”体验唤醒语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和音乐,将学生储存于大脑深处的原始体验唤醒了。它们的功用,正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想象之神,而不是去替代、束缚甚至扼杀学生的想象。每一句话,都仿佛是成为催化、唤醒学生对情感往事的体验,有了这样的唤醒体验,就不愁学生无话可写了。(三)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体验并不就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性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表达出来,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1.我手写我心直击内心感受。卡西尔在人论中写道:“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成力量。”这段话是说,艺术不等于情感,而是情感化的形式,情感本身是一种力量。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的情感体验,在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乏味的语言只能表达乏味的情感即使你此时心潮澎湃。因此,在体验式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使得体验能够在习作中得以延续、升华和凝固。例如于永正老师在他的作文课考试中,他十分强调学生要说真话,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说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才可以听到许多非常富有童真的精彩话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他们的语言才那样的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无视教师的存在,他们不是在上课,更不是在作文,而是在无拘无束地聊天:有埋怨老师的,有懊悔不已的,有借机“损”老师的,当然也有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作文教学中,一旦学生的语言沾染强烈的情感色彩,那么,我们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富有个性色彩的。2.我笔抒我情展示独特个性。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那么,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吻合,作为其外化的言语形式也应具备写作主体的个性特征,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最能展示个性的话。当下,我们的学生说着大话、套话,说着成年人要求他们说的话,这种语言就不是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如一学生写参加集体劳动,他写道:“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动脑筋,为集体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集体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且集体就像一辆自行车,少了一个零件就难以前进,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就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这种“群性话语”掩盖了学生个性化的心灵,使个体的劳动体验在“群性话语”中得不到表达。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他们的语言或许是谨严的,或许是粗放的,或许是直率的,或许是细腻柔顺的,或许是幽默风趣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文本中肆意地流淌。同时,倡导个性化言语,我们还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挑战教师的语言权威,展示真我的风采。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全新的体验,他们已经把作文当作了一种生活,他们才敢于驳斥老师,展示真实的言语个性。而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也必将会铸造学生的独立言语人格。而独立的言语人格,正是学生人格修炼的最高境界。从上述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中,我们不难领略体验式作文的魅力,学生在这样的习作教学情境中,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让学生产生了写作的愿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