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切实解决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住有所居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为全面调查了解全州牧区贫困户住房现状,使广大牧民群众住有所居,过上社会主义新生活,根据州政协常委会年初调研工作安排,我们组织州政协委员及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四个县的泉吉、伊克乌兰、默勒、野牛沟、阿柔、仙米、珠固、青海湖、三角城等十多个乡镇,以及所属二十余个村庄,深入牧户专题调研牧区贫困户住房情况。 一、近几年来解决群众危房户成效显著我州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湖和高海拔山区,多年来相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牧区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牧区部分牧民居住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大山里,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牧民群众所建的住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有些仍住在草筏、夯土墙或干打垒房中,低矮、阴暗、狭窄、潮湿、安全隐患多,防水、防震功能差。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的连续侵袭,使牧业区原本简易的土木结构房屋受损十分严重。20XX年,州民政局对全州四县农牧区危房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农牧区无房、危房户基本档案。今年3月份,再次进村入户,进行了深入排查,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并着手做好危房户的房屋改造、新建工作。门源县借助实施 “政府资助重建家园项目”, 自20XX年以来,共投入资金万元,按照五保户、重灾户、一般贫困户标准,为604户农牧区困难群众重建房屋2692间,其中牧业区投入资金万元,为45户困难群众重建房屋180间。结合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0XX年投入资金万元,为仙米乡小宁缠自然村14户58人进行了整体调庄搬迁。20XX年积极争取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共投入资金42万元,为60户贫困残疾人修建房屋180余间,其中牧业区投入万元,解决贫困残疾人房屋6户20余间。祁连县近几年来共争取投入60余万元重建家园资金和35万元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海晏县自20XX年至20XX年,共为176户农牧区无房户、危房户实施了政府资助的重建家园项目,视家庭情况,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住房救助资金。对特别困难的5户民政对象在民政局资助户均4000元的基础上,县政府再次配套救助资金4000元,进行了重建。在三角城镇西岔村整村搬迁过程中,以实施各类资金捆绑使用的救助办法,顺利完成了该村50户民政对象的房屋重建。刚察县对吉尔孟乡老校舍集中资金进行维修后,解决了34户无房户住房。对黄玉农场一处闲置办公房改造维修后,安置贫困户12户。20XX年以来县上先后投入资金49万元,为56户贫困牧民建设项目住房92间1602平方米。各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在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上出谋划策,通过民政、残联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政府财政拿出一些补助等多种方式,想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仅20XX年,全州通过民政、残联等渠道落实资金165万元,新建、改造危房435户1409间,解决了1305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二、当前牧区贫困户住房状况及其原因据统计,目前全州农牧区仍有危房户5523户,涉及20281人,占总户数的%,其中:牧区有危房户2903户,无房户444户。造成牧区贫困户住房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贫困户居住房屋以简易的土木结构为主,由于近几年来受洪涝、雹、雪、地震等灾害,导致房屋倒塌,损坏严重,形成危房户、无房户。 补助资金不足。由于建筑材料、人工工资、物资运费相继上涨,民政资助重建项目标准为户均20XX元,这只够一间房屋的人工工资,按户均60平方米计算,只占房屋造价的4%左右,而牧区危房改造和重建对象均为贫困群众,无筹措资金和贷款能力,因而只能放弃项目建房。户均补助不足,只能“撒胡椒面”,救济不救贫,有投入而不见效果。 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项目覆盖率低,生产不景气,收入少,无能力投资建房。 自筹压力过大。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把仅有的积蓄全部用于自筹,无能力修建住房。自身处置不当。部分少、无畜户把草场租赁他人后,靠打工挣钱生活,居无定所。个别牧户把草场租期定的过长,515年不等,当初租费低,一次性付清后,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这部分牧户生活困难,无钱建房,只能租房、借房居住。建设任务繁重。我州牧区贫困群众危房户数量较多,省上每年给我州重建家园指标和资金十分有限,分配到四县以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州牧区贫困户的住房困难现状。建房进度缓慢。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备料困难,有的地区需从上年冬天着手准备。部分危房改造户或重建户为残疾、长期生病、无劳力人员,在购买建筑材料联系拉远、督促建房等事宜上存在很大困难,影响工期。三、对策建议党的十七大提出“使全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广大群众居住问题提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改善牧区贫困户住房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改革开放成果人民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民过上社会主义小康生活的需要。 立项申报藏区安居工程,争取专项资金,通过国家投资集中解决牧区群众无房、危房问题。加强部门联合,资金捆绑使用。为达到农牧区贫困群众危房户改造或重建工程建设一户,完善一户,投用一户,一步到位,防止重复投资的目标,实行部门联合、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坚持以政府资金为主,个人自筹为辅的投资原则,解决贫困牧户基本居住房,其规模为:一户3-4间,60-80平方米,砖木马脊梁结构,每平方米造价800元,合计万元。由州县财政每年投入贫困牧户基本居住房专项资金,与民政重建家园项目、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投资实行捆绑投入。 以一户60平方米住房为起点,州县财政、民政、残联基本投资比例如下:住户类型投资构成州财政县财政民政重建家园项目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个人自筹合计备注贫困无房户和居住危房中的无畜户00牧户如自愿扩大起点建筑面 积, 投资由个人自筹。居住在危房中的少畜户00居住在危房中的一般困难户120XX120XX8000贫困无房户和居住危房中的无畜户且家中有残疾人XX48000危房少畜户家中有残疾人危房一般困难户家中有残疾人120XX120XX全州牧区共有危房改造户2903户,按5年完成改造任务,平均每年需实施580户,州县财政户均补助改造资金 万元,年需改造资金1508万元;无房户444 户,按5年完成新建任务,平均每年需实施100户,户均补助新建资金万元,年需补助资金370万元。为此,建议州、县政府设立牧区贫困无房户建设基金,列入年度预算,有计划投入,每年对牧区危房户实行资金补助,其中:州级财政700万元,县级财政700万元,并积极从上级部门争取民政重建家园、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协调部门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突出重点,整村推进。住房由建设部门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各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加强对住房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联点单位在帮扶过程中,尽可能把帮扶资金投入困难户居住条件改善上。 对牧区无畜户、少畜户及靠出租草场且住房困难的牧户解决新建住房时,政府通过有关项目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尽可能地向乡镇、县城所在地集中,充分利用好乡镇政府所在地现有空房设施,维修改造闲置房屋,建立有民族特色的居住小区,妥善安置无房户和危房户。 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充分考虑居住偏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牧户选择适当地点,通过整体搬迁、修建牧民新村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困难牧民住房问题。在已修建县级敬老院的基础上,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