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2).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2).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2).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2).doc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美苏争霸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2、2011年4月19日中新网消息俄将建全球首座浮动式海上核电站,“二战”后美苏核军备比赛异常激烈,美苏核力量大体形成的均势是在20世纪()a50年代末 b60年代初c60年代末 d70年代初3、赫鲁晓夫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说明()a苏联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苏联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要与苏联分享世界霸权 d赫鲁晓夫继承了斯大林的对外政策4、美苏核军备竞赛的结果是()造成的核战争危机笼罩世界美国是最后的胜利者使人类处于战争的边缘 两国之间并未发生战争a bc d5、1959年进行“戴维营会谈”的美苏两国领导人分别是()a杜鲁门、斯大林 b杜鲁门、赫鲁晓夫c埃森豪威尔、斯大林 d埃森豪威尔、赫鲁晓夫6、“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原因是因为美国()长期的全球扩张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与苏联长期的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a bc d7、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8、美苏关系出现“第二次缓和”的标志是()a美国总统尼克松出访苏联 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c“卡特主义” d赫尔辛基宣言9、东欧各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图摆脱苏联控制,结果到80年代如愿以偿,其直接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战略调整 b东欧各国人民的不断抗争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东欧剧变的影响 10、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a bc d11、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器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第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12、美国“卡特主义”与里根提出的新遏制政策()a强调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 b放弃与苏联的对话和谈判c主张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 d要求对苏联实行外交孤立13、“在苏联舰船驶近古巴时,遭到美国舰队的拦截。苏联舰船最初毫不理会,继续全速前进,与美国舰队越来越近,双方舰队的官兵已经能够看到对方的面容。在最后一刻,莫斯科下令返航。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后来回忆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 )a美苏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b苏联实力的下降被迫退出争霸斗争c美国掌握着战略的主动权 d美苏军事冲突在不断升级14、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15、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期间在餐桌上向美方代表提议“为和平和废除在国外的一切军事基地干杯” ,美方代表回答说:“咱们只为和平干杯。”美国这种态度的实质是( )a以强大的军事优势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 b认为和平高于一切c因敌视苏联而拒绝了苏方的建议 d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16、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变化实际上是( )a.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c.中美关系的变化 d.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霸斗争的变化17、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说明( )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的支持 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苏美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 b c d18、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19、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前提是(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 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20、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美苏对抗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 这种行为促成了世界的和平稳定abc 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 后苏联的外交策略。(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他们转回。 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做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 (1962年10月22日) 材料二 因此,怎么可以得出您现在所做出的那种完全不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古巴的武器是进攻性的?古巴领土上的武器都是防御性的,这一点我请您相信,而且,我们是应古巴政府的请求才把武器运往古巴的,纯粹是为了防御。可您却还在说这是进攻性武器。只要不发生入侵古巴或袭击苏联和我们的其他邻国的事情,这些武器当然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因为它们没有攻击目标。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 (1962年10月26日) 材料三 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约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 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 (1969年7月25日)(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这次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主义”(“关岛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这一新外交方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国家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战略轰炸机美国10546564000550苏联13002401700150 材料二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回答:(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美苏争相发展核力量的原因。(2)材料二中“对方”指的是什么?分析“对方先眨眼”的原因。(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的和平问题的认识。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争霸的理解,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优势仍在美国,可排除a项。美苏两国都已拥有核武器,所以不能说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可排除c项。优势在美国,但不是绝对优势,可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3、【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的核心内容是苏联要与美国合作,争夺世界霸权,这与斯大林的防御外交政策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故a、d两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美苏军备竞赛到20世纪70年代初大体处于均势,双方并无真正的胜利者,故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基本史实掌握能力,195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是埃森豪威尔,苏联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6、【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故正确;由课本知识可知明显正确;的错误之处在于“拖垮了”的叙述。7、【答案】b【解析】20世纪6080年代美苏争霸的情况看60年代苏联力求平起平坐,但优势在美国,70年代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到80年代变成美攻苏守,通过以上内容综合分析可知b项正确。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区别能力。a项是第一次缓和的标志,c项使双方关系陷入低谷,d项是第一次缓和的结果。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及判断能力,解题关键词为”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东欧”松绑”直接导致东欧各国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可知选a项正确,d项是结果而非原因,b、c两项为原因但非直接原因。10、【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当时北约和华约针锋相对,美军发动越南战争,排除,而在柏林和古巴问题上双方开始对抗,最后达成妥协,因此正确答案为b。11、【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俄国”“莫斯科”“哈瓦那(古巴的首都)”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古巴导弹危机。12、【答案】c【解析】“卡特主义”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故c项符合题意。13、c14、b15、a16、a17、a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撤出古巴导弹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c项符合题意。a项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与题意不符;b项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d项是为了对抗北约成立,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19、【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20、【答案】b【解析】美苏都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作为对外扩张的借口,其实都是为了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不正确,排除。二、非选择题21、(1)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2)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赫鲁晓夫的策略是想着美苏联合,共同主宰世界(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主张遏制苏联,建立世界霸权。美苏争霸 的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战后国际格局等几个方面分析。22、(1)焦点:苏联运到古巴的导弹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的,它们是否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说明:苏联军事力量还处于劣势,战略优势在美国。(2)内容: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但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鼓励盟国自己承担起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背景:美国实力、地位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