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海南军坡节的“文化”特性分析作者姓名 专 业 名 称 准 考 证 号 指 导 教 师 20 年 月 日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所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三亚学院所有。本人保证:发表或使用与本论文相关的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三亚学院,无论何时何地,未经学院许可,决不转移或扩散与之相关的任何技术或成果。学院有权保留本人所提交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院可以公布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复制保存本论文。加密学位论文解密之前后,以上声明同样适用。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4Abstract5绪论6一、海南军坡节概述7(一)起源7(二)活动内容9(三)海口军坡节实地调研10二、海南军坡节的“文化”性11(一)统一文化11(二)海神文化11(三)农耕文化12三、军坡节文化特性的意义13(一)提升凝聚力13(二)丰富民俗文化14(三)教育后人14四、“文化”性对其他节庆的启示15(一)节庆活动与习俗背后都有“文化”含义151节日所蕴涵的精神信仰152习俗所蕴涵的道德感恩163传统节日与习俗是民俗精神的写照17(二)“文化”性可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民俗文化181传承传统文化182增强凝聚力183增进交流18五、结语19摘 要军坡节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海南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海南民间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沉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南省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海南军坡节的来历和当代发展状况;第二部分阐释了军坡节所具有的文化性即统一文化、海神文化、农耕文化;第三部分指出,提升凝聚力、丰富民俗文化、教育后人等三个方面是军坡节所具有的意义;第四部分强调军坡节对其他文化的启示即通过节庆活动或习俗背后都有“文化”含义和“文化”性可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民俗文化。为了更好的了解军坡文化作者实地考察了2016年海口军坡节的盛况,并将此单独作为一个小节,以此鼓励论文的田野调查作用与文章的创新性。此次共有20家黎、苗、汉冼夫人纪念馆的装军队伍参加巡境安民同场共庆军坡节。当天的庆典活动中,传统的祭祀、上刀梯、过“火山”、穿杖、舞狮摘青等具海南特色的民俗活动纷纷上演,还有黎苗族同胞盛装参与装军巡游。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冼夫人颂诗联书法展,展出歌颂冼夫人的诗词联语书法作品约100幅。关键词 军坡节;民俗;文化性; Culture section of Hainan Island Army slope analysisAbstractArmy slope Festival has a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Hainan folk have a great influence, it has a strong mass ba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Hainan folk. It precipitated a ver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Hainan folk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Hainan military slope section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military section has a slope that is culturally unified culture, Poseidon culture, farming culture; Part III noted that enhance cohesion and rich folk cultur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descendants of the military section of the slope has meaning; Revelation part IV emphasizes the military section of the slope, that other cultures have a culture and the meaning of culture of better practices through festivals or behin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olk cultu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ilitary culture slope fieldwork OF 2016 military pomp Haikou slope section, and this alone as a measure, to encourage innovative thesis fieldwork role of the article. This means a total of 20 military contingent Li, Miao and Han attended memorial Madame Xian Min patrol border with the field slope celebrate Army Day. The day of the celebratio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the Daoti, the volcano, wearing a stick, a lion Abstract gree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Hainan folk activities have been staged, as well as compatriot Li and Miao costumes participate in military dress parade. In addition, the event was also held and XIAN odes linke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exhibition of Madame Xian praise poetry couplet calligraphy works about 100 words.Key words Army slope section; folk; cultural;绪论军坡节,(民间也称为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是海南最具民俗特色、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军坡节历史悠久,可能无法找到这个节日的最初的源头,这是许多民俗事象共同的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染上各个时代的色彩;而在多民族地区,还会打上不同民族的烙印同是军坡节,海南黎族和汉族人民的纪念方式、纪念对象和节日风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军坡节是海南人民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着十分厚实的群众基础,老百姓非常热衷于这个节日。其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丰富的节日内涵使其成为海南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军坡节在海南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海南民间一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因此研究和发掘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它的历史渊源、了解它的风俗习惯、探索它的发展前景,对发展和弘扬海南民俗文化、丰富海南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海南整体文化素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海南军坡节概述(一)起源军坡节,(民间也称为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是海南最具民俗特色、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军坡节历史悠久,可能无法找到这个节日的最初的源头,这是许多民俗事项共同的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染上各个时代的色彩;而在多民俗地区,还会打上不同民俗的烙印。军坡节是海南人民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着十分厚实的群众基础,老百姓非常热衷于这个节日。军坡节被称为海南人的庙会,大年过后,农历二月到三月之间便是海南人闹军坡的时节。据史料介绍,海南的军坡节分为公期和婆期1,而公期又分为大公期和小公期,是祭祀祖先和历史人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是纪念民俗英雄冼夫人。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纪念方式历代不变,既有神话色彩,又不失表现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冼夫人(公元513602年)原籍并非海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高凉郡(郡治在今日阳江县西)内越旗大姓冼氏人。冼氏世代为越族首领。冼夫人自幼聪敏过人,在父母家时勤学经书,苦练武艺。长大后有智谋,懂军事,在多次平叛乱中战功卓绝,威望甚高。公元569年(陈,宝帝太建元年),她率兵平定了广州刺史、轻车将军欧阳纥的叛乱后,当时广东的西南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是归她管辖之下。冼夫人在辖治海南期间,建置崖州,恢复海南与中原的联系,平定海南叛兵匪贼,使得海南地方安定,百姓乐业。她大胆改革,奋力图强,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一是她从大陆组织移民来开发海南,这些移民上岛后,把当地岭南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推行牛耕、兴修水利、选育良种、制肥施肥、田间管理等传授给海南人民,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二是亲自副食儋县百姓,迁移县城到离海较远的东南方,避免了水患为害,使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她倡导垦殖,无偿地向农民提供种苗、种子,又设法向人民传授纺织、制衣技术,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四是她的丈夫冯宝在海南1勇勤、柳改玲:海南洗夫人文化节(军坡节)的文化反思,海南广播也视大学学报,2007第4期。组织人民办学,还把医疗知识传授给人民,提高了人民群众建庙奉祀最多的历史人物,而且很为神化。海南人民群众称谓她为冼夫人、冼太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郡主夫人、懿美夫人等,她成了海南群众心目中的神灵偶像。冼夫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冼夫人生前身后累得皇朝封赐,计有“保护侯夫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懿美夫人”等十多种。军坡节就是源于当年冼夫人阅军比武点将出征的军事行动。清宣统定安县志建置志谯国夫人庙载:“谯国夫人庙在邑城南门外三里许潭览村。二月十二为夫人生前行军之期。届期,各县行香者云集,舟车络绎,士女殷轸,溟南第一赛场也。”其“生前行军”,说的就是冼夫人当年阅军比武点将出征的军事行动。陈朝时期,崖州治迁到汉珠崖郡治(今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旧州村)。有一年,为了振兴武备,树立朝廷的声威,冼夫人于二月十二在州治隔博冲溪(今南渡江)西岸的沙源峒,举行阅军比武点将出征仪式,全岛各县峒的令长、峒主前来观摩1。随后,冼夫人指令各县峒也仿效沙源阅军的程式,各自在当地举行相应活动。县峒是地方行政组织,不是军队建制,因此只是“仿效”军队而举行,称“装军”。因举办装军大都在宽阔的山坡上举行,亦称“军坡”。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为民俗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海南人民称谓她为冼夫人、冼太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郡主夫人等,她成了海南群众心目中的偶像,以至将她奉为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粤、桂、琼以至东南亚等地,信奉冼夫人的民众越来越多,并在各地建立起祠庙加以祭祀。而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冼夫人也逐渐被神化,被后人附上了许多传说,形成了冼夫人文化信仰圈。而在海南省新坡镇上流传着冼夫人当年曾在此地安营扎寨、检阅将士的说法,当地人们因而模仿当年冼夫人的阅兵仪式,举行“装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形成了“军坡节”,现代“军坡”活动溶进了人们走亲戚、进行农贸集市、舞龙舞狮等内容,内涵更为丰富了。但是,纪念冼夫人的扮军演习(也称“装军”) 始终不变。冼夫人逝世后,各地按例照常举行装军活动,以纪念冼夫人。这时的装军,是冼1民国琼山县志风俗夫人婆祖神躯率军巡游村巷,驱邪赐福。纪念冼夫人,就是学习和传承她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纪念冼夫人,就是祈求冼夫人神灵保境安民,平安福详。(二)活动内容军坡节是海南人民历代纪念冼太夫人最为隆重的民间节日。各乡各村军坡节的时间都不一致,各地根据冼夫人当年出征实际到达时间而定纪念日。各自供奉神主也不同,一般以一乡或一村为单位,每到军坡节,人们都要纺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还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各村还要组织秧歌队,舞狮队,装军,行公,摹仿冼夫人当年壮观的出军程序和仪式,组织队伍举着刀枪举行阅兵仪式,一连数天。这时期,过火山、上刀梯、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装神穿腮等举行一些独具海南的地方特色、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动,让人大开眼界。冼夫人生前是海南的最高领导者,各地的峒主是她政策路线的执行者。德高望重的峒主有许多登上神坛享受庙宇香火,峒主庙亦仿效举行军坡活动。一些地方供奉其他的神祗,因为民众敬仰冼夫人,故亦举行军坡活动以纪念冼夫人。目前,全岛各市县均奉祀冼夫人,庙宇计有434座之多,有官建,亦有民造,汉、黎、苗等民俗皆祭祀,都举办军坡节,呈现一派团结、和睦、友爱的景象。大略估计,全岛装军的村庄和人口占原居民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全岛每个月都有军坡节,而以农历二月份最多。清道光琼州府志舆地志节序载:“二月迎南火雷、高凉郡主二夫人,装军拥从,三日方止。”所说就是这个情况。现在,海南各地民间举办的很多庙会大多跟新坡镇军坡有关。虽然都叫军坡节,但海南岛各地日期却差别非常大,据说各地以冼夫人出兵到达本地时间作为军坡节日期。各地军坡节日一般集中在农历2月到3月之间。清咸丰琼山县志建置志坛庙载:“冼太夫人庙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又舆地志节序载:“正月下浣,乡民竞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因而刲羊击豕,聚会饮酒,唱演土戏,谓之装军。”军坡节内容主要有:祭祀、求谶、祈福、上刀梯、过“火山”、舞虎、舞狮、舞龙、街舞、装军、穿杖、婆祖巡境安民、文艺晚会、学术论坛、体育比赛、走亲戚、吃婆期、购吉祥物等。军坡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大吃大喝是免不了的。晚上,各乡各村都要请戏班剧团来演琼剧、临高木偶戏、放电影等,连续几晚,大过戏瘾,处处都显示出一派兴盛祥和的气氛,象征着海南人民结束了动乱不安、长期受盗匪欺凌、受强权压迫的悲惨历史,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节日壮观、恢宏的场面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活动令人叹为观止。军坡节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时代演变,民间弘扬,如今已经发展为海南民间最负盛名、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独具海南民俗特色、且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民俗节日。(三)海口军坡节实地调研2016年3月17日,海口琼山区冯宝冼夫人纪念馆热闹非凡,“2016年海南黎苗汉民族同庆军坡节”活动举行,来自海口、琼中、琼海、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近20家黎、苗、汉冼夫人纪念馆的装军队伍在此参加巡境安民同场共庆军坡节。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学会副会长冯健英告诉我,该学会经过多年在海南的寻访记录,海南有434座纪念冼夫人的庙宇或纪念馆,分布在全省各市县,遍布黎苗汉民族地区,每座庙或纪念馆覆盖的村庄,少则两三个村,多是二三十个村,甚至有九十多个村。有的跨越两三个乡镇,甚至跨越县、市,每个庙和纪念馆统辖几百乃至上万人口,覆盖村庄3000多个,人口占全岛原居民半数以上,有汉、黎、苗民族,以汉族居大多数。军坡节上“闹军坡”。当天的庆典活动中,传统的祭祀、上刀梯、过“火山”、穿杖、舞狮摘青等具海南特色的民俗活动纷纷上演,还有黎苗族同胞盛装参与装军巡游,引来众人观看。“军坡节是海南黎、苗、汉群众热衷参与的节日。”海南省冯宝文化研究会会长冯川建说:“此次活动是海南当地黎、苗、汉群众在同一场地闹军坡,展现海南百姓团结、和睦、友爱的景象,黎、苗、汉群众穿着传统服饰进行装军巡境等民俗活动,充分展现军坡节这一具有浓郁海南本土特色的节日文化。这对于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冼夫人颂诗联书法展,展出歌颂冼夫人的诗词联语书法作品约100幅,展出作品包括连环画冼夫人、海南冼庙大观、冼夫人传说故事与颂联、军坡节、冼夫人颂琼剧作品集、冼夫人在琼研究文选等宣扬冼夫人功德,弘扬冼夫人精神图文并茂等文籍。二、海南军坡节的“文化”性每个民俗节日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故事当中所蕴含的就是这个民俗节日所特有的、所传承的精神,这就是民俗节日的文化性。海南军坡节也是如此,它是为了纪念冼夫人而被传承,正是由于冼夫人通过平定叛匪和传授农耕技术才为为海南的和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条件。也正是由于她开辟了海南人民生活的新局面而被渲染上了神话的色彩。(一)统一文化公元569年(陈,宝帝太建元年),冼夫人率兵平定了广州刺史、轻车将军欧阳纥的叛乱后,当时广东的西南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是归她管辖之下1。在冼夫人辖治海南期间,她建置崖州,恢复海南与中原的联系,平定海南叛兵匪贼,使得海南百姓安居乐业。史说元帝初元三年(前46)罢珠崖郡之后,时至梁朝武帝大同(535-546)年间,海南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当时的王朝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当时海南俚人首领冼夫人统领的部属有千余峒。冼夫人请命于朝廷,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这才有效地管辖了海南岛全境。自西汉至南北朝,历经始设、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并没有长治久安,由于地方叛乱连连、中原经济危机和政治决策等原因最终导致罢郡,此后海南岛长期处于自治状态。冼夫人率部归附当时的朝廷,对后世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具有重要意义。(二)海神文化海南军坡节即为祭祀冼夫人的节日,时间多在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各村以传说冼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俗称“发军坡”,世代相传。由于海南各地神祗派系不同,对举办军坡节的时间和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军坡民俗与古老傩戏、1冼夫人的功绩, 七十三章, 667页, 南方出版社跳大神、萨满舞等十分相似,探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军坡节中有一种仪式叫做穿仗,据说这种表现形式叫做战前动员令,即用法仗穿过脸腮,然而不知疼、不流血这一神奇现象至今仍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清楚。穿仗与海神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沿海地区都有崇拜海神的风俗,海南岛的海神信仰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尽管受到破除迷信的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的冲击,海南民众敬拜海神的信念依然绵绵不绝。不仅渔民出海前或归来后,要到自己所信仰的海神庙向神灵祷告,即使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和商贩,也常去供奉海神的庙堂里烧香祭拜。海南岛的海神有外来神祇,也有土生土长的神祗,并且每一个神灵都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众多的海神庙构成海南岛上一条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线,映证了在十分久远的古代,海南人的海上渔猎与商贸经营就十分活跃这样一个事实。(三)农耕文化自冼夫人管理海南以来,她从大陆组织移民开发海南。这些移民上岛后,把当时岭南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推行牛耕、兴修水利、选育良种、制肥施肥、田间管理等传授给海南人民,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土地,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与当地民风民俗的发源紧密相连。农耕文化是融活态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为一体。其包含生物资源、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和技术体系等在内的复合型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同的农业实体,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依赖其相应的农业实体。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在劳作时,也创造出了不少的习俗文化,孕育出了独特的农业和民俗文化。例如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梯田耕作过程中,黎族人民就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例如黎族舂米舞、“牛日”、“三月三”等烙上了梯田农耕文化的印记,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在风调雨顺、丰收季节,村里妇女在繁忙的舂米劳动中,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情感,以敲击舂桶为音乐,并跳起欢快的舞蹈。在海南苗族村庄则沿袭着“吃糍粑不拍灰”、“不能踩三脚”等生活习俗。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各种传统节庆活动或习俗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性。海南军坡节正是由于它所处的时期和具有的独特的意义,它的文化性具体表现在统一、海神和农耕文化三个方面。三、军坡节文化特性的意义每个民俗节日都具有文化性。每个民俗节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正是这些民俗节日的内在文化特性才使得他们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一)提升凝聚力军坡节所拜的神是冼夫人和其手下的将领及归顺了的黎部族首领,还有一些是后来的一些汉人杰出将领。他们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些人死后受海南人民所供拜,这些神绝对不是海南人民的血缘祖先。这些神海南人民称其境主,一个境主一般管辖一个乡大小的地域。该区域里的境民供奉其为神,每年的“公期”都要祭拜他。“公期”和“军坡”都是根据地域而定的,住在这个境里就要祭拜这个境的境主,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地区则又要祭拜这另一个地区的境主,这些也说明了“境主”不是血缘的祖先而是一个地域神。这是因为海南的汉人都是大陆的移民。当年海南的大陆汉人移民来到海南后凭借汉人军事上的强大逐渐蚕食当地黎人的土地,就像美国的白人蚕食印地安人的土地一样,这个过程当中免不了要跟当地黎人做斗争。而这些“境主”就是当年维护汉人利益的杰出代表,他们死后汉人依然借助他们的灵魂来吓唬当地黎人,于是就有了这些神。不少刚到海南的外地朋友看到海南人民祭拜的“公祖”竟然不是海南人民的血缘祖先会惊呼怪叫,其实不论拉美、澳洲还是在海南,移民崇拜的多数是他们的首领而不是他们的祖先。这是因为移民是一个五湖四海集聚的群体,如果还在搞什么血缘、帮派,那么他们就没有凝聚力了。移民没有了凝聚力生存就会成为危机,所以,首领才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这就是首领成为海南人民的神的原因。这些正是海南“军坡”文化的独特之处,这种随意性和自愿性使海南的“军坡”文化具有全中国之最的包容胸怀,其生长的土壤是海南的移民文化。正像一位随遇而安、与人为善的海南人所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海南人民之所以如此崇敬冼夫人,是因为海南人认准冼夫人是个爱民的清官,冼夫人成为神灵之后有求必应,还继续对老百姓好,所以老百姓愿意掏钱供奉香火。纪念冼夫人能给后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凝聚力,让百姓有归属感,这也体现了海南老百姓对社会安定,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1(二)丰富民俗文化冼夫人文化节,原名军坡节,以海口民间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节为载体,使“装军出游”、海南八音、公仔戏、麒麟舞等众多历史文化艺术再次受到民众的喜爱,极大地丰富了海口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军坡节除主会场外,过火山、民俗巡游、公仔戏、琼剧、舞龙舞狮等活动也会在各分会场进行。文化节期间,军坡节组委会组织了各类的文化活动,适应来自不同民众的需求。冼夫人文化节的各个会场,除了保留民间祭祀和庙会纪念活动等传统项目外,更新增了民俗大展演、京剧国粹专场、信众大联欢等项目。据悉,自2002年原琼山市人民政府将军坡节易名为“冼夫人文化节”以后,该节每年在政府的主导下举办。除保留传统的群众活动外,又融进现代文体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欣赏、玩转海南本土民俗文化的同时,更能欣赏到其他地区的艺术魅力。(三)教育后人冼夫人逝世后,各地按例照常举行装军活动,以纪念冼夫人。这时的装军,是冼夫人神躯率军巡游庙境村巷,驱邪赐福。纪念冼夫人,就是学习和传承她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冼夫人是6世纪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岭南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珍贵精神文化财富,是爱国主义和民俗团结的楷模,周恩来总理曾称她“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经过历史的传承、时代的演变和民间的弘扬,军坡节沉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外展示了海南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是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活动。目前海口已采取了建立冼夫人纪念馆、开辟活动场地和设施、成立民间纪念活动组织机构、购置纪念活动基本设备等措施保护海口这一千年民俗。同时,为充分挖掘节日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增强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军坡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是由于海南“军坡节”所具有的意义,所以才能得到海南各民族人民的信奉和喜爱。同时,使它能够在外来文化冲击严重,外国节日盛行,对传统节日冷淡的当下还能继续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原因。四、“文化”性对其他节庆的启示(一)节庆活动与习俗背后都有“文化”含义海南军坡节背后的文化含义是为了纪念冼夫人。冼夫人身逢乱世,历梁、陈、隋三代。从冼夫人建议设立崖州到她的孙子冯盎总管海南州县止,将近年时间,海南政局稳定,经济繁荣。1作为南越俚僚(黎族)首领,冼夫人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长期以来,在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好事。在治理如今的两广地区和海南岛期间,冼夫人惩治贪官、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世世代代深受两广地区和海南人民爱戴景仰。她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俗团结。她在海南恢复郡县制,传播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揭开了黎、汉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海南岛的历史新篇章。冼夫人的功绩被永远铭记,逐渐发展成为“军坡节”这一民俗节日。4通过对海南军坡节的分析,不难看出,与海南军坡节一样,其他的节庆活动或习俗背后都有各自的“文化”含义。中华传统节庆活动或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俗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俗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俗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1节日所蕴涵的精神信仰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传1陈雄:洗夫人在海南,第1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农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农历为时间界定的,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样厚德载物。2习俗所蕴涵的道德感恩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俗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象。73传统节日与习俗是民俗精神的写照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份。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合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份量。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传统节日或习俗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二)“文化”性可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民俗文化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俗、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中国移动宝鸡市2025秋招技术岗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烟台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昌都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财务资产岗
- 中国移动宜昌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宁德市中储粮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银川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质检化验岗
- 中国广电济宁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乌海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朔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专练题库及答案
- 火锅店厨房管理制度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第3号)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教材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素材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片石购买合同样本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废铅酸电池中回收高纯度金属铅和α-PbO新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办公楼物业服务技术方案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圆》 大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