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doc_第1页
《最大的“书”》.doc_第2页
《最大的“书”》.doc_第3页
《最大的“书”》.doc_第4页
《最大的“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兴中学(庄市中心学校) 课前谈话:(板书:书)我们204班的孩子们喜欢看书吗?可你们知道我们手中的书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吗?上课之前,老师要带大家走入时光隧道,回到过去,了解书的演变过程!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在兽骨、龟甲上用刀刻字。后来,聪明的古人想到在竹条上写字。因为一卷卷的竹简太重,人们又想到把字写在丝绸上。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变得容易起来,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现在,科技日新月异,还有了电子书籍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读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有兴趣吗?好,那我们开始上课,起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拿起你们的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到黑板上,一笔一画,把字写工整。谁来读课题?(评价:谁能读得比他更好。你读的这本书可大了。你特别强调了书,看来这本书一定很吸引你。)一起读课题。2、读了这个题目,“学习小伙伴”有问题了,你能来猜猜他在想什么?3、你跟他想一块儿去了。谁来读读小伙伴的疑问?是啊,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加引号的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好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要求:读书之前,“学习小伙伴”给我们两个小提示,请看大屏幕: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序号。2、刚才你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汪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也从课文中找出了三个难读的句子,先自己读一读,待会请人来展示。谁自告奋勇来读第一句。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指名1人读句子。(2)读对:真厉害,你们已经和一册厚厚的书这个短语交上了朋友。(课件:一册厚厚的书)谁想再来读读?“册”是平舌音,你念对了。(指名2人)读错:要读好这句话不容易,得先和一册厚厚的书这个短语交上朋友。(3)我们平时说“一本书”,现在又学会了一册书,“册”还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一个生字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包准你们一看就能记住“册”。古代的人们,把写有字的竹片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一册书,并根据它的样子创造出了古时候的“册”字,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册”字。有个谜语说:薄薄两块竹片,一线从中穿起。咱们的汉字有趣吧!(4)我们来写写这个字。“册”字看看简单,写漂亮可不容易,左右同行,左收右放。自己在语文书里写一个,写字的时候身体坐正。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1)指名1人读句子。(2)读对:你把藏在句子里的词语宝宝都念对了,现在它们跳出来和大家见面了。(课件:脚印、雨痕、波痕)“印”和“痕”都是前鼻音,谁能读好这三个词语?(指名2人)读错:看来,这一句话里有很多“拦路虎”,我们一起来打败它。(3)小脚丫留下的印记叫脚印,小手留下的印记叫?鞋子留下的印记叫?雨痕是雨点留下的痕迹,波痕是谁留下的呢?汽车开过留下的痕迹叫?眼泪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是?(评价:你们真会学习,已经会举一反三啦。)(4)师:认识这些词语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谁来读?(指名1人)齐读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1)指名1人读句子。(2)这段话中藏着一对多音字,谁会读?你能给cang组个词吗?(3)那些为我们祖国寻找煤炭、铁矿和宝藏的人,我们叫他们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特别长,要读好它,我们得先读好(卡片:地质-勘探)(4)这些就是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工作时的照片,咱们再一起亲切地叫叫叔叔的名字。3、204班的小朋友在短短的时间内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真了不起,汪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学得更棒。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加引号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你是从课文哪一节读懂这本书就是岩石的呢?“叔叔,您在干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原来这本最大的“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岩石,难怪课题要加上引号。(板书:岩石)(2)会说:这岩石和书有什么联系呢?(先说再看图、先看图再说)师引:书是一册一册的,岩石是一层一层(板贴:一层一层)师引:书是厚厚的,岩石也是厚厚的(板贴:厚厚的)师:是呀,同学们看,岩石一层一层、厚厚,多像一本本书呀!叔叔比喻得多形象多生动呀!不会说:这岩石和书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有什么发现?师引:书是一册一册的,岩石是一层一层的师引:书是厚厚的,岩石也是厚厚的师:是呀,岩石一层一层、厚厚,多像一本书呀!叔叔比喻得多形象多生动呀!(3)指名读:谁能学着叔叔的样子说一说?评价:这本书还不厚呢!我看到这本书叠得高高的。读问句的时候声音上扬会更好听呢!(4)分角色指名1组,男女生合作:我想请一位小朋友当川川来提问,另一位做叔叔来回答。男生女生合作着读一读,女生做川川,男生当叔叔。三、研读对话,感受神奇1、这篇课文都是通过川川问、叔叔答这样的方法让我们了解岩石这本最大的书,汪老师把他们两人的对话打在了屏幕上,下面就请同桌小朋友一问一答读读他们的对话,看看你们又能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2、谁能来做做川川,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一读?川川的好奇心真强啊,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书上什么词来形容?(课件:刨根问底)大家再读读这个词语。3、让我们先解决川川的第一个问题。从这段对话中,你了解到什么?“这上面有字吗?”“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1)我听明白了,岩石上有字。(板书:有字)(2)这些字是?(板贴:雨痕、波痕、矿物)你能用上这句话来给我们介绍吗? 、 和 都是岩石上的字。谁还能这样说:岩石上的字指的是 、 和 。(3)这段话中还藏着一对意思相近的词呢?谁有火眼金睛发现了?(4)这“雨点”和“波浪”是怎么在岩石上留下脚印和足迹的呢?矿物又是什么东西?“石头书”上写的字我也不懂,但时光老人有着丰富的知识,一定知道,我们一起去请教他,好不好?竖起耳朵听!图片、录音:同学们,大家好,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每当下雨的时候,雨点敲打石头,几千年、几万年以后,就在石头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洞,这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雨痕。当海浪一次次拍打岸边的岩石,经过无数年,岩石上就有了一条条波纹,这就是波痕。矿物呀,可都是宝贝,那闪光的透明的是水晶还有很多很多,如金银铜铁。它们都深埋在地底下,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呢。(5)看图背诵:岩石上的字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能看着图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先自己练习“有。你来看,这是 ,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 的、 的 ,是 。它们都是 呀!”评价:你真是一个小讲解员。(6)齐读。让我们再去领略这神奇的文字。一起读一读,会背的小朋友也可以闭上眼睛背一背。4、这本书不仅有字,还有图画呢。(板书:有画)“这上面有图画吗?”“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1)那上面的图画又是什么呢?(板贴:树叶 贝壳 小鱼)(2)师质疑:岩石上是真的树叶、贝壳和小鱼吗?请你读读这顶博士帽中的知识就知道了。(3)生交流。师总结:原来岩石上不是真的树叶、贝壳和小鱼,而是它们的化石。(板书:化石)(4)师生合作读:学着学着,我也想来读读这段对话了。我来问,你们来答,怎么样!四、回顾板书,复习巩固1、师指着板书,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