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问答题专项训练附答题指导和答案.doc_第1页
期中复习问答题专项训练附答题指导和答案.doc_第2页
期中复习问答题专项训练附答题指导和答案.doc_第3页
期中复习问答题专项训练附答题指导和答案.doc_第4页
期中复习问答题专项训练附答题指导和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政治下期中复习问答专项训练2013.4班级 姓名 学号 1.材料一: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8月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围绕“服务网络价值之本,绿色网络发展之道”的主题,关注诚信、健康、绿色的互联网。会议呼吁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广大网民要共同努力,打造更有利于发展的互联网环境。材料二:微博逐渐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微博也不例外,微博可以汇集民众智慧,揭露时弊,参政问政,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而且由于其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破坏性更大。(1)有人认为青少年可以上网,有人认为青少年不可以上网,你觉得判别这个问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P10即判断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如何理解网络对青少年是把双刃剑? 答:P20即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利弊)(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呢?答:P21即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上网?(4)网络世界也有规则,在网络中行使权利应坚持怎样的原则?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P61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P61结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5)现实生活中,我们青少年还会面临许多其他的诱惑,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好哪些心理?答: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2材料一:每个人来到世界上不可能同样拥有开明的父母、小康的家境、优美的学习环境等。但是,太阳普照世间,机会笼罩森林的时候并不曾遗漏了哪怕一棵小草。材料二:低俗、过度的休闲活动,不仅不利于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会使人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公平有什么特点?为此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 答:P4公平是相对的。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2)材料二告诉我们学会休闲应注意什么原则?答:P29 学会休闲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 3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勿庸讳言,现在,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收入分配、司法不公,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1)对于公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你的心目中,公平意味着什么?答:P2即公平的含义: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2)“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正义要求我们做到什么?你打算怎样维护社会正义?答:P6即正义的基本要求: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P8-9即怎样维护正义:.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3)维护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有同学认为: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所以在面对直接危险时我也应该同歹毒作殊死搏斗。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对观点不完全正确的辨析题答题指导:(步骤一:判断)(步骤二:肯定正确,分析理由)(步骤三:纠正错误,分析理由)答:观点是不科学的“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是正确的。因为维护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面对直接危险时我也应该同歹毒作殊死搏斗”是错误的。因为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P104.BBS,电子邮箱、QQ、博客、微博这些新兴的网络技术不断向我们走来。“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最近的网络问候语。“围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视频,但微博内容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沉渣泛起。对新鲜的事物我们青少年总是充满了好奇,总想去尝试一下。面对微博等新事物的出现,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呢?答:P17即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好奇心?5.材料一: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和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不良信息开始利用上网手机在青少年中蔓延。很多同学喜欢上网,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有人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更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有识之士呼吁: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国家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作出相应的规范。材料二:年仅15岁的小虎,不求上进,经常逃学且沉迷于网络游戏,又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变得厌倦学习、品行低劣。材料三: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晶晶用学到的摄影知识和技术,一路上拍摄了不少照片。回家后,她把精选出来的照片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在照片下面记下旅行感受,注明时间、地点。她将这个电子相册命名为行走的风景一暑期生活情趣,与父母和好友分享暑假生活的感受。 (1)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角度和范围题答题指导:注意角度和范围(或单元题、或课题、或框题、或小标题),必须在所提供的范围和角度找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回答。本小题提供的范围是14课的第二框的框题,因此答案应该在该框题中找。答:P46国家角度: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公民角度: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2)“青少年正处在步人成年的转折时期,要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运用第四单元分清是非的有关内容,谈谈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指导意义? 角度和范围题答题指导:本小题提供的范围是整个第四单元,因此答案应该考虑涉及到整个单元,建议联系材料运用目录上的相关课题或框题回答。答:我们要明辨是非,为人正直,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要杜绝不良嗜好,要抵制不良诱惑,要学会休闲,要培养高雅情趣。6.材料一: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第27号主席令,公布这一决议。 材料二: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日前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材料三:张家港市自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特别重视加强对市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市民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今,遵纪守法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材料四:2011年3月16日下午开始,一场由日本大地震导致核辐射引发的我国国内一场抢购食盐风波快速卷起,一些不法商贩乘机造谣惑众、恶意囤积、擅自提高食盐价格,从中牟取暴利。为此全国各地物价部门,迅速行动,全体动员,全面开展食盐市场价格巡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查处了多起食盐价格违法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涨价的经营者,遏制了食盐上涨的势头,稳定了市场和民心。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是如何体现法律的主要特征的? 演绎题答题指导:“如何体现“一定要运用材料原文说明,即材料中“ ”体现了 法律的 特征。不能只答特征。答:材料一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决议。”体现了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材料二中“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日前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既体现了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还体现了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材料二中姜人杰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犯罪行为判断的依据:犯罪是指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姜人杰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以上特征,所以是犯罪行为。(3)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说明了什么?角度和范围题答题指导:必须根据提供的角度进行回答。本小题提供的角度是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因此题目就可以转化成:材料三说明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什么关系?答:道德促进法律的实施: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4)材料四体现了法律怎样的作用?答题指导:该题没有要求如何体现,因此只要把材料体现的作用答出来。答:体现了: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法律制裁违法犯罪。7材料:近些年来“问题奶粉”,苏丹红,地沟油,可口可乐、雪碧含汞,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国遭遇有毒、有害、非健康食品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非健康食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危害人们的健康。(1)请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8分)角度和范围题答题指导:必须在所提供的范围找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回答。本小题提供的范围是14课的课课题,因此答案应该在14课中找。答:答:P46国家角度: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公民角度: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2)商家利欲熏心,作出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严惩,所以我们要做守法公民。有人认为“只要法律规定不能做的我们不要去做就不会违法了”,对此你有何看法。对观点不完整的辨析题答题指导:(步骤一:判断)(步骤二:肯定正确,补充完整)(步骤三:分析理由)答:观点是片面的要做到不违法,不仅要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还要做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因为违法行为是指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简单一点,本题就先答片面的,接着答50页第一段划出来的关于违法行为含义的三句话)8.材料一:在某公交车上,乘客李某与王某为争抢座位而大打出手,造成车厢大乱,司机被迫停车来处理两人争端,致使公交车晚点。材料二:1997-1999年期间,原中国光大银行(香港)董事长朱小华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405.9万;违反规定将数亿元贷给他人,给光大集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2年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朱小华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材料一中,李某和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他们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答: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2)材料二中,你认为包含了法律在我身边的哪些法律知识?角度和范围题答题指导:必须在所提供的范围找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回答。本小题提供的范围是14课的课题,因此答案应该在14课中找。与材料相关的内容要尽可能多的找出来。答: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9.材料:今日,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了解到,根据宪法要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民政部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这意味着,占总人口数14%的1.67亿老年人将通过修订后的老年法受益。新修订的老年法内容引人关注,单独成立“社会照料”一章,强调给与老人更多精神关怀,子女“常回家看看”将入法。(1)“占总人口数14%的1.67亿老年人将通过修订后的老年法受益。”可以看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人意味着什么?答:意味着法律是老人的保护伞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