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管仲列传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管仲列传教案(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句容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教案 主备人:侯红强 审核人:周宜龙 周璇2014.11.27管 仲 列 传 【知识目标】1积累“匡、相、修、将、救”等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掌握基本文言字、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情感目标】1感悟传记主人公的人格品质对后世的影响。2. 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教学重点】1.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1.探究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方法】诵读法、串讲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并结合书中注释及参考资料,理解文章大意。 2、分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复述其中的事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自然导入: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2.总结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3.探究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同座交流,代表发言)1、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分段疏通文意,标出重点字句,结合点评理解每段内容。第三段: 1:相:出任国相。 2:俗:指百姓。 3;国君。一说居上位者。服:行,施行。度:节度。或特指礼度、制度。六亲:管子牧民有“六亲五法”一节,刘向注云:“以家为家,一亲也。以乡为乡,二亲也。以国为国,三亲也。以天下为天下,四亲也。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五亲也。如月如日,唯君之节,六亲也;天地日月,取其耀临,言人君亲下,当如天地日月之无私也。”由此可知,这里所谓“六亲”,非指一般意义的六亲,即非正义所云外祖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子,亦非王弼所云父、母、兄、弟、妻、子,或其他各种指谓。固:安固,稳固。4:管子牧民四维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维,纲,即网上的总绳,此引申为纲要、原则 5、指6、政令平易符合下边的民情。 7、去:废除。 学生讨论小结第四段: 1:轻重:“轻重”一语原是管子中的一个特殊经济概念,是管子经济思想、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是用货币和谷物来调节、控制国家经济。但从本段所举史实来看,太史公不是谈管子的经济思想。所以“轻重”一语还应理解为通常意义的“轻重”,即事物的轻重缓急。 2:权衡:比较利弊得失。 3:“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 4:“管仲”二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事又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5:“桓公实北征”两句: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6:“于柯之会”四句: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7:“知与之为取”二句:语出管子牧民。与,给予。 学生讨论小结第五段: 1:之:认为他器量狭小。论语八佾有“管仲之器小哉”的话。 2:语引自孝经事君。 3:将顺:顺势助成。 4:匡救:纠正、挽救。 5;上下:指君臣百姓。学生讨论小结四、文章结构梳理: 选文共五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的友情。 第二部分(3-4)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业绩。 第三部分(5)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价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其“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五、课堂讨论1.阅读三、四段,在文中找出体现管仲执政理念的句子,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2.阅读最后一段,找出司马迁评价管仲的句子并翻译。 3.归纳总结管仲从政取得极大成功的主客观原因4.探究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六、课堂练习(投影)(一)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1、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 常欺鲍叔 3、 鲍叔遂进管仲 4、 一匡天下 5、 尝与鲍叔贾 6、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7、 知我不遭时也 8、 吾尝三战三走 9、 上服度则六亲固 10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11慎权衡 12将顺其美 13下令如流水之原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 1、齐桓公以霸 2、召忽死之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4、仲既任政相齐 5、南袭蔡 6、管仲因而信之 7、然孔子小之 (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管仲既用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妆成每被秋娘妒 9、分财利多自与 10、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 参考答案(一)、1.交往2.占便宜3.推荐,举荐4.纠正,匡正5.做买卖6.窘困,困厄7.遇,逢8.逃跑9.施行,10.舍弃,废除11.比较利益得失12.扶持13.通“源”,源头。 (二)、1.称霸(动词)2.为之而死(为动用法)3.以.为羞,以.为耻(形容词意动用法)4.做相国(名词用作动词)5.向南(名词作状语)6.使.守信用(使动用法)7.认为器量小(形容词意动用法) (三)、1-8,被动句。9.宾语前置10.判断句六、课后作业:七、课堂小结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课练 2、本周随笔:从管鲍之交谈交友 (相知、信任、宽容、理解等)教后感:“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就不能像在传统课堂上充当一架接收机的角色,机械地接受却不会运用知识;而是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