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2: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2: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选a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2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解析:选b“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体现商人的足迹遍及所有交通便利的场所,反映了商品交易活跃,b项正确。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解析:选d由“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出当时纸币是十分注重防伪的,故选d项。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从材料中看不出纸币的出现满足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解析:选d材料中“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反映了市的交易受时间的限制,故选d项。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a汉朝洛阳 b宋朝东京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解析:选b汉朝未出现夜市,宋朝最早出现夜市,故b项正确。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解析:选d根据材料“日夜商贩而南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项符合题意。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西汉、唐、北宋等朝代的长安、东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商业中心。8明隆庆年间,有一徽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地域性商帮的开始出现 b都市商业十分繁荣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d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句话可知当时苏州市场商品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其商业的繁荣,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解析:第(1)问,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关键: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便捷的水路交通,三是富饶的土地,由此再结合传统的历史都城来分析总结。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体现了扬州城的四个特点:经济上特殊的地位,繁荣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娱乐和服务业,享乐的社会风气。从这四个方面概括归纳即可。答案:(1)原因: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传统的都城。(2)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